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8-09-28 16:00:09
“以往大多都是我們仿制歐美,如今,歐美也仿制我們了。”日前,在2018年山東省中小微企業創新競技行動計劃新材料領域現場晉級活動中,煙臺一諾電子材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向陽高興地說,他們自主研發的新技術不僅打破了歐美壟斷,實現了集成電路關鍵技術產品國產化,同時,他們還成了歐美企業效仿的對象。
一直以來,在集成電路領域,大多關鍵核心技術都被歐美國家壟斷。我國很多企業的發展一直依賴產品進口或者技術仿制。這種現象一度被調侃為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缺芯少魂”的尷尬。然而,近日,在創新競技行動計劃的舞臺上,煙臺這家企業的自主創新成果讓中國集成電路技術“揚眉吐氣”了。
“該項目是‘低硬度高強度銅銀合金鍵合絲’,產品是直徑15-30微米、約為四分之一頭發絲粗細的一種絲。”劉向陽介紹,鍵合絲是集成電路四大關鍵材料之一,主要用于集成電路、LED、晶體管等微電子產品的封裝,作用是實現芯片與框架的電連接。
據介紹,傳統的集成電路電連接產品主要材料是金,成本很高。相對于高成本的金絲,銅銀鍵合絲產品不僅成本低,可降低封裝成本30%-50%,而且其導熱、導電性能更佳,斷裂負荷更強。“我們還通過技術創新攻克了銅絲易氧化的難題,使其作業性能接近金絲水平。”劉向陽說,看到這項成果的優異性能后,國外市場爭相仿制。目前該技術已經取得國家發明專利,進入批量生產階段。
被歐美爭相效仿的技術是如何“練就”的?
“自主創新絕對關鍵。”劉向陽說,自主研發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仿制跟不上社會、市場的變化,終會被淘汰。下一步公司將繼續深耕技術創新,隨著集成電路的小型化、智能化,公司還會在新材料方面做新的開發。據悉,剛開始研發的幾年,一諾公司每年的研發投入高達銷售收入的50%-60%。付出總有回報。據介紹,項目已正式投入使用,預計明年銷售收入可突破2億元。
“人才從全球網羅”,劉向陽介紹,該項目研發團隊成員都是全球集成電路領域的高層次人才:中科院金屬材料研究所微電子封裝材料研究室主任、日本國立材料科學研究所的特聘研究員、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專家、原瑞士小精密工具(無錫)總經理……“我們網羅了全球集成電路領域的頂尖人才。”劉向陽說,這為公司的持續創新提供了保障。
“產業全鏈條布局”,劉向陽說,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企業不能“單打獨斗”,要形成上中下游全鏈條集群、規模化發展。據悉,目前,煙臺正在規劃依托一諾公司建設半導體產業園,以該公司為核心全面布局半導體產業鏈條。
“加快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每個地區、企業的基礎不一樣、資源也有差異。”劉向陽認為,各地要根據自己的優勢,有所側重、有針對性地制定整體有效方案。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