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國資小新
2023-08-28 17:09:08
提起中國人修路、架橋、打通隧道的能力,
今天的人們會很自然地想到一個詞
——
“基建狂魔”。
這樣的基建能力,從何而來?
中國人“跨越天山”的歷程,
恰能描繪出中國基建的“逆襲之路”。
8月19日,
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指導,
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中國新聞網聯合主辦的
十個維度看中國——
“走進新國企 · 打卡新坐標”網絡互動傳播活動
正式啟動。
(點擊圖片查看詳情)
第二站走進 中交集團 ,
來自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新聞、
中國新聞網、環球網、澎湃新聞、
國資報告、未來事務管理局、
@全景大鵬、小新N次方等
媒體機構的記者和網絡名人組成打卡團,
共同探秘中央企業打造的
中國跨度新標桿。
#打卡中國新坐標# 系列Vlog第三期,打卡中國跨度,跨越天山,走大國公路看醉美新疆
“最美公路”,如何跨越天山
在中國境內綿延1700公里、平均海拔超3500米的天山山脈橫貫新疆,將新疆大地分為南疆與北疆,造就了天山南北各具特色的自然、人文景觀。但也是這座巍巍雪山,在地理上阻隔了南北疆經濟文化交流。
跨越天山,曾是多少人的夢想。
而第一條真正意義上貫通天山的公路就是今天被譽為“中國最美公路”的獨庫公路。
今天,當人們提到獨庫公路時,腦海中想到的是人們爭相打卡拍照的“網紅公路”,是“一日游四季,十里不同天”。
圖為航拍獨庫公路景色(中新社記者 楊韜 攝)
走進獨庫公路 (作者:視覺中國攝影師 靳哲明)
這條縱貫天山南北的公路,連接了克拉瑪依市獨山子至庫車市,因此也被當地人稱為天山公路。全長561公里中,有一半路段海拔在2000米以上,最高處的鐵力買提達坂海拔達到3400多米。
倘若你6-9月來到獨庫公路,可以完整感受到一年四季的氣溫變化,從深山峽谷間的夏季,到最高處氣溫接近冰點,沿途串聯起“百里畫廊”唐布拉、“空中草原”那拉提、“九曲十八彎”巴音布魯克等知名景點,一路上景觀之壯美、地勢之險峻,令人贊嘆叫絕。
走進 獨庫公路 (作者: 小新N次方 費振宇)
但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這條公路最初的設計是西部邊陲國防公路,為修建這條公路,在近10年時間里,有168名筑路官兵獻出了生命。
上世紀70年代,天山獨庫公路工程建設拉開序幕。中交二公院四分院副總工程師高暉介紹,這條溝通南疆與北疆的交通大動脈,地勢曲折險峻,沿途要穿越大量的懸崖絕壁、冰雪凍土,雪崩、泥石流等自然災害時有發生。
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勘測工程師和筑路官兵用著手提肩扛的原始手段,克服極端氣候與環境開鑿隧道。
航拍獨庫公路美景(中新社記者 楊韜 攝)
施工中,有一處6公里懸崖陡峭、被稱為“飛線”的路段。上仰,是幾近垂直的懸崖峭壁;下望,是萬丈深淵峽谷。前期勘測時,來自中交一公院和二公院的老一輩勘測設計團隊無法攀登測量,只能在圖紙上用虛線標注。
獨庫公路博物館資料顯示,“飛線”施工風險極大,一般先打一個洞,鉚一根鋼釬,吊一根安全繩,將炮手沿懸崖緩緩放下;他們身背風鉆,腰纏炸藥包,懸在懸崖邊,打眼放炮。圖紙上的“飛線”就這樣從虛線變成現實中的一條公路。
為了讓跨越天山的夢想早日實現,勘測工程師們堅守在沒有水電和信號的山上,24小時值守保障施工,食用水耗盡就飲冰吃雪,直到完成關鍵的隧道洞口、重要路段的鋪設。
獨庫公路美景(李太源 攝)
1983年,獨庫公路正式建成,跨越天山成為現實。
