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7-11-29 12:02:11
“沒想到,在網上買的山東冠縣的蘋果這么甜,這么脆,而且水分大,既新鮮,又便宜,全家人都給了好評!”家住廣東深圳的馮婕女士如此說。
冠縣光照時間長,水土肥沃,盛產蘋果、梨、油桃、櫻桃等水果。近年來,許多果農在銷售水果的理念與模式上,已經在悄然變化,不僅僅依靠著車銷、零售,通過郵政農村電商平臺銷售已經成為一種新常態。截至11月27日,全縣通過郵政農村電商平臺,累計銷售蘋果40余萬斤,創造產值70余萬元。
新模式應運而生
2015年6月,在省公司的大力支持下,聊城市分公司將冠縣作為第一批試點縣,探索郵政農村電商新模式。
蘋果儲存區
聊城市分公司總經理王開峰介紹說:“黨委政府有號召,上級部門有要求,農民群眾有需求,郵政致力于發展農村電商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對此,冠縣分公司主動作為,先行先試,點燃了探索“線上+線下”農村電商新模式的發動機。
蘋果攬收
蘋果裝車
蘋果裝箱
在線上,以郵樂網、買賣惠為農村電商系統為運營平臺,融合了淘寶、京東等特點,結合農村電商的具體特點和實際,以B2B、B2C、O2O為一體,積極搭建連接上游廠商、中游農村商超、下游普通農民的綜合服務平臺,突出做好消費品下鄉和農產品返城兩大工程,既保障農民消費成本降低、提高品質生活,又推動農產品銷售、提高農民收入水平。今年前10個月,線上廠商共計600余家,涵蓋各類產品2萬余種,冠縣郵政農村電商平臺交易額達到5000萬元,是2015年的16.7倍,較2016年同比增長42.86%。
在線下,冠縣郵政建起了縣、鄉、村三級運營體系和雙向物流體系。在縣級運營中心,建設了面積達1萬平方米的倉儲中心,實現了郵政農村電商倉儲、運輸、郵件封發轉運、包裹寄遞于一體的大平面作業。在鄉鎮,按照前店后倉的模式,累計建成16處服務中心。在各個行政村,利用了兩年的時間,建設了300余處郵政農村電商旗艦店和800余處便民服務站,疊加郵政農村電商系統,服務千家萬戶。在雙向物流體系上,依托原有郵路,擴展縣鄉郵路8個頻次,實現了一日兩頻,縣鄉物流時間提速一倍。在鄉村郵路,全部由原來的摩托車改為汽車,運營能力與效率實現了質的提升。
冠縣分公司總經理李秀云說:“郵政農村電商新模式,為我們更好地服務百姓,開辟了一個全新的天地。同時,農民朋友也正是通過郵政,才有了對農村電商的認識,并由模糊到熟悉,進而到主動去觸網,實現奔小康。”
農民們滿心歡喜
家住冠縣店子鄉石頭村的果農李新軍說:“平時,賣蘋果零售價格一般一塊二左右,批發八毛錢左右,現在網上賣都在4塊錢以上,除去成本費和郵寄費,也能合到三塊五以上,價格基本上都翻了一番多。”
冠縣縣委、縣政府對郵政農村電商給予高度重視,專門下發了支持郵政發展農村電商的指導意見,縣委書記牟桂祿、縣長崔新樂、副縣長趙存吉多次到郵政電商運營中心指導工作。得益于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冠縣分公司依托郵政快遞包裹寄遞價格低、覆蓋范圍無空白、服務時限全天候的優勢,為切實促進蘋果返城和農民得實惠,又主動創新,專門為農民寄遞蘋果設計制作了標準箱,使寄遞的蘋果裝的更多,得到了廣大果農的一致好評。與此同時,該公司還充分利用倉儲中心,專門規劃了3000平方米,用于提供倉儲、寄遞一條龍服務。此外,還依托設在廣大農村的郵政便民服務站,設立集中收寄點,組織上門服務,大大方便了廣大農民,確保當天收當天發、全省次日達、長江以北兩日達、長江以南三日達,確保用戶收到鮮美的水果,更幫助廣大農民實現了銷售不出村、創業不出村。
今年種了6畝蘋果的冠縣萬善鄉南王段村村民程興賀滿心歡喜、喜笑顏開,談起郵政農村電商銷售蘋果的事情來,他滔滔不絕:“郵政農村電商就是好,幫咱賣,幫咱寄,俺每天都要寄六七十件、三四百斤,價格又好,比往年多收入差不多一兩萬元。”不僅如此,冠縣分公司的郵政工作人員還為所有果農開辦了郵政綠卡,免費開通了手機銀行,并在支付寶、微信上全部綁上了銀行卡,在微信朋友圈和其他電商網站銷售的蘋果,也能夠確保錢第一時間轉賬到自己的銀行卡上,解除了廣大果農的后顧之憂和服務問題。今年以來,冠縣郵政農村電商平臺累計幫助當地農民銷售油桃12萬余斤、銷售櫻桃16萬斤、銷售梨19萬斤、銷售小米12萬斤。
“郵政發展農村電商,作為央企,條件得天獨厚,品牌深入人心,切實讓農民得到了實惠,通過互聯網,實現了服務三農的創新和延伸,達到了電商扶貧農村的目的。”冠縣縣委常委、副縣長趙存吉說:“縣委、縣政府將一如既往地支持郵政電商、支持全縣全社會發展電商,將冠縣努力建成全省乃至全國的電商發展示范縣,使鄉村振興戰略落到實處。”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