來源:央視新聞
2020-10-17 22:12:10
當前,美國新冠肺炎累計確診和死亡病例數(shù)仍居世界首位。為贏得大選全力推動經(jīng)濟重啟的白宮近日再提“群體免疫”策略。只不過這一次,“群體免疫”有了新的“感染目標”——身體健康的美國年輕人。
《大巴靈頓宣言》提到的“群體免疫”
據(jù)多家媒體報道,美國白宮在近日召集的一次電話會議中,引用了一份名為《大巴靈頓宣言》請愿書提到的應(yīng)對疫情策略。這一策略強調(diào)“重點保護”(Focused Protection),即讓身體健康、不易因病死去的年輕人感染新冠病毒,同時保護那些因年齡或其他風險而容易感染病毒的人,以此逐漸達到“群體免疫”的目標。
這一策略反對封鎖措施,呼吁重開學校、企業(yè)和其他實體,因此受到白宮的“青睞”。《大巴靈頓宣言》請愿書出自美國經(jīng)濟研究所,但在上面簽名的多數(shù)專家沒有公開姓名。
彭博社報道:危險的“群體免疫”策略——《大巴靈頓宣言》用了錯誤的措辭,強調(diào)了錯誤的觀點。
美國《福布斯》雜志網(wǎng)站刊登題為《白宮正在考慮以〈大巴靈頓宣言〉提到的“群體免疫”策略來應(yīng)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報道
《福布斯》網(wǎng)站的報道說,“重點保護”就是使被認為“不太可能”死于新冠肺炎的人感染新冠病毒并最終達到“群體免疫”所需的門檻。從理論上講,這將減少病毒的傳播,減少死亡人數(shù)。
根據(jù)美國疾控中心的定義,當有足夠比例的人口,通過自然感染或接種疫苗,對傳染性疾病產(chǎn)生免疫,從而使病毒不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時,就達到了“群體免疫”。各國對該理論的定義普遍為需要至少60%~70%的人群感染。
但據(jù)《紐約時報》稱,《大巴靈頓宣言》請愿書中有幾位專家作者甚至大膽提出,只要有10%~20%的人口感染,美國即可達到“群體免疫”。
《紐約時報》報道截圖
美國主流科學界表示,在沒有疫苗的情況下,宣言所提倡的“群體免疫”只會導致更多的人感染、住院和死亡,并讓醫(yī)療體系不堪重負;即便是那些年輕健康的人死亡率較低,他們?nèi)詴⒉《緜鞑ソo高危人群。宣言提出要保護弱勢群體,但是要隔離成千上萬的年老病弱者幾乎不可能。
《華盛頓郵報》報道:普利策獎得主、科學記者勞里·格勒特表示,“群體免疫”這個提議行不通
《紐約時報》援引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和評估研究所主任克里斯托弗·莫里博士的話指出,“只要有10%~20%的人口感染即可達到‘群體免疫’的理念純屬無稽之談”。
《紐約時報》報道截圖
美國科學家威廉·哈茲爾廷14日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直言,“群體免疫”是“屠殺”的代名詞。
威廉·哈茲爾廷音頻
哈茲爾廷:“我們沒有控制住疫情,有人向特朗普總統(tǒng)建議推行‘群體免疫’,這讓我極度擔心,‘群體免疫’是屠殺的另一種說法。如果允許病毒像他們鼓吹的那樣傳播,那就是大屠殺,每年都將有兩百萬到六百萬美國人死亡。對美國而言,讓政府中最高層的領(lǐng)導者抵制最好的公共衛(wèi)生官員,是一場不容置疑的災(zāi)難。人們知道這種傳染病可以得到控制,其他國家已經(jīng)做到了,而美國恰恰相反。”
“群體免疫”強推之恥:白宮欲淡化防疫不利影響
世界衛(wèi)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12日再次強調(diào),“群體免疫”只能通過接種疫苗實現(xiàn),在公共衛(wèi)生史上,從未將“群體免疫”作為應(yīng)對疫情的策略,這既不科學,也不道德。
譚德塞
國際著名醫(yī)學期刊《柳葉刀》網(wǎng)站14日發(fā)布一篇由80名專家學者聯(lián)合簽名的文章指出,目前沒有證據(jù)表明人在自然感染后可以對新冠病毒有持久性的保護性免疫。
《柳葉刀》網(wǎng)站截圖
據(jù)統(tǒng)計,目前全球報告“二次感染”病例已經(jīng)超過20例,分布于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等多地。其中,美國內(nèi)華達州一名25歲男子48天內(nèi)兩次感染新冠病毒,第二次病情明顯加重。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楊希雨指出,“二次感染”病例表明,依靠消極抗疫以實現(xiàn)“群體免疫”的策略并不可行。
楊希雨 資料圖
楊希雨音頻
楊希雨:“它發(fā)出了一個政治上的警告,就是對某些國家、某些政客鼓吹的所謂‘群體免疫’這種所謂消極防疫大大地寫了一個‘不’字。事實證明,搞所謂‘群體免疫’只能導致更多人感染和更多人死亡,不可能走向消極防疫的預(yù)期結(jié)果。”
美國得克薩斯州的醫(yī)護人員在照料新冠肺炎患者
根據(jù)美國疾病控制與預(yù)防中心9月份的估計,90%的美國人仍易感新冠病毒,美國還遠未達到“群體免疫”的標準。那為何白宮此時要重提“群體免疫”?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蘇曉暉指出,白宮此舉契合特朗普的防疫思路,旨在誤導群眾,借此給特朗普拉票。
蘇曉暉音頻
蘇曉暉:“重提群體免疫,從美國政府的角度來說,希望通過這樣的一種方式給民眾傳遞錯誤的信息,試圖告知民眾,現(xiàn)在美國在采用一種新的方式來應(yīng)對疫情,讓更多的民眾放松警惕,能夠走上街頭去投票,對特朗普進行支持,同時也讓大家對于疫情當前的這種嚴峻情況所產(chǎn)生的這種警惕性,甚至是焦慮感有所降低。目前對于美國來說,疫苗的獲取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wù)。那么現(xiàn)在跟大選也非常臨近,所以此時必須有一些新的議題來進一步誘導民眾,那么‘群體免疫’就成為白宮手中為數(shù)不多的選擇中的一種。”
蘇曉暉指出,美國一再提出“群體免疫”,是政治綁架科學的又一例證,將給美國人民生命安全和社會發(fā)展造成深遠的負面影響。
蘇曉暉音頻
蘇曉暉:“現(xiàn)在對于美國政客來說,他們所考慮到的已經(jīng)不再是一個科學問題,而更多考慮到的是政治的問題。現(xiàn)在美國白宮再提‘群體免疫’,其實是試圖再次以政治來綁架科學,為了達到政治目標,不擇手段,甚至是沒有底線。那么這樣一種方式盡管目前在科學界引起了反彈,但是有可能對于美國的政客來說,為了達到目標,也愿意不惜一試,那么可能會帶來非常嚴重的后果,對于美國國內(nèi)社會的生態(tài)以及深層次的一些矛盾,可能會產(chǎn)生更深的刺激效果。”
撰稿丨單姍
編輯丨林維
簽審丨李鵬 張哲
監(jiān)制丨關(guān)娟娟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wǎng)官方微博(@齊魯網(wǎng))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wǎng)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