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9-07-10 14:56:07
齊魯網7月10日訊 (通訊員張香麗)很多寶媽發現自己寶寶在2~3歲這個階段出現了“口吃”的問題,比如寶寶在和寶媽說話的時候常常重復某個字詞或是說話前要猶豫上一段時間。那么這是口吃嗎?寶媽要如何幫助寶寶?濟南六一兒童醫院兒童發育行為專家對此問題作出了詳細解釋。
其實對于2~3歲這個年紀的寶寶來說,出現這種說話前重復某個字、詞語、音調的情況,又或者是說話前猶豫一段時間的情況都是很普遍很常見的現象,寶媽不用想的太多了,寶寶的這種現象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失,并且也不用寶媽去特意做什么來幫助寶寶。但是如果你的寶寶長時間的出現這種問題,持續有2個月或是3個月以上,或者你明顯感到寶寶交流困難的時候,那么很有可能就是口吃了。2~6歲是孩子語言發育的階段,有很大一部分寶寶都會出現不同程度“口吃”的問題。一些寶寶可能是因為語言能力還沒有發育成熟或是沒有掌握正常說話的節奏,而大部分寶寶發育是沒有任何問題的,都很健康。
專家補充到:大多數寶寶在情緒不好的時候,比如焦慮、煩躁、疲憊時,口吃的現象就會嚴重,有的寶寶口吃是因為在這段時間里學習的新詞比較多,有的寶寶可能是因為腦子想的太快,而語言表達跟不上,導致說話說到一半忘記說到哪了,因此得停頓一會兒想想說到哪了。
那么父母要如何幫助寶寶呢?
專家建議,孩子口吃、口吃不清晰,父母最好不要表現的很緊張,尤其是在寶寶面前,寶寶意識到自己口吃的時候,越把注意力放在口吃上,口吃只會越來越嚴重,所以最好就是忽略掉寶寶口吃的行為,就像是面對正常的寶寶交流。和寶寶說話的時候,不要打斷寶寶,不要因為寶寶口吃了,就趕忙去糾正,不要替寶寶說話,讓他自己表達完自己想說的話。父母只需要耐心的去聽,并且和寶寶說話的時候,語速盡量放慢,如果可以的話,最好為寶寶創造一個語速慢的環境,讓家庭成員參與進來,在平時的交流中,盡量用簡介的詞句,這種方法可以讓寶寶更快的代入,放慢自己的語速講話。
孩子是父母的掌中寶,千萬不要等出了問題再給予關注,所以即使父母在忙,最好也抽出一點時間來陪寶寶,在這段只屬于你們的時間里,可以讀書、做游戲、交流等等,不要受其他因素干擾,如果當你們決定去做什么,寶寶做的不錯的話,父母應給予寶寶鼓勵,讓他建立起自信,這對改善口吃有很大的幫助。因此也絕對不能批評寶寶,比如“說話慢一點!”、“說清楚!”等語氣非常重的話語,也不要露出不耐煩、厭惡、無奈等表情。這會給寶寶增加心理壓力,反而使口吃更加嚴重。家人的支持和鼓勵是寶寶最大的動力,并且得到家人支持和鼓勵的寶寶也會更容易克服口吃。
另外,父母如果發現寶寶口吃比較嚴重,就應該考慮必要的治療,去醫院聽聽兒科醫生的建議,畢竟早發現早干預是關鍵!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