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网红女主播精品视频-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婷婷-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全部

呼倫湖十年之變:從“一湖之治”到“流域之治”

來源:新華網

作者:

2023-08-17 12:20:08

內蒙古大草原,有一片湖泊令人神往。它便是我國北方第一大淡水湖呼倫湖,蒙古語意為“海一樣的湖泊”,在保護生物多樣性、調節區域氣候、維系草原生態平衡和保障我國北方生態安全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呼倫湖一度遭遇生態危機,外界曾斷言它會是下一個羅布泊。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呼倫貝爾市從草原生態保護、產業結構調整、管護能力建設、環境整治、科研監測、濕地生態系統恢復和水資源保障等方面,采取了一批行之有效的措施。如今,呼倫湖畔鴻雁歸來碧波蕩漾,其治理與保護工作成效顯著。

05:51

生態危機迎來轉機

夏日的呼倫湖,水天一色,湖清岸凈,飛鳥翔集。

一大早,義務巡湖牧民滿達騎著摩托車來到湖邊。“看到呼倫湖又清亮了,我覺得很安心。”從小在呼倫湖邊長大,滿達見證了呼倫湖生態由好到壞再變好的幾經變遷,“小時候湖水清澈,能直接拉水喝。十多年前,湖面不斷萎縮,漂著垃圾的水也沒法喝了。”

受周期性干旱和人為活動影響,2002年至2012年,呼倫湖水位連續下降,湖面大幅縮減,濕地持續萎縮,野生動物銳減,流域生態安全告急。

“當時湖里魚少了,鳥也沒了,環湖草原沙化嚴重。”生活在呼倫湖東岸的牧民侯玉廣回憶說,那時打獵、捕鳥、私捕亂撈屢禁不止。

2013年,內蒙古自治區全方位啟動拯救呼倫湖行動,呼倫貝爾市扛起主體責任,把呼倫湖生態保護治理作為筑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的重頭工程,落實了多項保護與治理措施。

當地先從減少人為污染入手,取消了環湖餐飲和旅游活動,呼倫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緩沖區內的牧民全部外遷,漁業公司退捕轉產,并建設了10個生活污水處理回用項目,想盡一切辦法將人為活動影響降到最低。

“呼倫湖流域有七成左右在新巴爾虎右旗境內,盡管當地常年干旱,但我們不向呼倫湖取一滴水。”新巴爾虎右旗委書記布和巴雅爾說。

呼倫貝爾還成立了一個專門保護濕地生態的公安部門——呼倫湖公安分局。該局副局長薛愛忠說,從2016年至今,他們偵辦多起犯罪案件,有效遏制了破壞呼倫湖資源和環境的行為。

這是6月30日拍攝的呼倫湖(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

十年治理,生態危機迎來轉機。監測顯示,呼倫湖水位和水面穩中有升,水面已擴大至2244.3平方公里,水量達139.7億立方米,接近歷史最高水平。

生態好轉,野生動物又回來了。目前,呼倫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鳥類增加至345種,魚類增加至39種,哺乳動物增加至38種。“多年不見的兔猻,前年竟然在我家牧場安了家。”滿達站在岸邊,他看見鴻雁一掠而下,停留在沼澤地上筑起了巢。

呼倫湖岸邊一塊牌子上寫著:“除了足跡,我們什么也沒留下。除了攝影,我們什么也沒帶走。”描述的正是現在人與湖和諧共生的關系。

從“治湖泊”到“治流域”

呼倫湖生態之變背后是保護理念之變。

“這些年呼倫湖治理與保護走過彎路,一度擱置,還曾在中央環保督察中被批進展緩慢。”呼倫貝爾市委書記高潤喜說,全市痛定思痛,及時轉變思路,在實踐中不斷優化呼倫湖綜合治理工作。

這是6月30日拍攝的呼倫湖(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

十年間,呼倫湖生態保護和治理理念發生了三重變化:一是由“就湖論湖”轉變為流域綜合治理;二是由“九龍治水”轉變為協調統一;三是在“穩量盯質”基礎上更加重視建設水生態。

“作為吞吐性湖泊,呼倫湖的水量多少和生態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上游來水,不能‘就湖論湖’。”呼倫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鄒偉東說。然而,呼倫湖治理之初更側重治理湖體本身。

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專業博士竇華山常年堅守在呼倫湖治理一線,他說:“當時各部門都是從各自角度出發,缺少對整個呼倫湖流域影響的考量。”之后,當地及時調整治理方案,統籌考慮濕地、沙地、草原和森林在區域生態系統中的作用及與河湖之間的關系,全面推進呼倫湖流域綜合治理。

為破解“九龍治水”的問題,呼倫貝爾市將涉及呼倫湖流域管理的多家機構合并,實現“一件事由一個部門來管”。

當地還成立由市委書記任組長,市委副書記、市長任副組長的呼倫湖生態綜合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并將任務落實情況納入各級黨政領導班子年度考核。“領導小組上下聯動,進一步推動了全流域一體化保護治理工作的開展。”呼倫湖生態綜合治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人員莫日根說。

呼倫湖的治理目標,也隨著科研和實踐的深入不斷明晰起來。

這是4月17日拍攝的呼倫湖開湖景象(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王楷焱 攝

竇華山表示,以前追求提升水質指標,但后來發現呼倫湖水質污染成因復雜,水質好壞也并不能完全反映環境質量的高低,比如水質雖差不適宜人類飲用,但依然能滿足各種水生物生存需要。

2021年,生態環境部同意“十四五”期間對呼倫湖不再開展水質評價考核。呼倫湖也成為國家首個開展水生態環境評價考核的試點湖泊。竇華山說:“從關注水質到更側重水生態,是呼倫湖轉向科學治理的一大表現。”

