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8-09-29 16:01:09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產業如何興旺?
日前,2018年山東省中小微企業創新競技行動計劃現代農業領域現場晉級在鄒城舉行?;顒又?,記者采訪發現,諸多創新企業的發力點大多集中在三個方向:種質創新、精深加工、現代物聯網技術。
創新種質
在核心環節上掌握“自主權”
“加快現代農業發展,種質創新很關鍵。”山東省農科院農業可持續發展研究所主任袁奎明說,此次競技中,他重點關注的是那些具有前瞻性的、特色產品的培育、開發項目。
記者在現場看到,山東恒發食用菌有限公司的“珍稀食用菌白靈菇優良品種選育與產業化示范推廣”項目基于這一優勢拿下了新銳組的第一名。
據介紹,該公司專注于新品種的選育與推廣,此次參與競技的項目不僅育成了白靈菇新品種,大大縮短了其成長周期,同時還研究出了適合白靈菇工廠化生產的新型節能生產工藝,使產量提高了20%,實現了“量質齊升”。
“種質資源創新是現代農業發展的核心環節,也是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環節。”該公司研發部主任趙敬聰說,下一步公司還將繼續在食用菌品種選育上加大投入。
與恒發公司殊途同歸,山東福禾菌業科技有限公司的“雙孢菇菌種工廠化繁育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示范”項目憑借在菌種繁育技術上的創新奪得了精英組冠軍。該項目創新了雙孢菇菌種工廠化生產工藝流程,完善了雙孢菇菌種工廠化繁育技術體系,使雙孢菇菌種生產周期縮短了41.82%,菌種優良率達99%以上。
據了解,我國的雙孢菇生產30%是工廠化實施,70%靠農戶生產。該項目的創新不僅是廣大菇農的福音,相關技術也填補了國內空白,對于我國擺脫雙孢菇菌種依賴進口,促進食用菌產業提質增效,增強國際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希望能通過自主創新在產業核心環節上掌握‘自主權’,促進我省現代農業發展,助力鄉村產業振興。”福禾公司副總經理李曉博說。
延伸鏈條
在精深加工上下功夫
“發展現代農業不僅要注重種質創新,還應注重產品后期的產業化開發,注重符合市場需求。”袁奎明說,這是當前很多農業企業存在的短板。
“我們的項目是著眼于巴西菇的工廠化栽培及產品精深加工。”山東常生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常猛介紹,巴西菇是一種藥食兩用的珍稀菇類,非常適合開發高值化產品。然而,目前國內尚未實現工廠化栽培。他帶來的“巴西菇智能工廠化栽培及高值化利用技術產業化開發”項目就是針對巴西菇產量低、工廠化栽培利用率不足以及精深加工產品少的問題開展的系列研究:依托現代育種技術及物聯網精準工廠化栽培技術進行巴西菇種植及精深加工產品開發,旨在提高巴西菇的高值化利用率及產品附加值,實現產業鏈條延伸,促進食用菌行業由“種菇賣菇”向精深加工轉變。目前項目正在中試。
物以稀為貴,該項目憑借其先進的技術以及在國內該領域的“唯一”,獲得了專家評委的一致好評。
關于農業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山東微立方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黃萬曉表示,南方現代農業比較領先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精深加工做得好,山東要實現鄉村產業振興,今后應該在延伸產業鏈條上精耕細作。
對此,趙敬聰深表贊同,她說,恒發公司下一步也將瞄準白靈菇精深加工產業,打造安全、健康、營養、綠色的產品品牌。
聚焦“智慧”
現代農業跨界融合發展
“我們瞄準的是用現代新興技術發展都市農業。”與上述企業不同,山東省四方機電設備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陳越說,現代農業發展要借助“智慧”的力量,用現代化手段實現產業“智慧化”。
陳越的競技項目是“物聯網智能農業種植平臺的研發及產業化”,是運用傳感器、云平臺、數據計算分析等技術對植物實施智能化管理,在提高空間利用率的同時,降低人力成本,實現優質高效栽培。
同樣瞄準智慧農業的還有山東世紀智慧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食用菌智能菇房關鍵技術研究”項目。該公司副總經理陳超介紹,項目是為適應當前工廠化和家庭式種植食用菌模式開發的一種智能、高效的食用菌生產裝備。通過自主研發的智能化菇房環境控制系統、互聯網+云數據平臺等技術實現食用菌生產的智能化管控。陳超說,該系統為農民提供了一種“傻瓜式”種植模式,不僅能實現無人值守地精準管理,還可有效降低能源消耗30%以上,提升產量40%以上。
“我們的定位是用新技術助力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過度,促進農業產業轉型升級。”陳超說,該系統已在鄒城、濱州、江西等多地的精準扶貧中投入應用。
“從育種、栽培到精深加工,再到服務業,競技項目涉及的門類廣、水平高,符合現代農業特色產業發展方向。”袁奎明說,這些創新探索將為我省農業企業未來發展提供參考,也將為我省鄉村產業振興提供有效助力。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