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日報
2025-09-11 08:46:09
原標題:8月青島樓市“量價穩升”收金87億元
來源:青島日報
原標題:8月青島樓市“量價穩升”收金87億元
來源:青島日報
行業觀察
2025年青島樓市下半場迎來“平穩上升期”。據卓易數據統計,8月青島新房成交5503套,成交建筑面積70.08萬平方米,成交總金額87.38億元,三項核心指標環比7月分別上漲20.02%、17.05%和3.16%;與去年同期相比,成交套數、成交面積分別微漲2.78%、1.56%。其中8月新建住宅成交4454套,環比漲幅達30.2%,成交均價為12714元/平方米,整體市場呈現“量價穩升”的局部回暖特征。
成交區域性明顯
改善型產品增配
從當前青島樓市的區域分布與產品需求來看,“區域集中、需求升級”的特點尤為突出。
卓易數據分析師王玟琳介紹,8月青島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高度集中于西海岸、膠州、城陽等區域。從具體數據看,西海岸新區以1291套的成交量居首位,遠超其他區域;膠州市緊隨其后,成交807套;城陽區、即墨區、萊西市分別成交558套、441套、420套;而市北區、平度市、李滄區、嶗山區、市南區等區域成交量相對較少,分別為321套、305套、156套、133套、22套。這一分布既反映出近郊區域的供應優勢,也體現了購房者對“高性價比+發展潛力”區域的偏好。
需求結構上,100—150平方米的改善戶型占比最高,產品“增配”成趨勢。結合青島網上房地產與貝殼研究院的數據,8月青島住宅成交中,100—150平方米面積段成交量最高。
青島房師傅房產咨詢負責人李晨表示,這一數據清晰表明青島樓市已進入“改善主導”新階段:購房者不再滿足于“有房住”,而是更追求居住品質、空間舒適度與社區環境,改善型需求已成為市場核心驅動力。
對應需求變化,產品端也呈現明顯調整:一方面,改善型產品“內卷”品質與創新,會所、高贈送面積等配置逐漸成為標配;另一方面,針對價格敏感的剛需與剛改客戶,房企通過“毛坯交付+控制面積段”降低購房門檻,例如老四方西部部分項目便采用這一策略,以適配剛需群體的購買力。
本土房企表現亮眼
9月多盤即將入市
在市場競爭格局中,青島本土房企已從“跟跑”轉為“領跑”,頭部企業憑借多盤布局與產品優勢占據主導地位,外來房企則需依賴核心項目突圍。
在1—8月青島房企銷售業績榜中,本土房企位列榜首,海信地產以75.70億元簽約金額、32.59萬平方米簽約面積穩居第一,旗下多項目貢獻突出。 其中,海信臻悅簽約12.64億元、海信君璽簽約10.57億元、海信璟悅簽約9.70億元、海信海德山莊簽約8.06億元、海信悅瀾山簽約3.18億元,此外還有海信學府里、海信城、海信君瀾、海信君悅以及海信城項目,銷售金額都超2億元,形成“多盤聯動、多點開花”的態勢。
銀豐地產排名第二,簽約34.09億元,簽約面積6.8萬平方米。業績主要來源于銀豐玖璽城簽約28.59億元、銀豐玖璽臺簽約3.13億元等,銀豐玖璽城三期預計年前也上市,后續增長動力充足。
中國金茂以26.72億元排名第三,業績主要依賴大云谷·嶗山金茂府、金茂中歐國際城等核心項目,且9月底計劃推出世園璞逸世園、高新區中歐金茂錦棠兩個新盤,有望進一步拉動銷售。
此外,青特置業、和達集團、君一控股等青島本土房企也均進入1—8月業績榜前20名,本土企業在青島市場的話語權進一步提升。
單盤表現方面,在1—8月住宅單盤銷售金額榜中,TOP5項目全部位于嶗山區,印證了該區域作為“中高端改善主戰場”的地位。其中,銀豐玖璽城以20.49億元登頂,海信臻悅、越秀青鐵和樾府分別以12.64億元、11.28億元位列第二、第三,三個項目均以大戶型、高品質為核心賣點,精準匹配高端改善需求。
年輕及高端人才流入
改善需求將持續增長
去化周期是衡量房地產市場健康程度的關鍵指標之一。王玟琳介紹,目前青島住宅去化周期為19個月,處于不斷下降趨勢。其中,老四方板塊的去化周期最短,僅為12個月。盡管老四方板塊項目眾多,但地緣客戶基礎深厚,加之靈活的價格策略,整體去化速度較快,誕生了多個流速較快的樓盤。王玟琳表示:“高峰期時,有項目月流速可達七八十套。流速較好的項目包括中海寰宇時代、青島濱海國際中心、保利和頌以及新開盤的國信和悅等。”而部分區域由于去化周期較長,市場壓力較大。
順行房屋(青島)咨詢總經理劉興認為,“基于當前市場狀況和政策導向,青島樓市在未來將呈現出持續分化的發展態勢。”在主城區,土地供應持續收緊,2025 年青島主城區(包括市南、市北、李滄、嶗山)的土地供應同比減少近 40%。同時,高端改善型住房需求在主城區將持續釋放,尤其是120—150平方米面積段的產品,市場關注度和需求將不斷上升。
從需求端來看,青島的剛需端有所收縮,而改善和置換需求增長顯著。同時,部分剛性需求被二手房和配售型保障房所滿足。未來,青島人口結構和城鎮化進程也將對樓市產生深遠影響。劉興表示,隨著年輕人口的流入和高端人才的聚集,改善型需求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成為市場的主導力量。這將促使房企在產品研發和定位上更加關注改善型需求,提供更多高品質、多元化的住房產品,以滿足不同層次購房者的需求。
對于剛需購房者,專家建議,雖然房價整體相對穩定,但仍需密切關注市場動態,選擇性價比高、基礎設施完善的房源。切勿僅因價格便宜而選擇偏遠、配套不完善的房屋,要充分考慮房屋的流通性、戶型設計和地理位置等因素。對此,可以多關注新盤的優惠活動,以及二手房市場中的優質房源。改善型購房者則應更加注重房屋的品質、配套和居住環境。在選擇房源時,可優先考慮主城區的優質地段,重點關注 120—150 平方米面積段的改善型產品。
同時,無論是剛需還是改善客戶,都應對開發商的品牌和口碑進行深入了解,選擇信譽良好的開發商,以確保房屋質量和后續服務。可通過查看開發商以往的項目案例、咨詢其他業主等方式,了解開發商的實力和信譽。
對于開發商而言,盡管8月樓市數據表現不錯,但市場壓力依然存在。宏觀數據顯示,截至8月底,青島新建商品房簽約43471套,成交546.29萬平方米,成交總價 759.87億元;簽約套數、面積和簽約金額較去年同期分別下降3.98%、2.52%和2.7% 。劉興表示:“未來開發商之間的競爭將更加激烈,面臨更多挑戰,分化特征不僅不會減弱,反而會更加明顯。因此,只有不斷進行產品迭代,提高產品力,做好服務,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否則將被市場淘汰。”
李鵬飛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