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9-04-28 17:15:04
2018年5月22日,在毓璜頂醫院四樓中區手術室,來自煙臺對口援建縣西藏聶拉木的11歲藏族小男孩阿旺加參進行了心臟間隔修補手術。為他主刀的醫生,是毓璜頂醫院心臟外二科負責人、著名心臟外科專家馬黎明教授。
阿旺給馬黎明主任獻哈達
醫院派出心外科最強團隊
22日的手術是當天心臟外二科第一臺手術。
7時許,陪阿旺母子從西藏一路來到煙臺的本報援藏駐日喀則日報記者何曉波便來到心外二科住院病房。
此刻的阿旺已經換好手術服倚在病床上,手里拿著護士阿姨送的綜合電子學習機,玩得一臉高興。
看到何記者到來,阿旺有禮貌地搖了搖手,洛桑卓瑪則坐在一邊顯得心事重重。卓瑪告訴記者,想到兒子這么小就經歷這樣的手術,非常心痛,也很為年幼的阿旺擔心。
記者向卓瑪解釋,毓璜頂醫院心臟外科是山東省重點學科,每年完成心臟手術700多例,包括很多高難度的心臟手術。阿旺加參的心臟間隔缺損雖然比較大,但是在該院并不是算是復雜的手術。不過,對于西藏高海拔地區兒童阿旺來說,他已經錯過了3歲到5歲這個最佳的手術時間,加上又形成了肺動脈高壓,院方還是派出了馬黎明教授所帶領的團隊,給小阿旺提供了最好的手術條件。
洛桑卓瑪內心很是感激煙臺毓璜頂醫院、煙臺晚報以及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幫助。
毓璜頂醫院馬黎明主任送小阿旺出院
援藏記者陪同進入手術室
正說著,阿旺的病房來了一位“小客人”。這是一位只有15個月大的寶寶,同樣是先天性心臟病的小病友。阿旺明顯很喜歡這個還不會說話的小寶寶,兩人很快玩到一起。
8:40,手術室的醫護人員前來核實姓名、入院手環等基本信息后,將阿旺加參推入手術室。離開心外二科病房前,阿旺加參還手握拳頭做出“加油”的姿勢,為自己鼓勁打氣。
因為洛桑卓瑪聽不太懂漢語,記者何曉波陪著阿旺一同進入術前等待間,經過這段時間的接觸交流,阿旺對這個記者叔叔很是信任,記者握住他瘦小的手,輕輕地撫摸阿旺的額頭,安慰鼓勵阿旺加油,不要害怕,睡一覺醒過來就好了。而阿旺也懂事地點點頭,還配合記者叔叔來了一張“自拍照”紀念。
手術成功歷時4個多小時
9:00左右,阿旺加參進入手術室等待手術。在接下來的4個多小時等待過程中,卓瑪都顯得很是不安和焦急,當手術室每打開一次,推出一位剛剛結束手術的病人時,卓瑪都忍不住起身探望,看是不是兒子阿旺。
12點,見原計劃的預估手術時間已經過去,洛桑卓瑪更是坐立不安,生怕有什么閃失或者意外。記者勸她吃午飯,孩子不會有事的,洛桑卓瑪只是搖了搖頭“不餓,也吃不下。”
12:50左右,手術室內傳來消息說阿旺加參手術成功,已經接近尾聲準備下手術臺回重癥監護室。聽到此消息的洛桑卓瑪情不自禁淚水奪眶而出。
13時許,手術室醫護人員將阿旺加參推進ICU,主治大夫馬黎明教授介紹說,阿旺加參心臟室間隔缺損1.2厘米修復術成功,由于患兒因為先心病耽誤了最佳治療時間,已經形成重度肺動脈高壓。雖然手術成功了,但阿旺加參還沒有度過危險,需要在ICU觀察治療幾天后,待其脫離危險生命體征恢復正常再轉入普通病房。
洛桑卓瑪為毓璜頂醫院與慈善總會即將成立的兒童救助項目一萬元啟動基金
援藏醫生悄悄送來捐款
到昨天下午,通過煙臺晚報和毓璜頂醫院匯聚起來的愛心暖流,已經為阿旺加參籌集了超過5萬元的治療費用。這個數字讓一直擔心費用不夠的阿旺媽媽洛桑卓瑪松了一口氣。
捐款人多數都是毓璜頂醫院的本院職工,大家通過網絡將錢打進愛心賬號,連名字都沒留下。記者打聽到,捐款人中有兩位曾經到聶拉木進行醫療援助的醫生:于洪娜、門雁鳴。
醫院超聲科的于洪娜和門雁鳴兩位醫生曾在去年被派遣到西藏開展包蟲病調查,從報紙上得知有藏族小朋友到醫院接受先心病手術時,兩人一起到病房里看望了阿旺,給他帶來了手表、玩具和櫻桃等水果。每人各為阿旺準備了1000元的營養費,囑咐卓瑪在手術期間多為阿旺補充營養。
門雁鳴回憶,去年,他和于洪娜醫生隨同醫療隊在聶拉木工作兩個月,醫院還捐贈了一部救護車以及實驗室試劑、藥品,工作地點主要在聶拉木縣亞來鄉和門布鄉。在當地小學為孩子們查體時,他發現,因為學校與家的路很遠,又非常難走,從一年級到五年級的小孩都是住校的。即便在學校生了病,也沒有父母在身邊呵護,只有老師照看一下。“當地的孩子都是自己管自己,樂觀而堅強。”門雁鳴說,看到小阿旺,就想起了那些讓自己非常感慨的藏族小朋友。(通訊員 成修 馬瑾)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