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9-04-28 17:36:04
在下鄉之前參與縣醫院的會診、檢查,在下鄉普查的同時,為懷孕的婦女做好孕期產檢,再到為超聲基礎薄弱的藏族醫生授課解惑,從“授之以魚”到 “授之以漁”,這些內容豐富了于洪娜的援藏的經歷。
把好的技術留在西藏,這樣在她援藏結束后,西藏人民仍然能夠享受好的醫療水平帶來的醫療福利, 他們則成為了不走的醫療團隊。
會診檢查,這是她給西藏的見面禮
重建中的聶拉木縣醫院
初到援藏目的地,于洪娜首先到達的是聶拉木縣城,三天的適應期,她不愿閑著,便去往聶拉木縣醫院,在縣醫院她發現,除了一小部分化驗和拍片檢查外,幾乎沒有其它醫技檢查手段,超聲就成了主要檢查方式,內外婦兒疾病,幾乎都離不開超聲。但是現實非常殘酷,縣醫院只有一個超聲醫生,還有一個婦產科醫生,一個副院長兼職做一些超聲工作。作為超聲醫生,看到縣醫院目前的困境,深感責任壓力重大。
于洪娜為兒童檢查身體
于是,除了下鄉查體,在間歇或者周末,于洪娜把時間與精力都放在縣醫院的幫助工作中,她積極主動跟院長及臨床醫生溝通,超聲檢查隨叫隨到,保證了夜間急癥超聲及疑難雜癥超聲會診等臨床需要。
三天前清早,在于洪娜等待下鄉時,聽說正有一位孕婦剛剛臀位順產一嬰兒,產后嬰兒呼吸困難甚至停止。于洪娜趁尚未出發,主動去產房看看有無需要。當兒科醫生趕來檢查后,告知家屬需要抱嬰兒去縣醫院舊部拍胸片,排除吸入性肺炎。但是看著氧氣面罩下呼吸急促的嬰兒,想著遠距離移動可能面臨的風險,于洪娜主動跟兒科葛醫生商量,可以讓超聲檢查試一下,因為超聲可以發現肺周圍的實變。葛醫生也擔心搬動過程可能帶來的嬰兒呼吸停止的風險,聽到這個建議,立即同意試用超聲檢查。于洪娜跟帶隊下鄉的米次副院長匯報了一下情況,米次副院長立刻將下鄉用的便攜式超聲儀器搬上樓來,來不及找到檢查桌,飛快接上電源,于洪娜及下鄉普查的醫生們及時地把嬰兒雙側胸腔和肺組織前后左右檢查一遍,告知沒有發現肺實變。葛醫生高興地點了點頭:"超聲真是給我們解決了很大問題"。
這次事件對于洪娜的觸動非常大,在醫療檢查能力欠缺的情況下,超聲的力量竟然可以如此龐大。所以,在之后的檢查過程中,如遇到特殊病例,于洪娜則主動要求縣醫院的超聲醫生到場學習,詳細講解病例的檢查技術、診斷方法等,利用有限的時間和有限的病人讓他們盡可能掌握更多的超聲知識。
普查孕檢,這是她給西藏婦女的健康保障
在普查包蟲病的一個多月中,見到孕婦,于洪娜則不由自主的想要給她們免費查查胎兒,懷孕的孕產婦不少,但是在與她們的溝通中,于洪娜發現即使是生過幾個孩子的婦女對于產前檢查知識也比較欠缺。
于洪娜為孕婦做產檢
“生過4個,其中死了2個” 這是于洪娜在藏區經常聽到的,作為一名婦產科超聲診斷的資深醫師,每每聽到這樣的話,心里真是覺得心痛惋惜。為了減少這樣的情況發生,于洪娜暗暗下定決心,要利用有限的時間,盡可能地幫助當地的孕產婦做好孕期檢查。
于洪娜一邊為產婦檢查,一邊指導當地醫生
等待產檢的藏族婦女
“來普查包蟲病的藏民中,有不少是孕婦,在下鄉查體過程中篩查胎兒畸形,是下鄉查體最困難的事。”于洪娜提起孕產檢查中的困難,心中也有些許無奈,“首先,由于醫療條件的限制,藏民孕產健康知識匱乏,很多婦女甚至不知道什么時候懷孕,不知道血壓、血型、血糖等一切自身基本情況。其次,我們下鄉普查時,攜帶的都是便攜式超聲儀器,分辨率不夠,功能少,許多細節無法清晰顯示。”
即便困難再多,于洪娜也沒有抱怨,雖然無法嚴格按照三級檢查來做,但作為三甲及產前診斷醫院的超聲醫生,于洪娜憑著多年從事婦產超聲的經驗,主動承擔胎兒畸形超聲篩查,每次檢查一個孕婦大約需要15分鐘,并盡可能地按照要求詳細檢查每一位孕婦,出具較為詳細的報告單,并告知下次具體檢查時間,保證下次在援藏期間能再次檢查胎兒的情況,提高優生優育,降低該段時間新生兒出生缺陷率,同時給予援藏的其他醫生更多的診斷信息和圍產期處治信息。
“藏民婦女多數沒有做過任何產檢,僅想在下鄉查體時,期望專家能檢查一下,看著她們期盼的眼神,一開始我覺得壓力很大,但是,這種壓力最后也轉變成動力,我覺得我應該把我的超聲技術教給更多的藏族醫生。” 于洪娜說道,她決定將“授之以魚”轉變成“授之以漁”。
授之以漁,這是她留給西藏最好的財富
進藏之前,于洪娜提前做了不少工作。為了能盡其所能地幫助聶拉木縣基層醫生,她準備了很多課件。
于洪娜在縣醫院授課,講述產前超聲規范化檢查
(縣醫院醫生米瑪次仁、普珍、白瑪玉珍)
于洪娜講解病例
來到聶拉木后,煙臺援藏的李杰書記進一步指示: 第一,在幫助藏民普查包蟲病的同時,盡可能的幫助他們檢查身體,解決影響藏民健康和家庭經濟發展的重大疾病。第二,要利用有限的時間,盡可能地幫助縣醫院的超聲醫生提高技術水平。
這與她的想法不謀而合。于是,利用縣醫院超聲醫生都在崗的時機,于洪娜經常給超聲醫生授課,最長時會連續5小時不停歇。在下鄉間歇的周末,于洪娜也抓緊時間給婦產科醫生單獨授課,講述婦科急癥超聲診斷。因為縣醫院醫生的超聲基礎薄弱,本來需要2小時講授的內容,于洪娜需要反復細致地講解,課時常常會延長到3小時,后續內容周末還會抽時間繼續授課,目的是能讓縣醫院的超聲醫生理解和掌握更多的知識。
于洪娜、門雁鳴醫生與當地醫生
于洪娜在煙臺毓璜頂醫院從事過多年全科超聲醫師,三甲醫院大量的病人給她帶來豐富的技術和理論積累。對于臨床,只要能通過超聲檢查發現的疾病,于洪娜都愿意將檢查的技術和診斷方法毫無保留的教給當地的醫生,希望他們在濟世救人的過程中能有更加科學、合理、及時、準確的診斷依據。
選擇了援藏,就選擇了奉獻,就選擇了責任和擔當。條件再艱苦,于洪娜也時時不忘進藏的初衷,更沒忘記醫生“慈心濟世、治病救人”的職責,利用有限的醫療資源和時間,盡最大努力幫藏區人民解除病痛,讓藏區人民真正獲得醫療援藏帶來的優質醫療服務,就是她援藏的追求。(通訊員 李成修 馬瑾)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