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8-08-07 13:35:08
2018年8月5日,濟南市解放路第二小學 一(2)中隊全體同學在老師和家長的帶領下來到解放閣環城公園景區開展“小手拉大手 共筑碧水藍天”活動。
中隊全體人員分兩組,由牧澤同學和逸群同學依次帶隊圍繞解放閣進行講解。解放閣雄偉壯麗,精美輝煌,是古老泉城一大景觀,紀念濟南戰役的珍貴之地。我中隊”自帶“兩位講解員,語言簡潔明了,神態嚴肅認真,為同學們講解了不少知識。家長和孩子們都感嘆濟南人民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解放閣參觀完畢,全體人員移步至下一活動區域,統一把沿途撿到的果皮紙屑等收集放至果皮箱,還原景區一片潔凈,身體力行,共筑碧水藍天!
水是生命之源。濟南雖有“泉城”美譽,卻是一座典型的資源型缺水城市,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290立方米,不及全國人均占有量1/7。在此特殊時期,節約水資源更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參與,保持泉水持續噴涌更亟待泉城市民共同努力。愛泉護泉人人有責,你我都有這份責任和擔當!先來了解一下濟南泉水的成因,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根據山東省地礦局801隊調查研究認為,濟南南部山區為泰山余脈,分布著大面積的石灰地層,由東南向西北傾斜,形成典型的單傾構造。“由于石灰巖受到構造運動和流水的侵蝕,石灰巖內多裂隙或溶洞,這為地下水提供了匯集和流動的空間。
大氣降雨通過南部山區的巖溶裂隙滲入地下,形成豐富的裂隙巖地下水。地下水順著巖層向北徑流,“至市區泉城路一帶受到北部的火成巖體阻擋構成,地下水富集,形成了相對較大的地下水壓力區,巖溶水水位隨之抬升,形成了天然泉水。”
泉水的形成是個有些復雜的過程,南部山區水資源的豐沛供給,景區水質的清潔度保證都直接影響著泉水噴涌的狀態。
清泉水旁,護城河畔,同學們爭先恐后講解泉水相關知識,都有備而來,爭做泉水代言人。
同學們通過7月份參與到“紅領巾尋訪歷下名泉”主題活動的認識,以及今日對解放閣歷史演講的了解,對濟南歷史,泉水文化,泉城主人翁意識增強!呼吁大家從身邊小事做起,為濟南文明建設出一份力!
有了豐沛的水資源,清澈的泉水和護城河少不了每天清理,環衛工人們定期維護保證了水質不被污染。
眼前的美景是多少環衛勞動者用他們辛勤的勞動和汗水換來的,我們作為優秀的少先隊員,時刻謹記愛護碧水藍天的責任,對自我和家人時刻監督,從不隨便亂扔污物開始!再次向城市美容師們致敬
我中隊邀請歷下交警大隊郭玉誠警官作為嘉賓,主講文明交通主題宣傳,號召孩子們小手拉大手一起遵守交通法規,將車輛有序停放,倡導綠色出行,加強環保意識養成。
專業的交通安全知識講解,現代交通對生存環境的影響對同學們都有了進一步認識。
此次小手拉大手活動將歷下名泉尋訪、以解放閣為主線濟南的歷史沿革知識學習融合在一起,以解放橋路口學習交通安全法規為延伸, 結合我市保泉護泉,濟南藍天保衛戰活動,加強全民環保文明意識的理念。
同學們和家長們一起踐行保護藍天行動,得到了游客和群眾的一致好評!"小手拉大手 共筑碧水藍天"活動圓滿結束。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