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网红女主播精品视频-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婷婷-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全部

天津林長制擦亮“生態綠” 一草一木有了“當家人”

來源:央廣網

作者:

2023-08-14 15:29:08

央廣網天津8月13日消息(記者韓雨晨 實習生藺子賢)八月既至,驕陽似火,穿行于津沽大地,青山綠水盡顯風姿。2023年8月15日,是首個全國生態日,近年來,天津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以“林長制”促“林長治”,引領林草資源保護發展新格局初步形成:武清區筑起防風固沙的三北防護林;薊州區營造古樹名木保護良好氛圍,傳承歷史文化;寧河區在綠色生態屏障建設區內探索經營試點,推進生態價值轉化……徐徐展開的美麗津城畫卷上正被繪上濃濃綠意。

守“三北”戰略區域要義 筑防風治沙綠色“長城”

走進武清區津北森林公園,綠意清風捎來蟲鳴,各類樹木參天蔽日。“這里最早是北運河與青龍灣的河灘地,也是武清區三北防護林最早的建設地之一。”武清區農業農村委林業科科長李蒙說,“作為天津市唯一的三北工程示范區,武清區經過多年治理,已由單純護林帶向生態景觀型轉化,成為了城鄉綠化一體化的典型示范。”

武清區林長制公示牌(央廣網發 實習生藺子賢 攝)

三北工程是1978年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啟動的一項跨區域、跨世紀的重大工程。早在1986年,天津市就被列入國家三北防護林二期工程,2001年,天津市開始實施三北防護林四期工程,武清區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也隨之啟動。武清區以恢復和擴大森林植被、防沙治沙、治理水土流失為根本任務,大力開展植樹造林,“白天刮風、屋內點燈”的情況被明顯改善,形成了巨大的綠色生態屏障。

“2011年,三北防護林五期工程啟動,我們規劃完成三北防護林建設49950畝,到2016年,武清區就完成了三北防護林建設67700畝,提前4年超額完成三北五期規劃任務。”李蒙告訴記者,武清區三北防護林工程科學制定規劃和實施方案,將植被封育納入了工程建設規劃,把更新改造、補植補造、撫育復壯、病蟲害防治等作為建設內容,使工程由過去的單一造林向造林、經營、撫育、管護等方向發展。

俯瞰津北森林公園(央廣網發 武清區委宣傳部供圖)

李蒙為記者算了筆賬:“比如,利用林地資源發展的林糧、林下野菜種植、家禽養殖可帶來每畝近千元的收入,同時,林帶建設所具備的固碳釋氧能力也為武清區林業碳匯項目提供了‘兩山’轉化的一條新途徑。”

武清區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只是天津市在重點生態工程建設中的一個縮影。據天津市林長辦工作人員,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生態處高級工程師孟繼森介紹,目前,天津市森林覆蓋率已由解放初期不足1%提升至17.19%,2020年沙塵日數總計也僅為2天左右。

2021年至2030年是三北工程六期工程建設期,是鞏固拓展防沙治沙成果的關鍵期,是推動三北工程高質量發展的攻堅期,涉及天津市西北部的薊州、寶坻、武清、北辰、西青五個區。“作為工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也將持續充分發揮林長制作用,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加強林地用途管理,并進一步完善全區農田林網和重要通道防護林帶建設,讓建設‘水韻雍陽宜居地,綠滿武清幸福城’的森林城市這一愿景更好地實現。”李蒙說道。

護百年古樹名木 守世代“鄉”愁

“這是我們青山村的一棵油松,已經有654年的歷史了。”薊州區羅莊子鎮林業站站長商寶勝指著一棵古樹告訴記者。

古樹名木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的寶貴遺產,具有見證歷史、記錄文化、傳承精神等諸多作用,素有綠色文物、活化石的美譽。薊州區作為天津市唯一的山區,古樹名木資源豐富。“以羅莊子鎮為例,我們共有古樹17棵,共涉及10個村落,每棵古樹都有專人每天巡護。”商寶勝告訴記者,作為林業站站長,他更是負責著羅莊子鎮8.5萬畝林地巡護工作,同時他們還為鎮內17棵古樹都安裝了護欄、定位器等進行保護和監測,實現古樹名木的信息化、可視化和精細化管理。不僅是羅莊子鎮,據了解,薊州區壓緊壓實各級林長責任,建立覆蓋全區、責任明確的三級林長體系,各級黨政班子設置林長1400余人,2023年上半年,全區各級林長共巡林8.25萬人次,解決問題1159個。

羅莊子鎮古樹(央廣網發 薊州區供圖)

讓商寶勝欣喜的,不只是古樹名木資源得到了保護,百姓們的變化更是顯而易見。“以前百姓們不了解古樹名木的價值,日常生活中免不了會忽視對它們的保護。”商寶勝回憶道,通過日常宣傳,如今,百姓們看到有人破壞古樹都會加以制止。“百姓們告訴我們,只要能保護好古樹,需要他們干什么都行。”商寶勝感動地說道。

近日,國家林草局對全國23個市縣“林長制”工作予以通報表揚,薊州區位列其中。“2022年3月,天津市人大常委會審議修訂了《天津市綠化條例》,將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內容列入地方法規,使古樹名木保護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天津市薊州林業勘查設計院副院長高志偉說,“利用林長制,扎實推進古樹保護,對于推動林業工作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有著重要意義。”

構建綠色生態屏障 林旅結合讓綠富共贏

“我們早就聽說這里有個綠屏驛站,便開車帶孩子來玩,讓他感受一下戶外游玩的樂趣。”在寧河區綠屏驛站,來自和平區的王女士一家正在這塊自然生態之地里,邂逅一場“詩和遠方”。

