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9-12-04 17:30:12
“徐悲鴻與他的時代”美術大展目前正在濟南美術館展出,自從11月23日開幕以來,就在濟南市引起了極大的社會反響,每天都有大量的濟南市民,尤其是藝術愛好者趕到濟南市美術館欣賞藝術大師們的珍貴的美術作品。這種現象在以往的各類藝術展上是非常罕見的,說明了這個展覽的巨大影響力和吸引力,也說明人民需要真正的藝術,更證明了人民需要在這樣高雅的藝術氛圍中提升自身的藝術修養。
徐悲鴻 馬 紙本墨筆 111.5×54
徐悲鴻 男人體正側面速寫 布面油彩 52×44cm 1924 中央美院美術館藏
濟南市美術館為了“徐悲鴻與他的時代”美術大展的完美呈現經過了近半年的精心策劃,此次展覽依托中央美術學院優秀而珍貴的藏品資源,共展出以徐悲鴻為代表的34位重要藝術家的110余件作品,正可謂大師云集、名家齊聚。展覽通過全面深入地梳理徐悲鴻及其所處時代的美術發展狀態及歷史貢獻,廓清了20世紀中國美術發展的歷史脈絡,追溯了20世紀中國美術基本面貌的形成過程,對于當下中國美術事業的發展,具有極其深遠的意義。
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濟南乃至山東第一次大規模集中展出中國近現代藝術大師的精品力作,對濟南市人民乃至全省人民來說都是一場極為難得的藝術盛事,必將成為一場異彩紛呈、精美豐盛的文化藝術盛宴。為了更好地理解這次展覽的內涵、價值,記者采訪了幾位藝術家,他們從不同的角度解讀了這次最高水平的美術展覽。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張子康表示,從廣義上講,“徐悲鴻與他的時代”是他所生活的年代,其藝術發展的復雜性并非一個展覽可以概括;從狹義上講,“徐悲鴻時代”正是中國傳統藝術轉折,現代藝術萌發的充滿各種可能性和可行性探索的時代。為此展覽以徐悲鴻為樞紐,管窺其所處時代的藝術生態。反之,也試圖在20世紀上半葉的時代語境中觀照徐悲鴻,加深對其藝術思想和實踐的理解。
中央美術學院副書記、教授王少軍在濟南巡展的開幕式致辭中講到,“徐悲鴻與他的時代”美術大展巡展在“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麗泉城完美收官,具有特殊的意義,一方面緣于徐悲鴻先生與濟南的歷史淵源,即徐悲鴻在留法歸國后第一次用所學的西洋油畫技法表現的中國大型歷史題材就是受濟南歷史的觸動所繪;另一方面,山東作為全國美術大省、強省,名家輩出,自古以來便注重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此次展覽可以為全省公眾帶來一場藝術盛宴。此次展覽也預示著中央美術學院和濟南市美術界在未來將有更多交流與合作,共同推動中國美術與美術教育事業繁榮發展。
山東省美協主席張望對本次展覽非常重視,他說:“悲鴻是中國藝術史上的豐碑,本次展覽的30多位藝術家代表了那個時代中國文化的先驅和創新發展的集體樣派。這個展覽能使山東的藝術家和藝術工作者,尤其是青年藝術家,能夠在大師的引領下,創作出全新的、符合新時代需求的美術作品。” 張望還對今年山東省在第十三屆全國美展中的成績表示肯定,并勉勵廣大青年藝術家,認真學習大師勇于創新、勇于改革、勇于走在時代潮流前列的精神,為中國美術事業發展發揮更大的作用。
山東省文聯副主席、山東畫院院長孔維克表示:“徐悲鴻和他的那個時代是個特殊的時代。從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到五六十年代,跨度達三四十年,也是戰難深重的中華民族站起來、崛起的一個時期。我們都期待這個展覽,能帶給我們更多更大的驚喜,起到對美術事業的推動作用。”
山東省美協顧問、濟南市美協名譽主席韋辛夷說:“徐悲鴻不但是第一屆中國美協主席,還是中央美院第一任院長,除此之外,他還創作了一批積極投身到時代洪流中的作品。這批作品是非常有影響力的。”
本次展覽總監王春辰表示,這個展覽走到濟南美術館這樣一座具有現代氣魄的美術館中,這就是和時代和今天的氣息產生時空對話,也昭示著未來的發展變化。
本次展覽將持續到12月10日,展覽期間周一不閉館。無論是對于業內人士,還是普通市民,這次展覽都是一次極為難得的藝術盛宴,還沒有去過的市民可要抓緊時間了。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