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5日訊 “以前村里環境整治靠干部催,現在憑積分能換生活用品,咱村民都主動上陣!”近日,聊城經開區蔣官屯街道“信用+”積分超市運行效能專項觀摩督導活動走進6個試點村,村民們的真切感慨與各村的特色實踐相映成趣。此次活動通過實地看成效、現場聽民意、集中議方向,不僅檢驗了積分超市運營實效,更讓可復制、可推廣的基層治理經驗“活”起來,為轄區人居環境整治與治理能力提升注入新動能。
走村入戶看實效:6個試點村各亮“拿手絕活”
“您看這貨架上的油、面、洗衣液、牙刷、毛巾...,都是村民可用環境整治積分換的,這個月最多的一戶換了一桶食用油!”在前張村積分超市,村支部書記指著滿滿當當的貨架向觀摩組介紹。當天,觀摩隊先后走進前張村、季海村、姜韓村等6個試點村,每到一處都直奔積分超市現場,查看物資儲備、翻閱積分臺賬,還跟著村干部走進村民家中,看庭院里的雜物是否歸置整齊、門前道路是否干凈整潔。
姜莊村的“積分排行榜”剛貼出就圍滿了村民,“王大姐家這個月又排第一,俺家下個月得加把勁!”村民姜大哥笑著說;麻莊村的志愿者正幫獨居老人打掃院子,“我們攢的積分能給村里換綠植,還能幫老人換日用品,特別有意義”;季海村新規劃的垃圾亭前,村民主動分類投放垃圾,“以前垃圾亂堆,現在有積分獎勵,大家都自覺了”。各村的特色做法,讓觀摩組看到了“信用+”積分模式帶來的實實在在變化。
現場訪談聽民意:村民心里話道出機制“向心力”
“積分超市真是好,俺把家門口的雜草除了,就能換袋洗衣粉,既干凈了環境,又得了實惠!”在姜韓村,70歲的張奶奶拉著觀摩組工作人員的手,分享自己的“積分故事”。此次觀摩不僅看“面子”,更聽“里子”,觀摩組專門設置村民訪談環節,與不同年齡段、不同身份的村民聊感受、聽建議。
“希望積分能多些兌換選項,比如換些農具配件”“能不能把參與村里公益活動也算積分?”面對村民提出的建議,觀摩組工作人員一一記錄?!耙郧伴_展環境整治,村民積極性不高,現在有了積分激勵,大家從‘要我做’變成‘我要做’,這就是積分超市的魔力。”季海村村干部深有感觸地說,這些來自群眾的真心話,也為后續優化積分機制提供了重要依據。
集中議事明方向:總結經驗破解“堵點難點”
“前張村的企業聯動模式、姜莊村的家校共建做法值得推廣,但部分村莊存在積分標準不統一、宣傳不到位的問題?!睂嵉赜^摩結束后,蔣官屯街道召開總結分析會,參會人員圍繞6個試點村的情況各抒己見,既曬亮點、談經驗,也找差距、提對策。
會議明確了下一步工作重點:一是統一積分賦分標準,結合各村實際制定“基礎分+加分項”清單,避免“一村一策”導致的混亂;二是拓寬積分宣傳渠道,通過村廣播、微信群、入戶講解等方式,讓更多村民了解積分規則;三是豐富積分兌換物資,對接轄區商超、企業,增加生活用品、生產資料等兌換品類?!耙尫e分超市真正成為連接政府與群眾的橋梁,撬動基層治理的‘小杠桿’?!笔Y官屯街道黨工委書記劉國強強調。
示范引領促推廣:打造基層治理“樣板工程”
此次專項觀摩督導活動,不僅是對蔣官屯街道“信用+”積分超市前期工作的檢驗,更搭建了“互學互鑒、共同提升”的平臺。6個試點村探索出的“積分激勵+特色治理”模式,為其他村莊提供了可復制的“模板”——麻莊村的“排行榜”激發競爭意識,安莊村的“擂臺賽”活躍參與氛圍,姜韓村的“三級監督”保障公平公正,這些做法將在后續逐步推廣至全街道。
“接下來,我們會以此次活動為契機,不斷完善積分超市運行機制,讓更多村民享受到‘參與治理、收獲實惠’的紅利,推動轄區人居環境整治從‘外力推動’向‘內生驅動’轉變,打造人人參與、人人共享的基層治理新格局。”劉國強表示,未來,“信用+”積分超市將成為街道基層治理的“樣板工程”,為更多地區提供可借鑒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