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20-02-26 12:02:02
城鄉社區是疫情防控的第一線,也是最有效的防線。濟南市全面推動網格化管理的工作優勢轉化為疫情防控的現實戰斗力,做實做細城鄉社區網格精確化摸排、精細化治理、精準化服務,以最高的標準、最佳的狀態迎接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實戰大考。
為民服務的消息樹
1月26日下午,網格員李明勇在網格內例行巡查時,得知居民丁某某和家人正從湖北襄陽自駕返回濟南。李明勇敏銳地想到這條信息的嚴重性,立即向網格長報告。街道和社區按照市、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要求,迅速與其聯系,第一時間將其一家4人納入重點人員管控。
當晚23時10分,丁某某一家抵濟后開始居家隔離觀察。2月6日丁某某確認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居家隔離期間,丁某某沒有發熱、乏力等明顯臨床表現,是“無癥狀感染者”。
“無癥狀感染者也可能成為傳染源。”“無癥狀感染者”,由于不知自己是非冠肺炎感染者,如果不能第一時間隔離,就會無意中感染許多人。
由于網格員李明勇及時獲取疫情較重地旅行史的人員消息,為阻斷傳染源提供了第一手信息,有效避免了疫情進一步傳播擴散。
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全市2.4萬余名網格員發揮人熟、地熟、事熟、情況熟的優勢,當好防疫排查員,全面采集網格內重點地區人員、車輛,以及發熱病人情況信息,動態掌握重點人員家庭信息、就診情況、活動軌跡等信息,不漏一戶、不漏一人,累計排查1月6日以來重點地區來濟人員8695人。網格員還走訪村(居)民、企事業單位,準確采集網格內實有人口、實有房屋、行業場所、重點單位、危險物品等各類基本信息,及時排查上報矛盾糾紛、不安全隱患等動態信息,全面了解居民訴求,及時掌握網格居民需求。
濟南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秦傳濱說:“網格員是為民服務的信息樹,在各自網格中察民情、訪民意、解民憂、促和諧,實現了小事不出網格、大事迅速上交。”
網格員來自社區服務社區
槐蔭區美里新居網格員蘇元營
早上八點,美里新居三區11號樓的樓道里就彌漫著一股讓人安心的味道——“84消毒液”。自大年三十以來,這一幕已成了11號樓居民習以為常的事情了。
“以前我還納悶誰天天噴‘84’,現在疫情嚴重了,聞不到小蘇噴的‘84’都不敢下樓買菜。”家住三樓的王大爺說。小蘇就是蘇元營,是美里新居三區的居民,也是社區的網格員。
美里湖街道專門出臺了《網格化服務管理辦法》,其中明確要求“網格員必須為本網格常住人口,由村(居)兩委推薦,街道考核確定。”。
網格員常住在網格、工作在網格,是“24小時不下班”的基層治理力量,能夠隨時為網格居民提供精準、貼心的服務。
美里湖街道黨工委副書記、人大工作室主任馬中波說:“網格員是網格內民情信息收集員、矛盾糾紛調解員、法律政策宣傳員、安全生產監管員、交通安全協管員、消防監督協查員、環境保護監察員、便民服務代辦員、信訪事項代理員、城市管理監督員。”
濟南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體系的意見》,由市委政法委牽頭,推進“多網合一”,整合13968個基層治理網格,作為基層治理的基本單元。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選聘在網格內居住的群眾擔任專職網格員,組建了2.4萬余名的網格員隊伍,建立競爭上崗、崗位績效考評等機制,真正實現“一崗多責、一員多能”。
小事一格處理 大事全網聯動
槐蔭區營市西街
“用我的微笑溫暖居民,用我的真心服務居民。”這是槐蔭區營市街街道營市西街社區網格員路慧慧的服務座右銘。
行走在營市西街上,道路東側宣傳櫥窗醒目地懸掛著網格員的服務座右銘,公示著網格長和網格員姓名、網格員工作職責、服務電話、網格區域等信息,并附有網格員照片。
營市街街道以黨建為統領,網格化管理為抓手,基層基礎建設為支撐,打造了“紅方格”一網通基層治理模式,建立街道綜治網格中心——社區網格服務中心——網格工作室網格運行體系,建立以網格員為主體,樓院長、退役士兵公益崗、志愿者為支撐的四位一體網格員力量體系,建立“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的運行機制,網格員每天在各自網格內巡查,網格內問題第一時間接手處理,及時通過手持終端設備上報,確保小矛盾不出網格、復雜矛盾能在第一時間上報至有關科室或部門協商解決。
1月24日,美里新居社區出現1名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網格員蘇元營發現居民情緒波動較大,一些居民擔心被傳染,出現恐慌、悲觀、憤怒、焦慮等不良情緒。接到網格員上報的信息后,美里湖街道立即聯合山東中祺心理咨詢有限公司,成立了由12名國家注冊心理咨詢師組成的危機干預隊伍,開通了24小時心理援助熱線,面向轄區居民提供專業心理服務。
山東中祺心理咨詢有限公司泰祺說:“疫情期間,人們的恐慌、盲目、暴躁等負面心理將急劇放大,甚至會出現謾罵、毆打疫情防控人員的過激行為,不僅影響社會秩序,也會傳染其他人。某種程度上說,這些負面心理比疫情更加可怕!”
