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7-05-19 12:40:05
齊魯網訊(通訊員 于愛麗)2017年5月17日,八極拳傳承人張玉光先生向山東體育學院齊魯體育文化遺產博物館捐贈八極春秋大刀和《吳式開門八極拳秘訣傳承大譜》等相關圖文聲像資料。山東體育學院宣傳部統戰部部長、齊魯體育文化遺產博物館籌建辦主任任杰,山東體育學院科研處處長、體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章嵐,山東體育學院宣傳部統戰部副部長、齊魯體育文化遺產博物館籌建辦副主任于愛麗,山東廣播電視臺節目制作中心安蓉,德州市高新區招商局局長毛成偉,禹城市房寺鎮書記高銳,禹城市體育局副局長司廷江等出席捐贈儀式。
任杰首先介紹了齊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工程第一批重點項目——齊魯體育文化遺產博物館籌建工作進展及展區分布情況,對張玉光先生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積極為我省體育教育事業發展做出的突出貢獻以及捐贈善舉給予了充分肯定,對張玉光先生為齊魯體育文化遺產博物館建設做出的積極貢獻表示誠摯的感謝!任杰代表山東體育學院齊魯體育文化遺產博物館向張玉光先生頒發了捐贈證書。張玉光先生十分感謝山東體育學院對八極拳和他本人的關注和支持,并簡要介紹了八極拳的歷史淵源和發展現狀,現場進行了八極實戰拳實戰演練。他表示,齊魯體育文化遺產博物館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掘、保護和傳承意義重大,更加增添了他繼承和發揚中華傳統文化的責任感和榮譽感。
八極拳是我國優秀傳統拳種,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其代表人物有吳鐘、李書文、霍殿閣等。“八極”意為發勁可達四面八方極遠之處,其動作樸實簡潔、剛猛脆烈,多震腳發勁,在全國具有廣泛影響和傳承,2010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禹城八極拳,由八極拳第九代傳人張玉光傳入,融合諸家八極拳之長,有著完整的理論體系和套路體系,有著系統的訓練方法和訓練方法,它發力于腳跟,行于腰際,貫手指尖,以崩撼突擊、挨膀擠靠、沾連粘隨、震腳發力的特點,套路上講究手似太極、身型形意、腳趾八卦、心揣太極,是一種近身、有效、爆猛的搏擊術,2015年被列入德州市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擴展名錄。
張玉光先生現任禹城市武術協會副主席,德州科技職業學院八極拳傳承培訓基地主教練。他自幼習武,8歲跟隨鹽山劉玉增學習八極小架,13歲跟隨八極拳第八代傳人李俊義習練八極拳,并受到國際大師吳連枝等多名八極拳名家教誨,得到了八極拳定陽指、鐵砂掌、正骨、兵器等絕學真傳,經過多年學習和總結,形成禹城八極拳。他秉承“忠肝義膽、以身做盾、舍身無我、臨危當先”的八極拳精神,普及八極拳,先后將禹城八極拳傳入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國家,門下弟子約三千人,其弟子在世界各地巡演、比賽中多次獲獎。
張玉光先生此次捐贈的八極春秋大刀,是從八極拳第八代傳人李俊義那里傳承的練功器械,距今已傳承117年;他捐贈的《吳式開門八極拳秘訣傳承大譜》等相關聲像圖片資料,對研究八極拳歷史、套路演變有著重要的史料價值。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