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魯網
2025-09-03 15:09:09
原標題:股價跌回五年前,營銷研發投入失衡,珀萊雅轉型遇挑戰
來源:新黃河
原標題:股價跌回五年前,營銷研發投入失衡,珀萊雅轉型遇挑戰
來源:新黃河
缺席19個月的首席營銷官(CMO)職位也被重新填補,由曾任職泡泡瑪特、蕉下的果小出任。果小的加入,被外界普遍解讀為珀萊雅在品牌建設與潮流文化領域的關鍵一步。只是,果小雖長于營銷,但珀萊雅的真正瓶頸在于研發與產品創新,過度依賴營銷人才,可能讓轉型停留在表面。
近年來,國貨美妝行業在消費升級與資本追捧的雙重推動下走上了快車道。自2024年底毛戈平成功登陸港股后,美妝企業上市熱潮再次掀起,僅2025年上半年,就有17家相關企業沖擊IPO,顯示出行業的活躍與熱度。
這一背景下,珀萊雅無疑是最受關注的明星公司之一。憑借靈敏的營銷嗅覺、強大的渠道能力,以及對流量趨勢的緊跟,它一度成為行業的領跑者。外界曾將珀萊雅視作國貨美妝的代表樣本,高管更迭帶來年輕化,分紅創下紀錄,甚至計劃赴港上市,似乎一切都在風口之上。
然而,資本市場卻給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珀萊雅的股價并沒有隨著亮眼的業績水漲船高,反而持續下滑,甚至跌回五年前的水平。表面繁榮與股價低迷之間的落差,不僅映射了市場情緒的轉變,更揭示了其增長模式背后的深層隱憂。
營收增速大幅放緩,主品牌五年來首現負增長
從數據上看,珀萊雅依舊保持了正向增長。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3.62億元,同比增長7.21%;歸母凈利潤7.99億元,同比增長13.80%。這樣的成績在消費行業中并不遜色。
但放到其自身歷史對比中,卻難言亮眼。去年同期,珀萊雅營收增速高達37.9%,凈利潤增速更是達到40.48%。如今個位數的增幅,意味著珀萊雅告別了高增長時代,進入了一個相對平緩的周期。
更令人擔憂的是,增長結構出現了不平衡。今年上半年,珀萊雅的主品牌收入39.79億元,同比微降0.08%,這是近五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
從珀萊雅官方公布的數據來看,其上半年營收主要依賴線上電商和促銷投放。換句話說,公司的增長質量在下降,更加依賴流量平臺和折扣驅動。業績高度綁定線上平臺,也意味著平臺規則或流量成本一旦發生變化,公司的經營風險便會被迅速放大。
與此同時,珀萊雅的庫存壓力也開始顯現。公司存貨周轉天數達到85.53天,存貨余額6.29億元,并計提跌價準備7244萬元。這些跡象都表明,珀萊雅的增長動能正在減弱。
如果說增長放緩還可以歸因于行業環境,那么營銷與研發的失衡,則是珀萊雅模式的根本性風險。長期以來,珀萊雅以營銷見長。無論是明星代言、綜藝冠名,還是社交平臺種草,營銷投入占據了公司極大比重。
2025年上半年,公司銷售費用同比增加13.64%,達到26.59億元,占營收近一半。其中,形象宣傳推廣費高達23.99億元。
相比之下,珀萊雅研發投入卻始終偏低。2024年研發費用僅約2.1億元,占營收比例只有1.95%。這一水平不僅遠低于國際大牌動輒5%—10%的標準,也不及國內部分同行。
短期來看,密集投放可以帶來銷量,但長期來看,缺乏硬核產品支撐的模式難以穿越周期。尤其是在消費者越來越關注功效和安全的背景下,線上流量正在逐漸見頂,單靠營銷帶來的“虛胖”增長難以支撐資本市場的高估值。
股價重回五年前,市盈率遠低于行業平均值,高層大換血
值得注意的是,珀萊雅雖然公布了業績,但股價卻跌回到了五年前的水平。這背后的核心問題在于,其業績表現與市場估值出現了明顯錯配。
一方面,公司營收和利潤的增速大幅放緩,導致資本市場不再愿意為其支付高增長預期下的溢價。目前,珀萊雅的市盈率已降至20.42倍,遠低于行業平均的42.91倍,反映出市場對其未來增長信心的減弱。
另一方面,珀萊雅的增長質量也受到質疑。公司的銷售費用居高不下,而研發投入相對不足,這種依賴營銷而非核心產品力的增長模式,被認為缺乏可持續性,使投資者擔心其長期競爭力。
除了業績結構的隱憂,管理層的變化也讓市場對珀萊雅充滿觀察。
2024年9月,創始人侯軍呈的兒子侯亞孟接任總經理,正式完成“二代接班”。這位85后繼任者擁有海外背景,曾主導彩妝子品牌的運營,擅長線上打法和新消費思路。從履歷看,他代表了公司向年輕化、國際化過渡的趨勢。
然而,珀萊雅的接班并未止步于內部傳承,而是伴隨著一輪高層大換血。8月27日,公司宣布多項人事調整,任命具有國際投行背景的范明曦為獨立董事,具備跨國公司管理經驗的薛霞為董事會秘書。
與此同時,缺席19個月的首席營銷官(CMO)職位也被重新填補,由曾任職泡泡瑪特、蕉下的果小出任。果小的加入,被外界普遍解讀為珀萊雅在品牌建設與潮流文化領域的關鍵一步。
只是,市場對珀萊雅的擔憂并未消除。果小雖長于營銷,但珀萊雅的真正瓶頸在于研發與產品創新,過度依賴營銷人才,可能讓轉型停留在表面。
過于年輕的繼承人與新任高管團隊之間仍需時間磨合,雙方能否在復雜競爭中形成穩定的決策合力,仍是未知數。
隨著二代接班,高層換血,珀萊雅的一系列動作終于在9月1日迎來了落地案例,珀萊雅官宣獨家投資彩妝品牌“花知曉”,持股比例達到38.45%,僅次于創始人楊子楓。
花知曉的特別之處在于,它在日本和歐美市場表現突出,是國貨彩妝出海的頭部品牌。珀萊雅的這一舉動,也被外界解讀為向外突破的進一步嘗試。
總體而言,這一輪人事調整和戰略落子,確實標志著珀萊雅進入關鍵轉型階段。家族二代的上位保證了延續性,而職業經理人的引入提供了專業性。
如果二者能夠形成合力,并真正把戰略重點轉向研發與產品創新,那么這場大換血或許能成為轉折點;反之,如果依然延續以營銷為核心的邏輯,那么即便高層陣容豪華,股價和市場信心也未必會恢復。
結語:營銷驅動向產品驅動轉型才是長遠之路
截至9月2日收盤,珀萊雅股價跌1.27%,報83.36元/股,市值330.11億元。在行業競爭愈發激烈的背景下,珀萊雅未來的突圍方向已經十分明確,必須完成從營銷驅動到產品驅動的轉型。
隨著流量紅利逐漸消退,消費者更加理性,長期主義成為生存法則。股價持續走低不僅是市場對其舊增長模式的質疑,更是一種警示,未來的美妝品牌價值不在于聲量高低,而取決于產品能否真正贏得人心。
珀萊雅的案例折射出整個國貨美妝行業的共同挑戰,在營銷大戰之后,如何構建持續創新的產品體系和品牌壁壘,如何在高速增長后實現健康、可持續的發展。
顯然,這不是珀萊雅一家的問題,而是整個行業需要認真思考的答案。
文:新黃河科技與大健康研究院 周微
來源:新黃河
責任編輯:趙家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