為妥善解決人民群眾的多元訴求,濟南市健全完善網格員“采”、綜治中心“轉”、職能部門“辦”的大聯動工作機制,整合基層執法力量,組建街道綜合執法監管隊伍,對網格員上報的信息,由街道執法監管機構按照職能分工及時處置,努力將矛盾解決在基層和萌芽狀態。
“將網格員辦小事報大事與部門辦實事解難事有機結合起來,確保小事一格處理、大事全網聯動。”秦傳濱說。
“最美媽媽”網格員 一定讓我出份力
最美媽媽網格員張娟
張娟,段店北路街道閆北社區網格員,槐蔭區“第七屆道德模范——最美媽媽”。
張娟的女兒出生僅一歲就患上世界罕見疾病雷特綜合征,生活無法自理,醫生預言活不到14周歲。加上企業改制夫妻兩人下崗,家庭十分困難。社區居委會協調為她們辦理了低保,鄰居也經常送米送菜,給予很多關心和幫助,讓張娟倍感溫暖。
30多年來,張娟每天清晨起床,為女兒洗臉、換洗尿布、喂飯、吸痰,除此之外,張娟曾經長期照顧八十多歲的婆婆,一天下來疲憊不堪。生活的困苦沒有將她打倒,而是讓她擁有了更樂觀的心態,堅定了回報社區、回報鄰居的信念。
2019年初,在閆北社區居委會的推薦下,張娟成為了一名網格員。她哄睡女兒后就開始網格員工作,走訪獨居老人,探望殘疾鄰居,化解鄰里糾紛,連續三個季度被評為“最美網格員”。
然天有不測風云,農歷新年的5天前,張娟的女兒突然去世。張娟陷入極度的悲痛中,幾乎不吃不喝,整個人也消瘦下來,昔日的笑臉也憔悴了。
當新冠肺炎疫情來襲,社區招募志愿者時,張娟還是第一時間報了名。居委會工作人員勸慰她:“我們人手夠,您快回家休息,身體要緊。”張娟卻緊緊地握著工作人員的手說道:“我身體可以,一定讓我出份力。”
然后,這位堅強的母親就戴起紅袖章,拿著噴壺從一樓到六樓,從一單元到六單元,從樓道到樓院,為居民樓消毒;她還參與路口的值守,在寒風中堅守崗位,為出入人員測體溫做登記;她還承擔著社區發放臨時出入卡的工作,耐心細致的為居民解釋政策,服務幫助外來人員,為了讓居民更加配合,還要經常擠出微笑。
非冠肺炎疫情讓我們更加珍惜易逝的健康和生命,也更加堅定了追求平安、崇尚法治的夢想。
磚塊雖微,一片一片壘在一起,連成一片,成了抵御外敵的萬里長城。
網格也小,一格一格拼接起來,編織成網,就是抗擊疫情的嚴密防線。
萬人操弓,共射一招,招無不中。2.4萬余名網格員凝聚起眾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可構筑疫情防控的銅墻鐵壁,也可為濟南爭創國家中心城市增添法治底氣。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