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9-09-17 15:21:09
2019籃球世界杯排位賽,中國男籃失掉了直通2020東京奧運會的資格。賽后,記者問責,中國籃協主席姚明一字回應:我…自己承擔一切責任。#姚明一個字回應#,瞬間激起了職場責任與擔當的各種熱議。小編今天想說的是,從姚明一字回應,看看父母私心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新學期開始了,小編收到各種求助:孩子適應不了新環境、不合群、上課走神、做作業拖拉…總之,熊孩子不在家,家長沒有更快樂,問題似乎更多了。對于這些問題,小編采訪了教育專家耿紅女士和兒童發育行為問題專家許玲院長。
耿紅女士給家長的建議是:孩子就像一個小種子,在長成參天大樹的過程中,會有一些小支支、小叉叉,家長作為監護人,要及時、幫孩子修剪、整理掉這些壞毛病或問題,既要擺正心態,不能拔苗助長,又要責任在心,時時糾正…
對于這個問題,從事兒童發育行為問題研究工作30多年的許玲院長,說得更為犀利、直接,問題直指家長。許玲院長介紹,像兒童注意力不集中、多動、學習成績差、社交障礙等問題,需要家庭、社會等多方面配合,為孩子營造一個改正壞習慣和問題的環境。許玲院長拿出她看診過的一個孩子的案例:7歲的明明(化名),從上一年級開始就好動,上課不認真聽講,還總干擾其他小朋友上課…老師請了無數次家長,明明父母很重視,上網查各種資料,覺得孩子又是缺鋅、又是缺鐵,為孩子買了大量價格不菲的保健品,實在不行了,給孩子報各種培訓班、輔導班……后面,老師說好像是多動癥,帶孩子去醫院看看吧。明明父母就把孩子帶來了濟南六一兒童醫院,找到了許玲院長。診斷后發現,明明是一個很聰明的孩子,存在輕微的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稍微干預一下很快就會沒問題了。問題就在這個過程,明明的父母,全程都是這樣一種態度:太好啦,終于找對人啦。醫生,我孩子全交給你啦…出錢不出力、出力不走心,這是很多發育行為問題孩子家長存在的普遍問題。孩子有問題,我千辛萬苦給找醫生啦,我對孩子的責任盡到了…錯!小編認為這是一種隱藏或者說被掩飾了的私心。許玲院長指出,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庭的教育。兒童的行為問題和心理問題,更是需要家長、學校、醫生一起配合,缺乏自控力的孩子,需要整個大的環境為他監督、把關。尤其在回到家里后,家庭氛圍的營造對孩子的幫助更為重大。把孩子交給保健品、培訓學校或者醫生,當了甩手掌柜,這何嘗不是新型的責任與擔當的缺失。
當所有父母,能在孩子發育成長過程中,能夠像姚明那樣簡單用一個我,承擔起所有的責任,孩子的未來就大有希望!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