守好一湖碧水仍需久久為功

眼下,呼倫湖迎來最美的時節,當地政府部門針對呼倫湖夏季易發的藍藻水華現象,正加緊開展應急演練。

十年來,呼倫湖生態保護和治理取得長足進步,人們對呼倫湖流域生態的認識由淺入深,對問題成因的分析由表及里,治理方法也更加科學、精準。

不過,新問題也隨之而來。

一到夏天,局部湖水“異常”變綠,伴隨著刺鼻的氣味,岸邊不時沖上來死魚。藍藻水華成了當前呼倫湖治理最棘手的問題。

這是4月17日拍攝的呼倫湖開湖景象(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王楷焱 攝

“呼倫湖屬于藻型湖泊,依靠人為力量很難完全控制藍藻水華。因此當地主要是監測預警,在重點生態區域實施小范圍人工治理。”竇華山說,目前呼倫湖監測預警能力尚不足,以呼倫湖的面積來說,現有的自動監測站數量還不能提供足夠的數據采集量。

除此之外,基礎研究薄弱、跨國科研合作不便等問題,愈發凸顯。

“長時段的歷史監測數據,才能反映湖泊的演替規律和枯水豐水周期,指導我們科學開展保護治理工作。”竇華山說,但目前我國關于呼倫湖的氣象和水文資料只有六七十年跨度,水質也只有20多年的監測數據,歷史資料缺失制約了基礎研究。

在呼倫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下設單位——呼倫貝爾市北方寒冷干旱地區內陸湖泊研究院,兩層小樓里幾乎每個房間都擺滿了實驗檢測儀器。研究院副院長敖文說:“科研儀器固然重要,但科研人員才是關鍵。目前研究院缺少高層次的科研人員。”

內蒙古生態環境廳水生態環境處處長李芳說,呼倫湖的治理成果來之不易,下一步治理必須依靠深入系統的科學研究,遵循自然規律,采取穩慎精準的治理保護手段。

守好一湖碧水,護好綠水青山,仍需各方久久為功,接續探索方法和路徑,進而實現從保護山河湖泊到促進生態環境的整體修復。

[責任編輯:武云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世紀光影 人物故事|“敬禮娃娃”:從廢墟中“重生”

世紀光影 人物故事|“敬禮娃娃”:從廢墟中“重生”

國際關系學院大二學生郎錚向教室走去,身高1米85的年輕人自信、陽光,很難將他與大地震中被埋在廢墟下無助的孩子聯系到一起。這一幕被守在...[詳細]
新華社客戶端 2024-10-13
林詩棟挺進亞錦賽決賽,將對戰張本智和

林詩棟挺進亞錦賽決賽,將對戰張本智和

2024亞洲乒乓球錦標賽男單半決賽,林詩棟3-0戰勝篠塚大登,晉級男單決賽。林詩棟決賽將對陣張本智和,比賽在今晚北京時間20:00進行[詳細]
人民日報客戶端 2024-10-13
(鄉村行·看振興)農業大學生“歸巢”學以致用:帶領鄉親種良田

(鄉村行·看振興)農業大學生“歸巢”學以致用:帶領鄉親種良田

13日一早,韓興旺登上駕駛位,帶領30多臺收割機一起作業。按照計劃,農場的460公頃水田將用時7天左右完成收割。收割水稻的同時,部分地塊里...[詳細]
中國新聞網客戶端 2024-10-13
9月中國CPI同比上漲0.4%

9月中國CPI同比上漲0.4%

中新社北京10月13日電中國國家統計局13日公布,9月份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0.4%,環比持平。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表示...[詳細]
中國新聞網客戶端 2024-10-13
“華創杯”創業大賽復賽:生命科學大健康項目入圍居首

“華創杯”創業大賽復賽:生命科學大健康項目入圍居首

中新社武漢10月13日電第十一屆“華創杯”創業大賽組委會13日公布初賽結果。經評審,共有50個項目入圍復賽,其中生命科學大健康領域項目達23...[詳細]
中國新聞網客戶端 2024-10-13

香江觀瀾:香港高校實力雄厚 教育樞紐目標咫尺之遙

中新社香港10月13日電題 香港高校實力雄厚教育樞紐目標咫尺之遙中新社記者香盧平過去一周,無疑是香港高教界秋收的一周。先是1534名香港學...[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24-10-13
黑土地上的新農人韓鳳香:帶領村民科學種田致富

黑土地上的新農人韓鳳香:帶領村民科學種田致富

“80后”韓鳳香現任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鳳凰山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14年來,她帶領村民科學種田,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為改變這種狀況...[詳細]
中國新聞網客戶端 2024-10-13
國家社科冷門絕學團隊項目開題

國家社科冷門絕學團隊項目開題

中新網西寧10月13日電由青海大學藏醫文獻研究團隊承擔的國家社科基金冷門絕學研究專項學術團隊項目——藏醫養生學古籍文獻搜集、集成與研究...[詳細]
中國新聞網客戶端 2024-10-13
江西吉州:古韻融新潮 統戰賦能古街“新”生

江西吉州:古韻融新潮 統戰賦能古街“新”生

中新網吉安10月13日電題 江西吉州 古韻融新潮統戰賦能古街“新”生作者朱瑩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區的田侯路歷史文化街區有著1600多年歷史,...[詳細]
中國新聞網客戶端 2024-10-13
2024年江西省巡回醫療工作啟動 13支醫療隊分赴各地對口援助

2024年江西省巡回醫療工作啟動 13支醫療隊分赴各地對口援助

中新網江西于都10月13日電10月12日,2024年江西省國家和省級醫療隊巡回醫療工作啟動會在江西贛州市于都縣召開,來自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江西...[詳細]
中國新聞網客戶端 2024-10-13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