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8-09-07 15:57:09
船載電滲析海水淡化技術、以海帶中活性成分為藥效基礎的創新海洋藥物研發技術、利用藍藻作為海洋生物反應器的天然抗生素生產技術……
海納百川,波瀾壯闊。
9月7日,第七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山東賽區)暨2018年山東省中小微企業創新競技行動計劃海洋科技領域現場晉級活動在榮成舉行。來自全省海洋科技領域的25家創新企業和4個創新團隊同臺競技。省科技廳科技服務發展推進中心副主任王曉東、威海市科技局副局長楊芳、威海(榮成)海洋高新技術產業園負責人宋偉鋒、榮成市科技局局長王春河等參加啟動儀式。
啟動儀式上,威海(榮成)海洋高新技術產業園以及中國高新區科技金融信息服務平臺、招商銀行等科技創新服務機構進行了創新資源推介。
“我們更多地是將這次活動看成一個平臺。”競技企業之一、威海世紀博康海藻有限公司負責人郝碩楓說,希望通過平臺對接各種創新資源,為公司發展積蓄力量。據了解,郝碩楓此次參加競技的項目是“以海帶中活性成分為藥效基礎的創新海洋藥物研發”,是從海帶中提取分離活性成分為藥效基礎,研究開發創新海洋藥物。據介紹,這是海帶高值化利用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國家海洋經濟重點鼓勵的發展方向。
而已經是第二次參加創新競技活動的威海同豐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吳學記則表示,希望通過項目展示讓更多人了解海洋生物產業,為山東的海洋經濟發展貢獻力量。他說,發展海洋經濟,不能只局限于海洋資源的開發,更要注重上下游產業的結合,注重全鏈條的發展。
“項目都開始注重海洋資源的精深加工,比以往的海洋食品加工提升了檔次,延伸了鏈條。這也是今后山東海洋產業創新發展應該側重的方向。”此次活動評委之一、中國海洋大學教授陳西廣認為,這是今年海洋科技領域的競技項目呈現出的一個普遍特點。
威海海洋資源豐富,2017年全市海洋產業實現增加值1307.54億元,占全市生產總值的37.6%,海洋經濟一二三產業比例優化為12.5:55:32.5,主要海洋經濟指標保持全省、全國領先,發展勢頭良好。威海(榮成)海洋高新技術產業園是省級農高區、國家農業科技園區,也是威海市委、市政府重點推進的五大創新產業園區之一,目前正在集聚全市之力,積極創建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園區統籌集聚海洋生物科研、教育、人才、金融等協同創新要素資源,建設了總投資3億元的海洋生物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孵化中心、創新中心和海洋生物夢工場四個創新平臺,搭建起“苗圃+孵化+中試+加速”的全過程、全服務創新孵化體系,著力培育海洋生物科技產業發展新動能。
據悉,這是威海市第二次承辦海洋科技領域中小微企業創新競技活動。“活動連續兩年在威海市舉辦,這對活躍全市創新創業氛圍,助漲創新創業熱潮,聚集創新創業資源有很大促進作用。”楊芳表示,希望通過活動吸引更多的人才、團隊、項目和企業落戶威海,特別是能夠落戶海高園,共同推進海高園發展,將威海打造成為海洋科技領域的創新發展高地。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