但受氣候等因素影響,獨庫公路每年僅可通車4個月。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副總經理周育峰告訴記者,目前,中交公規院和二公院正在對新規劃的獨庫高速公路開展前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按照設計,新獨庫高速通行時間縮短近9小時,可實現全年全天候通車。
在建最長高速公路隧道,用上自主研制設備
時至今日,獨庫公路早已不是跨越天山的唯一通道。跨越天山,也更多地承載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目標。
2021年12月,歷時5年4個月建設、全長11.775公里的東天山隧道正式開通。該隧道由中交一公局集團投資建設運營,是新疆目前通車運營最長的公路隧道,也是第二條貫通天山的交通要道,連接暢通哈密天山以北和天山以南區域交通。
與蜿蜒起伏的獨庫公路不同,東天山隧道通車后,只需10分鐘便可貫通天山南北。
走進東天山隧道(作者:視覺中國攝影師 靳哲明)
跨越天山的征程未曾中斷。
這兩條公路之間,由中交集團投資建設的第三條貫通天山的公路——烏尉高速正在建設。烏尉高速全線建成后,從天山北側的烏魯木齊到天山南麓的尉犁車程將由現在的7個小時縮短至3個小時。
圖為天山勝利隧道施工現場(李太源 攝)
中國交建新疆烏尉公路包項目總工程師苗寶棟介紹,項目穿越海拔超過3000米的天山、阿爾金山,跨越世界第二大流動性沙漠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腹地,途經羅布泊、阿爾金山兩大“無人區”,其規模大,分布廣,自然環境惡劣,工程施工難度大,施工環境復雜。
該項目于2019年正式動工,其中長約22.1公里的天山勝利隧道是目前世界上在建最長的高速公路隧道。
該隧道洞口海拔2780米,年平均氣溫僅-5.4℃,極端最低氣溫達-42℃,整個隧道要穿越16個地質斷裂帶,圍巖穩定性差,坍塌、突水涌泥風險大。
今時不同往昔。如今,施工人員不再需要“飛線”施工,還用上了自主研制的先進掘進設備和工藝。
超過22公里的超長隧道如果采用傳統工藝,施工周期要6-12年且風險極高,建設者們為天山勝利隧道獨家定制“TBM中導洞+主洞鉆爆法”組合工藝。
圖為天山勝利隧道施工現場 ( 李太源 攝 )
天山勝利隧道進口端的“天山號”硬巖掘進機(TBM)由中交集團自主研制,開挖直徑為8.43米、全長282米、重約2000噸,如同一座巨無霸掘進“堡壘”,可應對復雜多變的地質環境。
TBM具有自動化程度高、現場作業環境好、施工效率高等優點,快于傳統鉆爆法3-10倍,工期縮短至52個月。據介紹,TBM掘進機現正以日均30米的速度快速掘進,創造大直徑TBM在復雜地層掘進新速度。
走進新疆烏尉天山勝利隧道(作者:小新N次方 費振宇)
“基建狂魔”,是這樣煉成的
如果從1983年獨庫公路正式建成算起,到2023年恰好40年。
從獨庫公路到東天山隧道,再到天山勝利隧道,三條打通天山南北之路,見證了中國基建的高速發展,也見證了中國人民無懼無畏、敢將天險變通途的意志與決心。
走進東天山隧道(作者:小新N次方 費振宇)
“基建狂魔”同時帶動了周邊人民生活的改善。
生活在天山腳下的哈薩克族小伙兒奴爾拉提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的村莊和牧場就在天山腳下,曾經山高路遠,去個哪也不方便。東天山隧道開通前的時候,從巴里坤去哈密,走老省道跑一趟就需要3-4個小時,冬天要是碰上下雪天,一堵車那時間就更長了,有時遇上個急事啥的,就是想過也過不去。東天山隧道開通后,方便了、也安全了。”
如今,他已“在家門口穩定就業”,在東天山隧道所在的G575公路,從事公路養護工作。
