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9-01-14 20:15:01
團代會開幕式
1月13日,共青團濱州醫學院第五次代表大會召開。大會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貫徹落實團的十八大精神和團省委、校黨委各項工作要求,團結帶領全校廣大團員青年不忘初心跟黨走,青春建功新時代,在建設優勢突出特色鮮明高水平醫科大學前進道路上貢獻青春力量。共青團山東省委學校部副部長陳玉娟,共青團煙臺市委書記李桂勛,校領導車先禮、王濱、李文喜、白咸勇、張宗偉、呂長俊、王廣成、孫祥軍、黃飛出席開幕式。
認真“填寫”選票
陳玉娟對濱醫共青團近年來的工作給予高度評價,代表團省委向全校各級團組織、廣大團員青年和全體團干部提出希望與要求。她希望學校各級團組織以本次團代會的召開為契機,加強思想引領、把牢政治方向,服務成長成才、凝聚青年力量,推進從嚴治團、擎起時代擔當,發揚黨有號召、團有行動的優良傳統,團結帶領廣大團員青年奮發有為、銳意進取,在新時代實現新作為,不斷開創濱醫共青團工作新局面,為推進學校建設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高水平醫科大學和助力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貢獻青春力量。
視障生代表王家俊投出神圣一票
車先禮代表學校黨委對第四次團代會以來我校共青團工作取得的成績予以充分肯定,他要求學校各級團組織和廣大團員青年要堅定信念、明確人生航向,勤學善思、練就過硬本領,艱苦奮斗,勇擔時代重任,緊密結合國家戰略需求和學科專業優勢,勇于探索、敢于突破,讓擔當奉獻貫穿于蓬勃的青春成長和火熱的青春實踐中,成長為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新時代濱醫人。
開幕式上,李桂勛代表煙臺團市委、魯東大學團委書記李洪峰代表兄弟高校團委、校工會主席林振濤代表群眾團體先后致辭,對大會的召開表示祝賀。杜珂代表共青團濱州醫學院第四屆委員會向大會作了題為 《不忘初心跟黨走青春建功新時代 在建設優勢突出特色鮮明高水平醫科大學前進道路上貢獻青春力量》的工作報告。
根據共青團章程和團代會日常安排,155名團代表討論通過了共青團濱州醫學院第四屆委員會工作報告,選舉產生了共青團濱州醫學院第五屆委員會。
在本次團代會團代表中,有一位特殊的代表,就是來自濱醫特殊教育學院的視障生王家俊。他是此次團代會中唯一一名盲人學生代表,也是全國首位盲人大學生參加高校團代會的學生代表。
王家俊是濱州醫學院特殊教育學院2017級中醫學(針灸推拿)專業學生,在他八歲的時候,一次意外致使眼睛受傷,導致后天視力殘疾。2017年王家俊在濱州醫學院單考單招中表現優異,進入特殊教育學院,成為針推班的一員。身殘志堅、自強不息、品學兼優的他積極參加各種活動,2017年獲得濱州醫學院第八屆醫辯青春校辯論賽季軍及優秀辯手;2018年奪得第四屆“薪火杯”駐煙高校新生辯論賽冠軍。2013年12月王家俊加入共青團,2018年當選為學校第五次團代會團代表。
“我是第一次行使權利,第一次用特制的盲文進行選票,我感到無比的光榮,這是一種使命。”王家俊激動地說,“會議結束后,我會把團代會精神傳遞給身邊的每一個視障生同學,也將會帶著大家的期許,砥礪前行,奔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據中國殘聯統計,我國有近1300萬視障人士,是世界上人數最多的國家。他們需要并且有平等地參與社會生活。2008年《殘疾人保障法》第五十六條規定,“組織選舉的部門應當為殘疾人參加選舉提供便利;有條件的,應為盲人提供盲文選票,讓殘疾人平等參與社會生活。” 把關愛體現在細節里,把平等落實在行動上,濱州醫學院歷來有關心關愛殘疾人的傳統和文化基因。此次大會,學校為方便王家俊進行選舉,在征求其意見的情況下,特意找專業老師制作盲人選票,并安排特殊教育學院的老師專門陪同,確保王家俊每一個符號、每一個盲文都能感知、熟悉,同時確保投票工作的完全保密性。特殊教育學院賀青霞老師表示,“命制盲文選票是一個相對復雜的過程,既需要懂盲文的專業人士,還需要專業的制票設備,此次盲文選票是經過特殊教育學院學習資源中心馬慧瑩老師用盲文打印機機打。”
濱州醫學院團委書記杜珂表示,“學校一直以來重視殘疾人發展,這次能夠發出我國高校共青團歷史上第一張盲文選票也十分具有歷史意義,對于今后學校建設以特殊教育和康復為特色、國內一流、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大學,打造國家健康人才培養基地、健康科技創新基地、健康產業孵化基地和健康政策研究基地,深切回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特別是健康福祉的新向往、新期待,展示好我國殘疾人事業發展成就和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窗口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據了解,濱州醫學院1985年獨辟蹊徑、敢為人先,以有教無類的仁愛情懷和舍我其誰的責任擔當,創辦了專門招收肢殘大學生的醫學二系,開創了中國殘疾人高等教育的先河。2012年開辦視障生教育,填補了我國醫學院校和山東省高校開展本科視障生教育的空白,已招收140余名視障生。2018年,學校進一步拓展殘疾人高等教育領域,打破專業限制,招收8名聽障生入學學習口腔醫學技術專業,成為全國首批聽障本科醫學生。
創辦殘疾人高等教育33年來,濱州醫學院主動順應世界殘疾人教育發展主流和醫學教育轉型,以殘疾人大學生康復和發展為核心,探索構建了“殘健融合、教育與康復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將“仁愛”精神融入教育、管理、服務各環節,實現了醫學教育、殘疾人教育、康復教育和生命教育的深度融合,以人為本的理念、扶殘助殘的風尚、人道主義的自覺、對生命健康的敬重和“仁心妙術”的校訓精神,已融入濱醫人的血脈,成為師生的文化認同和行為自覺。當前,以殘健融合、教育與康復相結合為特質的“濱醫模式”,已成為中國殘疾人高等教育的主流模式。2019年學校全面啟動國家級特殊教育示范園區項目,著力打造集教學、科研、康復服務、生活于一體的殘疾人高等教育高端優質平臺。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