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7-12-05 16:36:12
國際嬰幼兒教育協會大陸地區分會執行長鄭少文女士于高峰論壇發言
圓桌會議
參會人員合影
齊魯網12月5日訊 為了探尋國際嬰幼兒教育發展趨勢,洞察產業運營動向,一場匯集國內外嬰幼兒教育大咖的高峰盛會在濟南舉行。與會專家均秉承“責任、融合、包容、共進”的宗旨,為參會人員帶了一場饕餮盛宴。
據悉,本次高峰論壇由國際嬰幼兒教育協會、國際資優教育協會、齊魯師范學院、匯美合正教育集團、臺灣康寧大學嬰幼兒保育系共同主辦,山東英才學院、匯美國際幼教中心、匯美幼大、鄭老師培優教育中心、匯美國際托嬰中心、慶齡·匯美(國際)幼兒園共同協辦。日本早稻田大學人類科學研究所教授前橋明先生、國際嬰幼兒教育協會臺灣地區理事長徐千惠女士、國際嬰幼兒教育協會大陸地區執行長鄭少文女士、山東英才學院學前教育學院院長宋占美女士、孔裔國際教育集團董事局主席孔令濤先生、中國教育培訓聯盟主席牛新哲先生、山東金馬蘭創業園運營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宗曉先生等業界專家、學者受邀出席本次活動。
從嬰幼兒腦科學發展探討科學育兒新方式
調查顯示,“科學育兒”已經成為新一代年輕父母的主流育兒觀念,這也給相關從業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日本早稻田大學人類科學研究所教授前橋明先生,從嬰幼兒腦科學發展與生活習慣的養成角度,解答了幼保人員在嬰幼兒科學照護等諸多方面的問題困惑。他的講座視野開闊,內容詳實生動,富有啟發性與實操性。
打破壁壘,堅持優化再進化,迎接未來教育新挑戰
AI時代,人工智能必將取代人類完成相關工作。在互聯網的大環境下,如何將教育與之相結合,迎接未來的挑戰?國際嬰幼兒教育協會大陸地區執行長鄭少文女士在會上帶來了解答與分享。她指出,教育要學會借勢發力,打破思維壁壘,始終堅持以兒童為核心,實現教育優化再進化,只有實現教育資源的共享與融合,才能達到共同將產業做大做強的目標。教育是為未知而教、為未來而學,教育工作的開展要具有前瞻性。發人深省的觀點令與會人員為之共鳴。
統觀亞洲幼兒教育產業發展新格局
來自國際嬰幼兒教育協會臺灣地區的理事長徐千惠女士,以“亞洲幼兒教育產業發展新格局”為議題,為與會嘉賓帶來了精彩的分享。學前教保的發展,是全球未來關注的熱點。徐理事長以全球范圍內的相關研究數據為依據,對亞洲地區幼教行業的發展現狀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此外,臺灣汐止忠厚公共托育中心案例的介紹,帶給與會人員諸多有益的借鑒與啟示。
城市日托需求越發旺盛,早期教育課程應與時俱進
山東英才學院學前教育學院院長宋占美女士肯定了在二胎政策放開、嬰幼兒數量增長的背景下,城市日托對雙職工家庭解決育兒難題的重要意義。她認為,目前,在我國很多日托機構沿襲了過去托兒所的看護模式,在養育方式尤其是課程內容上并沒有與時俱進。為此,她指出建設早期教育課程體系的重要性,并對部分課程內容給予了闡釋。為滿足新生代父母的育兒需求,作為早期教育專業人才的主要輸出者,高校在相關課程設置上必將有所調整,而宋院長的講座將為其提供重要參考。
在本次高峰論壇的圓桌會議中,專家學者針對中國嬰幼兒教育產業發展前景與布局進行了分析。對于中國嬰幼兒教育產業發展有哪些問題、互聯網時代下教育產業的發展趨勢與產業價值、國際嬰幼兒教育產業發展面臨的挑戰、互聯網思維下中國嬰幼兒教育產業的思考等方面提出了各自的見解并展開熱烈討論。
共享媽媽啟動儀式
什么樣的人來照顧我們的孩子?具備專業資格的人從哪里來?這些問題將日益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在大量信息導入的多變時代下,專業性與導向性就顯得尤為重要。“共享媽媽”項目的啟動,在本質上解決了目前這一棘手的問題。它沿用了共享經濟的理念,將閑置資源調配并極大化利用,共同擁有而不占有。這群負責給予嬰幼兒專業撫育的人則被通稱為“共享媽媽”。要成為“共享媽媽”首先要在孵化基地完成系統的學習,并獲得國際嬰幼兒教育協會權威認證。在具備專業知識與能力前提下,方可進入到專門看護0—3歲嬰幼兒的機構式托嬰中心或居家式托嬰中心工作。
這樣一個共享新模式與養教新觀念,無疑引起了在場人員的興趣,育嬰人員的培與訓有了專業的孵化基地,在滿足家庭、社會及國家的育兒需要下,培養了理論與實務能力兼備的幼兒教保專業人才,為幼保服務的專業化品質提供了保證。
本次的國際嬰幼兒教育發展高峰論壇得到了業界專家、學者的高度關注與贊譽。本次大會的召開預示著嬰幼兒教育市場即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對于其蓬勃發展的態勢,定將讓人拭目以待。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