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2018-06-25 15:43:06
當天VR作品展映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體驗“嘗鮮”,體驗者完全沉浸在這種交互式的影片和游戲中。
文/半島全媒體記者 肖玲玲 孫曉琳 圖/半島全媒體記者 吳璟 報道
半島都市報6月23日訊 繼上合組織國家電影節之后,6月23日,青島的又一次國際視聽盛宴——2018青島國際VR影像周登陸青島。數十部優秀VR作品在百麗廣場東側VR影棚展映的首日,就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體驗“嘗鮮”。據悉,此次VR作品展映將持續到本月26日,以行業場和公眾場的形式向觀眾開放。
車琳是此次青島國際VR影像周的策展人,同時也是北京國際電影節VR單元的策展人,車琳介紹說,此次VR展映是國內首次最大規模的電影展映活動,2018青島國際VR影像周——砂之盒沉浸影像展的展映大棚采用特殊遮光材料,確保觀眾在觀影過程中的最佳感官體驗。
記者在現場看到,官方展映一共分為三個部分:立式VR、VR劇場和VR裝置,帶來的體驗也是不同的。在體驗過程中,體驗者可以穿行于場景內,360度觀察其中的人物,甚至連每個人物臉部不同的表情變化都可以切身感受。“這太神奇了!我好像成為了其中的一部分。”不少前來體驗的觀影者表示。在VR電影中,觀眾還可以從不同角度觀摩場景內的物體——甚至可以低頭去看桌子下方。PC頭顯設備支持空間位移,觀眾甚至能走到不同的區域觀看。相較于傳統電影,通過VR看到的不再是預設好的一個角度、一個面,而是可自主選擇的角度及多個面。
在VIP場館中,一款名為“能量魔方”的VR體驗項目頗為“驚艷”。據了解,該項目是由青島金東數字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沉浸式體驗空間。該公司品牌推廣經理翟羽新介紹說:“這是個六面體,五面LED屏,你可以理解為這是個放大的VR眼鏡,但這跟VR眼鏡又有區別,VR眼鏡通過我們的皮膚能感受到是有設備的,但在這個空間里完全沒有設備感,人只需走進來,通過視覺包裹讓大腦感受“身臨其境”的效果。”
據了解,6月23日至26日,2018青島國際VR影像周官方展映將以行業場和公眾場的形式向觀眾開放。此次砂之盒沉浸影像展邀請了全球頂級VR創作團隊和他們的作品。影像周共收集了來自20多個國家近50部在圣丹斯、翠貝卡、威尼斯、戛納、釜山等國際電影節獲獎/入圍的VR作品。其中,入圍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國產VR影片《地三仙》《自游》《烈山氏》,以及入圍圣丹斯、柏林和戛納國際電影節的VR影片《墻壁里的狼》《彩虹鳥傳奇》等,都將是亞洲首映。想預約觀看VR電影的市民可以通過線上和線下兩種方式,線上可通過微信小程序“SIF砂之盒沉浸影像”預約報名,線下則可在展映場地直接預約。
新奇 同一部影片能獲得不同的故事
采訪中,車琳一直強調,“VR一般都被叫VR作品或VR藝術,而VR電影只是VR作品的一部分。”在VR影棚的一端,專門辟出一處空間,擺放有30個白色椅子,那里就是官方展映中VR劇場的部分,可同時供30人觀影。從表面看,好像和傳統觀影模式很像,但這里沒有銀幕,戴上VR眼鏡后,所有的方向都可以看得到影像。另外,傳統觀影時座椅都是固定朝前的,而“我們的座椅都是轉椅,所有人都可以隨時旋轉。”車琳表示,有時候在關鍵劇情發生的時候,如果你恰好能躲過那個劇情,可能你獲得的故事會跟別的觀眾不一樣。另外,她表示,體驗者就像是一個角色,參與到這個故事中。
