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8-12-29 15:33:12
齊魯網訊 2018年12月26日,北京大學國際醫院進行了一場不同尋常的會診。由北京大學國際醫院副院長梁軍教授及腫瘤內科湯傳昊醫生等人組成的專家團隊正通過大屏幕與山東臨沂市中心醫院腫瘤科的武亮醫生專家團隊和臨淄區人民醫院腫瘤科的趙如森醫生專家團隊開展遠程會診,對一例肺癌和一例胃癌病例進行分析探討,并制定規范化的治療方案。此次遠程會診不僅有基層醫院和上級醫院專家團隊的參與,還加入了以人工智能為特色的百洋智能醫生云平臺(BSmartD)智能化工具,為患者提供“不出遠門,看北京名醫”的遠程醫療服務。
“遠程會診將是未來智慧醫療非常好的一個形式,百洋BsmartD平臺下的Watson腫瘤解決方案,不僅可以幫助提升基層醫生診療水平,更為患者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梁軍教授在會診后表示。
破解患者“難”:看名醫不用遠途奔波
來自山東臨沂的肺癌患者李先生今年61歲,2013年他因咳嗽帶血去就診當地醫院,被診斷為肺癌,同年8月在北京某大醫院進行右肺中下葉切除。后因病情反復,輾轉多家醫院進行術后恢復醫治。這些年來,疲于奔波的勞累,花費了大量的積蓄。
會診現場,臨床醫生在Watson腫瘤系統中輸入患者的疾病情況以及癌癥分期、病理分期、轉移病灶、體力評分、既往治療和各種檢查結果等多項數據,僅十幾秒后就為李先生制定了一套規范化的治療方案建議,包括總體治療時間規劃、推薦方案、可考慮方案和不推薦方案等,涉及目前最前沿的國際診療方案及臨床試驗項目情況。北京大學國際醫院梁軍教授團隊與山東臨沂市中心醫院的專家,結合Watson的治療方案,最終為他制定了一份規范化的治療方案。
李先生接受了這個方案并非常認可。實際上,李先生不是第一個受益的患者。百洋BsmartD平臺下的Watson腫瘤解決方案,此前在多次的遠程診療中,鏈接全國知名醫院、領域內權威專家,聯合基層腫瘤科醫生,為患者聯合制定世界級治療方案。患者可以不用再集中到北上廣等大醫院掛號看病,治療更安心,就診更放心。
助力醫生“智”:百洋BsmartD推動規范化治療
此次會診體現了以Watson腫瘤助手為代表的人工智能參與到醫院的多學科協作中,讓科技為人服務,真正彰顯人工智能的價值。梁軍表示,“此次會診中,Watson是一個很好的助手,其提供的治療解決方案在與我們提出的診療方案達到了95%的符合率。Watson腫瘤解決方案通過提供國際指南,可以對醫生提供規范治療指導,對于推動規范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山東臨沂中心醫院武亮主任表示:“此次遠程會診借助于人工智能輔助,節約了很多時間。其中此次Watson腫瘤解決方案提供的診療方案列舉出具體的循證醫學證據供醫生參考,與專家教授給出的治療方案具有高度一致性。通過AI的手段,醫療治療將更加便捷。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運用以后會更加常態化。”
便利基層“診”:推進分級診療
有統計數據顯示,當前中國基層醫生140萬,占了28%,平均一個人服務430名患者,承接能力極其有限。業內人士對此表示:“要解決基層看病難、缺醫少藥的問題,就要 ‘強基層’,需從多維度賦能基層,讓更多患者回歸基層。”
政策層面也在大力推進。早在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就印發了《關于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和發展的指導意見》;2018年8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分級診療制度建設有關重點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組建專科聯盟和遠程醫療協作網要充分調動醫療機構積極性,重點發揮國家級和省級醫院專科優勢,輻射和帶動區域內、區域間醫療服務能力提升和醫療服務同質化。
作為目前中國市場唯一完整匯集世界頂級專家培訓的應用級AI解決方案,百洋BSmartD一方面可以實現優質醫療資源共享,解決患者看病難問題;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介入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基層衛生服務能力不足的困擾,促進了分級診療的推進。
未來,隨著分級診療強力推進以及優質醫療資源的合理下沉,基層服務能力將進一步得到提升。BSmartD解決方案的加速落地和廣泛應用,對醫療資源優化分配的作用也將得到進一步的釋放。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