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18日訊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并從5月1日起正式實施。據了解,這是該法自1996年頒布26年以來首次大修。近日,山東廣播電視臺與山東省教育廳聯合推出【新職教法大家談】專題訪談,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申培軒受邀,對新職教法進行權威解讀。
據介紹,新法明確將企業開展職業教育情況納入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企業按照崗位總量一定比例設立學徒和教師實踐崗位;職業教育法第三章第二十五條提出:企業可利用資本、技術、知識、設施、設備、場地和管理等要素,舉辦或者聯合舉辦職業學校;對非營利性職業學校,可參照公辦學校相關標準和支持政策給予適當補助;對產教融合型企業,給予金融、財政、土地等支持,落實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減免及其他稅費優惠。
這就進一步明確了職業院校的“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推動職業教育的多元辦學,通過多種層次和形式、調動企業深度參與,發揮企業在辦學中的重要主體作用,參與職業教育,參與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與調整,專業設置,聯辦專業,參與專業教學,師資隊伍建設,提供兼職教師,提供教育資源 ,共建實踐基地、實驗實訓基地;企業還可舉辦職業教育,并與職業院校聯合培養。企業還可提供學校人才培養方案中的學分課程,供學校選學,可購買服務。
發揮企業的辦學主體作用,明確企業應該根據國務院規定的標準,按照職工工資總額一定比例提取和使用職工教育經費。同時擴大職工教育經費的用途,可以用于舉辦職業教育機構;企業和學校組建職教集團,實施訂單培養,有的發揮了很好的作用,促進了企業發展,也提高了人才質量。特別是,職教法規定, 企業設立的,具備生產與教學功能的產教融合實習實訓基地,可參照職業學校的相應用地、公用事業費政策享受到優惠。這一點可以激勵企業與職業學校深化和擴大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