據了解,中交集團新疆項目實施過程中注重員工的屬地化。“我們到一個地方建設基礎設施、繁榮當地經濟,還要力爭讓屬地老百姓直接獲益,讓他們在項目上得到培訓、掌握技能、掙到錢,過上幸福生活。”中交哈密交通建設有限公司副經理耿志國說。
走進將淖鐵路三塘湖站(作者:視覺中國攝影師 靳哲明)
“跨越天山”的故事還在繼續。
2023年6月,中交集團中標G219線昭蘇至溫宿公路全線控制性工程西天山特長隧道。項目建成后,從伊寧至阿克蘇的里程將由1710公里縮短至500公里。該線路也將成為繼獨庫公路、東天山隧道、天山勝利隧道之后,第四條跨越天山的通道。
為建設團結和諧、繁榮富裕、文明進步、安居樂業、生態良好的美好新疆,中央企業不僅“三跨天山”,聯通南北疆,還立足新疆區位優勢,建設對外開放大通道,把新疆的區域性開放戰略納入國家向西開放的總體布局中。中交二公局牽頭三公局、中國鐵路烏魯木齊局集團有限公司等多家政企單位組建新疆將淖鐵路有限公司,共同參與投資建設了新建淖毛湖至將軍廟鐵路,計劃今年9月通車,將進一步滿足“疆煤外運”的需要、促進新疆經濟發展、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中國新聞網記者 宋宇晟)
獨庫公路大事記
1973年9月24日,新疆獨庫公路(Ⅲ級)獨山子至巴音溝段開始測量
1974年4月21日,獨庫公路進行測設
1974年4月30日,巴音溝至烏蘭薩德克段詳測
1974年5月2日,獨庫公路鐵力買提達板至二鄉段詳測
1974年8月,獨庫公路開始施工
1975年5月,獨庫公路喬兒馬至哈勒嘎特段詳測
1975年6月18日,獨庫公路烏蘭薩德克至拉帕特溝段詳測
1976年5月20日,獨庫公路拉帕特溝至哈希勒根達板段詳測
1976年6月11日,獨庫公路哈希勒根達板至喀什河段詳測
1981年10月,歷時5年,獨庫公路施工設計組配合施工任務結束
1983年8月,獨庫公路全線通車
1983年9月通過竣工驗收
2019年3月,中交養護承擔獨庫公路的養護和改造工作,對全長184公里的關鍵路段進行病害處治和服務品質提升
2021年9月2日,獨庫高速公路項目開展初步設計階段的模塊化審查,補充完善工可報告
2022年1月,開始開展獨庫高速公路項目相關的16項專題研究編制工作
2022年7月,獨庫高速公路項目納入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和國家“十四五”規劃
2023年3月至8月,獨庫高速公路項目各初設設計單位陸續完成外業收驗收工作
東天山隧道大事記
2016年8月, G575線巴里坤至哈密公路建設項目舉行開工儀式
2016年9月,召開東天山特長隧道設計交底
2016年9月,東天山特長隧道左洞率先進洞施工
2021年3月,隧道出口左洞完成目標,到達施工分界里程
2021年9月,隧道右洞實現貫通
2021年9月,隧道雙線實現貫通
2021年11月,隧道完成供電照明系統施工,在新疆高速公路中首次應用景觀照明
2021年12月,G575巴哈公路正式通車運營,東天山隧道成為新疆目前已開通里程最長、海拔最高的公路隧道
天山勝利隧道大事記
2020年3月,天山勝利隧道建設正式開工
2020年11月,進口端服務隧道“天山號”TBM正式始發
2021年1月,進口端1#豎井籌建完成,正式進入開挖施工階段
2021年8月,進口端“天山號”TBM成功穿越最大、最危險斷裂帶F6博羅科努-阿其克庫都克斷裂帶
2021年12月,我國首創超大直徑硬巖豎向掘進機“首創號”在天山勝利隧道成功始發,2號豎井深達706米,是國內最深高速公路隧道豎井
2022年9月,出口端服務隧道TBM單日掘進33.6米,創建設以來最高記錄
2022年12月,出口端4#豎井實現通風
2023年4月,出口端3#豎井實現通風
2023年8月,服務隧道TBM掘進突破19公里,超過中導洞總長的86%,預計12月貫通
8月25日,小新聯合中國新聞網
進行了全球直播
掃碼觀看回放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