VR作品對于拍攝者而言,也是全新的語言。它與以往的電影語言不同,導演引導觀眾的媒介變了,就連編劇都需要具備全景攝影的概念。“拍攝VR作品需要我們重新考慮如何用視覺語言來呈現。”影像周策展人樓彥昕表示,與傳統影片拍攝不同,VR作品需要全方位多鏡頭的拼接,才能呈現全方位的影像畫面。“不能輕易拉鏡頭,運鏡要勻速,不然也會影響體驗者的舒適度。”樓彥昕表示,VR是和電影、游戲平行的全新的媒介,目前VR技術還處于早期市場階段,VR作品也沒有大量的市場化,“這次影像周,我們投入了很多高端設備,感官效果非常好。”他坦言,想要通過這次展映,傳達VR市場的早期教育,讓大家對VR有更成熟的認識。
體驗 感覺自己變成透明的“隱形人”
在影像周的VR電影體驗區,不少區域前都排滿了預約體驗的人,而體驗者戴上VR眼鏡、拿上手柄,在旁人看來站在原地未動,實際上體驗者已經隨著鏡頭“神游”到另一個世界。“好像自己就是電影中的‘隱形人’,跟在主人公身后目睹他所發生的一切。”一位外國體驗者告訴記者。
看著不過癮,記者也親身體驗了一把,觀看了影片《free whale》,這是一部去年入圍威尼斯電影節的影片,時長7分鐘。影片講述了未來人們已經征服了許多類地行星,開啟星際殖民時代。宇宙科學家Sandman博士團隊借助神秘試驗來加快宇宙殖民進程,剛剛畢業的年輕人類Shem接到的第一項任務是試驗品回收,地點是遙遠的Kandinsky星球。當記者戴著VR頭盔眼鏡后,眼前冒出一個小機器人,穿著外太空服的主人公少年Shem緩緩走到眼前。之后就感覺自己跟在Shem和機器人身后,在一片懸崖峭壁的谷底往前走。雖然實際身體未動,但視野上感覺自己在傾斜,自己真的變成透明的“隱形人”,只能看著眼前發生的一切。
而另一部大家熟知的影片《小王子》在改版成VR電影后,體驗者還可以與影片中的事物進行互動。比如,一位體驗者戴著VR眼鏡,拿著手柄,通過操控手柄上的按鈕,可以在影片中撿起“裝備”,然后將其拼接成一架飛機。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這是一種VR互動體驗,增強體驗者的參與性。
展映作品掠影(選摘)
■《烈山氏》
中國/2018/12分鐘/立式VR/中國首映
導演:米粒,王錚
簡介:上古,烈山氏在山谷森林中尋花探草,嘗其滋味,記其藥性。見石縫中一妖艷植物,近而食之,不知有毒。毒發,烈山氏墜入無窮幻境,植物亦化作一妖獸。生命垂危之際,一個神秘的伙伴將烈山氏救回,并喚醒他體內的神力。烈山氏與妖獸大戰一番,終將其收伏,得其藥性。
■《地三仙》
中國/2018/8分鐘/立式VR/中國首映
導演:Sam Wey,陶方超
簡介:從其他生物的視角看世界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快來加入我們,在這個最可愛的恐怖故事中,尋找你自己的答案。故事時間到!蘿卜叔叔們在給小朋友講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怪物……”這個故事是確有其事,還是道聽途說?很快,他們就將知道真相。
■《休的色彩》
美國/2017/10分鐘/立式VR/亞洲首映
導演:Nicole McDonald
簡介:休是一個年輕人,他的生活失去了顏色。但是,你可以幫助他重新擁抱五彩斑斕的生活。在視覺驅動的交互式敘述中,觀眾可以使用雙手與Hue發生聯系,他會對觸摸作出反應。就像鮮活的生命在呼吸一樣,你的觸碰能夠給予他改變的力量。
■《女神游樂廳的吧臺》
法國/2018/6分鐘/VR劇場/亞洲首映
導演:Gabrielle Lissot
簡介:本片用四幕劇的形式來重現了馬奈的著名繪畫。這部作品帶入了畫家視角、模特Suzon的視角、觀察她的顧客的視角以及Courtauld畫廊中的訪客的視角。這四個角色的視角和思緒,將觀眾的目光帶入到十九世紀末Folies Bergère的藝術狂熱之旅中。
[編輯: 張珍珍]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