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青年報
2019-04-17 15:45:04
開公眾號,三年“爆款”不斷,在和手機、電腦爭奪學生的這場“硬仗”中,山東理工大學思政課老師岳松,奪回了曾經失去的“戰場”。
“
一堂公開課的300張票被“秒搶”,網絡同步直播能涌進5000多名學生觀看。漸漸地,岳松的思政課名氣越來越大,他并不滿足于此,決定嘗試育人方式的更多可能。
2016年“脫口岳”微信公眾號應運而生。
如今,這一公眾號的粉絲數已從初建時的400余人增至兩萬余人,收獲留言評論6200余條——僅僅3年,岳松便將其打造成了不折不扣的“爆款”。
”
13年前初登講臺的那段日子幾乎摧毀了岳松所有的自信。
為了講好課,岳松教案的精細程度堪比外科手術操作指南,甚至具體到用什么話開場,手勢如何穿插,何時在講臺上走動,何時走到學生中間,講到哪個重點內容需要板書……
令岳松意外的是,自己的辛苦付出學生并不認可,課堂反響平平讓他深受打擊。
問題究竟出在哪里?
有的學生對他吐露真言:內容不夠新,營養不夠豐富,“食材”不夠好,“滋味”不夠足。
用學生喜歡的方式講,才會有耳朵候場
同樣一盤菜,岳松決定換一種做法。
《閃閃的紅星》里,潘冬子巧妙地為紅軍游擊隊帶鹽,如果讓你給故鄉做廣告,你會怎樣為家鄉“帶鹽”?“一帶一路”合作倡議沿線哪個國家美女最多,到哪里創業可以順帶解決單身問題?你覺得我們國家哪個方面的發展最應該對你成長為一名“吃貨”負責?……
將“小我”融入時代發展潮流中,結合形勢謀劃個人發展,大中有小,以小見大——岳松驚訝地發現,課堂上學生們重新抬起了頭。
一堂公開課的300張票被“秒搶”,網絡同步直播能涌進5000多名學生觀看。漸漸地,岳松的思政課名氣越來越大,他并不滿足于此,決定嘗試育人方式的更多可能。
這一次,他盯上了奪走學生注意力的手機和電腦。“強迫學生不用手機是不現實、不人道也是不厚道的,應該做的,是‘攻克’他們的手機,傳遞我們的‘訊息’。”
為了拉回學生,岳松拼盡全力給課堂不斷添加各種有趣的“佐料”。2016年“脫口岳”微信公眾號應運而生。
如今,這一公眾號的粉絲數已從初建時的400余人增至兩萬余人,收獲留言評論6200余條——僅僅3年,岳松便將其打造成了不折不扣的“爆款”。
琳瑯滿目的微信公眾號中,為何“脫口岳”獨獨贏得青年學子的心?
一名大學生的評價一語中的:“三觀超正,語言超皮。”
“三觀超正,語言超皮”
遍覽233篇原創微信文章,每篇都切中當下大學生日常遭遇的各種成長困惑。譬如貧困生能不能用iPhone手機、大學生佛系問題怎么破、學歷是不是真的無用、單身究竟是不是一種罪過……
除了議題設置得既有貼近性又有十足的“辣味”,更難得的是,岳松用俏皮活潑的網絡用語將大學生須正視的大道理講出了“花兒”。
無聊的課怎么破?
岳松的回答讓學生輕松無比:“只要別掛,而且合理合法,我就能認可你的方法。如果你還得了高分、拓展了人脈、考了證書,學習跑出了高鐵速度,這么牛的方法,可否也給我分享一下?”
不僅認真作文,岳松還認真作答,每篇文章的評論區里隨處可見他與學生的爆笑互動。為寬慰學生,他輕松回復:“施主不用擔心,頓悟之后,就是開掛人生”;有學生感慨,打游戲很多時候不如學習有成就感,他美滋滋地點贊:“號召全國大學生學習此留言!”
在岳松看來,與學生互動不僅可以增加思政課的吸引力,學生在留言區關注的話題還可以進一步反哺教學,譬如對高鐵霸座現象、無公德心等話題的討論都源于此。
拿有趣為知識化妝美顏
課上課下,網里網外,岳松“金句”頻出,岳式語錄一度風靡校園。
他苦口婆心地叮囑學生:“周一本人體重72千克,周五稱得69千克,其間我上了20節課,經計算可得,每節課約有150克的知識點,請大家務必及時歸納總結,以備考試。”
為了解網絡小說對大學生的吸引力,他用兩個月讀完一本500萬字的網絡小說,煞有介事地總結出網絡小說描述的升級秘笈,然后套用在現實勵志“語錄”中:“想踏上升級的快車道,執行并每日總結優化翌日策略就是王道,堅持、改善、繼續堅持,相信我,成功會直接派電梯來接你,索道什么的都排不上號。”
除了上課、備課外,他把幾乎所有的業余時間都用在公眾號維護上。他常用半天時間寫完初稿,再用零碎時間修改、設計版式、發布。備課到深夜,他還不忘與粉絲互動交流。他坦言,自己享受這個過程。
“教師,特別是思政課教師,要想辦法贏得學生,而非簡單地迎合學生。因為只有贏得了學生,獲得了他的尊重,我們思政課才能有底氣,才能真正得到學生的認同。”
——岳松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