綠屏驛站外景(央廣網發 實習生藺子賢 攝)

綠色生態屏障寧河段,是“天”字形骨架的北部門戶,為了更好實現生態效應的互聯互通,寧河區規劃中央生態廊道,把綠色生態屏障與七里海濕地連接起來,這條中央生態廊道,北起七里海濕地保護區,南連綠色生態屏障寧河區段,全長6.5公里。

“這片綠色生態屏障其實就是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的生態實踐。我作為鎮級的總林長也承擔著這片林子管護養護職能。”寧河區造甲城鎮黨委書記賁永明向記者介紹道,“除日常工作外,我們將這片區域在做好生態保護的同時加以有效利用,把閑置的資產進行有效盤活,實現生態價值的有效轉化,也和我們造甲城鎮周邊的文旅項目形成良好的互動。”

俯瞰綠色生態屏障寧河區段(央廣網發 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供圖)

憑借優越的生態優勢、人文優勢,寧河區全域全季旅游格局初步成型,依托永定新河17.81平方公里的綠色生態屏障,打造了集客棧餐飲、特色民宿、房車營地、生態農業等于一體的休閑體驗場景。綠屏驛站作為寧河區綠色生態屏障項目的農業生態旅游產業基地,也打造了更多的消費場景,推進林業資源變現。從林長制邁向“林長治”,如今寧河區林更綠、景更美。“天藍地綠水清”也成為常態。

據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綠色生態屏障建設管理處四級調研員婁書榮介紹,綠色生態屏障建設堅持三級管控融合發展,統籌利用一、二、三級管控區資源,同時,鼓勵各區根據綠色生態屏障建設實際,圍繞生態體驗、鄉村振興、研學康養等,因地制宜,以區域生態環境為基礎,以特色產業運營為亮點,采用“生態+”融合模式,探索生態文明發展新模式,實現綠屏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三豐收”。“天津市經過五年集中建設和攻堅行動,綠屏藍綠空間占比達到65.1%,一級管控區森林綠化覆蓋率達到26%以上,‘津城’與‘濱城’之間生態廊道基本形成。”婁書榮說道。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天津市上下協同的治理合力正在形成,人民群眾的生態保護意識不斷增強。在津城,綠色底蘊更加深厚,未來生活也會更加美好。

[責任編輯:武云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財經慧說丨財政增量政策來了,規模能有多大?

記者 劉慧、申鋮制作 任軍、張熠南拍攝 賀新新華社國內部出品[詳細]
新華網 2024-10-13
科研人員在水系鋅離子電池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科研人員在水系鋅離子電池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據武漢理工大學消息,該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麥立強教授團隊在水系鋅離子電池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團隊開發了一類初層溶劑化殼層不含有機溶...[詳細]
新華社客戶端 2024-10-13
新華全媒+|北京連續出臺多項便利外國人服務措施

新華全媒+|北京連續出臺多項便利外國人服務措施

今年下半年以來,北京市連續出臺便利外國人在京服務措施,持續深化高水平對外開放。10月13日,恰逢北京市實施境外銀行卡刷卡過閘乘坐地鐵服...[詳細]
新華社客戶端 2024-10-13
世紀光影 人物故事|“敬禮娃娃”:從廢墟中“重生”

世紀光影 人物故事|“敬禮娃娃”:從廢墟中“重生”

國際關系學院大二學生郎錚向教室走去,身高1米85的年輕人自信、陽光,很難將他與大地震中被埋在廢墟下無助的孩子聯系到一起。這一幕被守在...[詳細]
新華社客戶端 2024-10-13
林詩棟挺進亞錦賽決賽,將對戰張本智和

林詩棟挺進亞錦賽決賽,將對戰張本智和

2024亞洲乒乓球錦標賽男單半決賽,林詩棟3-0戰勝篠塚大登,晉級男單決賽。林詩棟決賽將對陣張本智和,比賽在今晚北京時間20:00進行[詳細]
人民日報客戶端 2024-10-13
(鄉村行·看振興)農業大學生“歸巢”學以致用:帶領鄉親種良田

(鄉村行·看振興)農業大學生“歸巢”學以致用:帶領鄉親種良田

13日一早,韓興旺登上駕駛位,帶領30多臺收割機一起作業。按照計劃,農場的460公頃水田將用時7天左右完成收割。收割水稻的同時,部分地塊里...[詳細]
中國新聞網客戶端 2024-10-13
9月中國CPI同比上漲0.4%

9月中國CPI同比上漲0.4%

中新社北京10月13日電中國國家統計局13日公布,9月份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0.4%,環比持平。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表示...[詳細]
中國新聞網客戶端 2024-10-13
“華創杯”創業大賽復賽:生命科學大健康項目入圍居首

“華創杯”創業大賽復賽:生命科學大健康項目入圍居首

中新社武漢10月13日電第十一屆“華創杯”創業大賽組委會13日公布初賽結果。經評審,共有50個項目入圍復賽,其中生命科學大健康領域項目達23...[詳細]
中國新聞網客戶端 2024-10-13

香江觀瀾:香港高校實力雄厚 教育樞紐目標咫尺之遙

中新社香港10月13日電題 香港高校實力雄厚教育樞紐目標咫尺之遙中新社記者香盧平過去一周,無疑是香港高教界秋收的一周。先是1534名香港學...[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24-10-13
黑土地上的新農人韓鳳香:帶領村民科學種田致富

黑土地上的新農人韓鳳香:帶領村民科學種田致富

“80后”韓鳳香現任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鳳凰山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14年來,她帶領村民科學種田,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為改變這種狀況...[詳細]
中國新聞網客戶端 2024-10-13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