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7-06-19 14:42:06
齊魯網訊 由國際策展人溫琴佐·桑弗策展的張紅梅《當代視野》藝術個展將在本月20號山東廣電藝術館舉行。張紅梅,當代著名藝術家,在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畢業后,又考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學習織物藝術,并在這里獲得碩士學位,之后她遠走意大利,在米蘭理工大學進行藝術和設計研究。近幾年,她在國際藝術界脫穎而出,她的作品頻頻出現在法、德、英、意等歐洲多國展覽上,被譽為中國藝術的一種獨特形象。
從2000年開始,張紅梅多次參加重要的國際展覽,包括國際纖維藝術展,薩比奧內塔雙年展,美國邁阿密藝術展,威尼斯雙年展,法國蓬皮杜藝術中心影像藝術展,以及意大利、美國、埃及、墨西哥等地的其他展覽和個人藝術展。
我們很難用一個詞去界定她的作品屬于什么材料,其中既有布料的拼貼,也有油彩和丙烯,還有纖維。除了材料,她的畫面所表現的內容,及其藝術語言是尤其值得業界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她的作品將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抽象與具象都被她拿捏得恰到好處。鮮艷明快的色彩也是張紅梅作品中一個典型的符號,她用來自于中國傳統建筑中的大紅、翠綠、明黃來構成畫面的幾何部分,色彩與結構相輔相成,借此創造了一個獨特新穎的藝術形式。
著名策展人,意大利國家文化藝術中心主席溫琴佐•桑弗說,張紅梅已經在國際藝術領域嶄露頭角。她重新解讀了中國傳統繪畫的影像,極其敏感地在作品中插入具有強烈表現力的色彩元素,并借此創造一個整體,一個介于造型和抽象之間的獨特新穎的藝術形式。
美國記者Cortney Lane Stell在當地媒體發表文章介紹張紅梅時寫道,中國當代藝術家張紅梅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的邁阿密及科羅拉多州的丹弗舉辦展覽之后,逐漸開始成為美國民眾所熟知的中國當代藝術家。最近她在美國展出的“記憶系列”是她2010年的作品,這個系列的作品在內涵上吸取中國傳統文化之精神,在形式上很明顯的受到了非具象繪畫創始人蒙德里安的影響,在色彩上傳承了中國古典建筑中所運用的色彩,用幾乎固定的幾何形式來界定古典人物的面部特征。通過這兩個方面——傳統形象色彩和抽象幾何形式引發了作者對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現代藝術關系的思考。其繪畫的巧妙之處在于將繪畫的技巧不經意間融入藝術家自我直覺與感受。
附張紅梅展覽
2000 “一葉舟” 從洛桑到北京”國際纖維藝術展 清華大學展覽館 中國北京
2000 “玻璃絲” 從洛桑到北京”國際纖維藝術展 清華大學展覽館 中國北京
2001 “交織的風景”三八婦女節國際女藝術家作品展 中國美術館 中國北京
2001“我遇丹青老師”入選科學與藝術國際作品展中國美術館中國北京
2002 “構成與建構”從洛桑到北京2002國際纖維藝術展作品展 清華大學展覽館 中國北京
2009 “風景”全國美展 山東預展 山東省美術館 中國濟南
2009 “齊魯風情” 油畫展 山東省圖書館 中國濟南2010 薩比奧內塔 雙年展 palazzo ducale 意大利 薩比奧內塔
2010 薩岱班藍島 巡回展 意大利都靈、高瑟贊
2010 “記憶”系列,意大利 威尼斯 , 威尼斯 Venice Design畫廊
2010 “記憶”系列, 意大利 Pietrasanta, Barbara Paci 畫廊
2011 “記憶”系列, 美國.邁阿密, Kavachnina 畫廊
2011 “記憶”系列, 薩岱班藍島 意大利羅馬
2011 “記憶”系列,上海意大利領事館 中國上海
2011 “記憶”系列,墨西哥 墨西哥城, Foundation Sebastian畫廊
2011 美國 丹弗 Rocky Mountain 藝術大學博物館 個展
2011 法國 巴黎 第五大區市政廳 中國當代藝術展
2011 意大利 Alessandria(阿萊桑德里亞)大區 Vigato (維卡多)畫廊展覽
2011 中國北京 水立方 書畫大展
2012年6月 意大利 阿來桑德里亞 應 “palazzo del monferrato”,“來自山東的中國當代藝術展”
2012年7月 法國巴黎 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 影像作品展覽
2012年7月 德國柏林 柏林中國文化中心 “許德奇,張紅梅當代藝術展“作為德國的中國文化年的交流活動之一。
2012年8月 作品 "奧運明信片", 倫敦巴比肯藝術中心, 創意城市2012倫敦美術大展。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