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魯中晨報
2025-09-15 09:46:09
原標題:從一場座談會,看淄博的消費產業新賽道
來源:魯中晨報
原標題:從一場座談會,看淄博的消費產業新賽道
來源:魯中晨報
九月的淄博,秋風送爽,豐收的香甜氣味彌漫在城市的角落。9月12日下午,來自全市十余家烘焙企業和院校的負責人齊聚淄博技師學院現代餐旅實訓中心。這里不僅有面點香氣,也有關于行業未來的深度思考。
這是一場圍繞“校企合作、技能人才供給”的對話,一次把“面包香”寫進城市產業版圖的探索。有人說,淄博的燒烤點燃了夏天的夜空,而烘焙,正悄然醞釀著這座城市的另一種溫暖和熱度。
從“新消費”到“新場景”
近年來,淄博的消費版圖里,烘焙成為越來越亮眼的存在。走進各個商場街區,一家家烘焙店鋪散發著誘人的香氣,成為年輕人拍照、聚會、休閑的熱門場所。從博山糕點的古法傳承,到“烘焙記憶”的生鮮工坊,再到哈尼家的創意甜點,淄博的烘焙產業既承載著傳統韻味,也不斷迸發出時尚活力。
消費升級帶來的新需求,推動著烘焙行業迅速成長。數據顯示,烘焙行業正成為淄博新的消費引流點,尤其在年輕群體中,面包、甜點、蛋糕逐漸取代部分傳統餐飲消費,成為日常“剛需”。這不僅是味覺選擇,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的表達。
然而,行業的熱度背后,也有現實的困境。多家企業負責人在座談中直言,設備可以引進、門店可以擴張,但真正難得的是“人”。從裱花師到烘焙技師,從店長到研發人員,技能人才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關鍵瓶頸。有企業負責人坦言:“市場在擴張,產品在升級,但技能人才年齡結構偏大,人才儲備明顯跟不上節奏。”
人才短缺的另一面,是技能更新的迫切。義誠恒食品公司總經理趙增德說,如今市場對產品創意和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不是會做面包就行,而是要懂工藝、懂設計、懂運營。面對這樣的轉型需求,單靠企業“單打獨斗”遠遠不夠。
烘焙作為典型的應用型產業,靠的是手藝、創意和經驗。它不像科研那樣只需要少數頂尖人才,而是需要大批穩定的技能型人才支撐。正如淄博市就業人才中心黨委書記、主任陳志林所指出的:“烘焙行業的人才金字塔是扁平的,基礎技能人才的重要性尤其突出。”而這,恰恰是當下淄博急需補齊的短板。
從課堂到工坊的雙向奔赴
問題在哪里,突破口就在哪里。此次座談會,政校企三方坐在了一起,探討如何為行業培養更多實用型人才。
淄博技師學院現代餐旅實訓中心,是當天觀摩的重點。這座投資2000萬元、建筑面積1800平方米的實訓中心,被譽為“江北一流”,擁有中西面點實訓室、多媒體演示教室和國家級烘焙大師工作室。在這里,學生們能在“真刀真槍”的環境中接受訓練,企業也能直接參與課程設計與實踐指導。
哈尼家的師傅當場帶領學生制作創意月餅,不僅展示了工藝,也讓企業代表們直觀感受到產教融合的意義。“這就是我們需要的模式,學生畢業后就能無縫對接工作崗位。”一位負責人感慨。
淄博技師學院現代服務系主任孫秀娟分享了學校的專業建設成果。2016年,學院的烹飪(中西面點)專業只有一個班37人,如今已擴展到12個班級,在校生超過1100人,畢業生就業率持續保持在98%以上。更令人欣喜的是,一批優秀畢業生正在各類企業中嶄露頭角,從糖課甜品的研發總監到新茶飲的區域店長,很多年輕人正通過技能實現人生躍升。
這樣的案例,不僅是學生的成長故事,也是校企合作的現實注腳。“企業要發展,最怕的就是人才流失;院校要教學,最擔心的是學生就業。合作,正好解決了雙方的痛點。”
不僅是企業和院校,培訓學校也在尋找突破口。商貿培訓學校副校長戴超提出,職業技能培訓要不斷更新方式和內容,探索在線學習、遠程教育等新途徑,才能滿足快速變化的行業需求。這一觀點得到不少企業代表認同。
政校企三方聯動,讓人才供給與產業需求之間的鏈條逐漸打通。人社部門的角色,正是為雙方牽線搭橋、搭建平臺,推動資源共享和要素流動。
“這次觀摩讓我們大開眼界,沒想到甜品竟然可以這么做。”淄博工貿學校實訓處主任范小鎮感慨,這就是這個行業能夠吸引廣大年輕人的最大原因。
院校培養的學生是否符合崗位需求,最終要看企業認可度。而通過校企合作,學生在校期間就能熱愛上這個行業,這才是企業獲得源源不斷人才補充的最關鍵環節。
技能永不過時
一塊面包,能承載多大的產業?在淄博,烘焙不僅是消費場景的一部分,更與就業、培訓、城市活力緊密相連。
從政策層面看,淄博已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技能人才支持體系。“技能興淄26條”為職業技能競賽、企業自主評價、技工教育發展、工學一體化改革等提供了政策支撐。本次座談會上,人社部門還匯總整理了《支持烘焙行業技能人才發展政策清單》,涵蓋校企合作、技能競賽、培訓、人才評價等多個方面,釋放出積極信號:烘焙行業將獲得系統性支持。
這意味著,未來淄博的烘焙產業發展,不再是零散的個體努力,而是有政策托底、有院校支撐、有企業參與的系統工程。從課堂到工坊,從培訓到評價,一條完整的技能人才成長鏈條正在形成。
從產業趨勢看,烘焙正在成為“創意產業”的新賽道。年輕人追求的,不僅是口味,更是設計感、文化感和參與感。如何在產品中融入地方文化元素,如何在營銷中借助新媒體傳播,如何在消費場景中打造沉浸體驗,都是烘焙企業未來要探索的方向。比如周村燒餅,就在傳統工藝中加入現代包裝和線上銷售,讓老字號煥發新活力。
更重要的是,烘焙產業還承載著就業和創業的功能。一個成熟的烘焙技師,可以走向企業崗位,也可以自己開店創業,帶動就業鏈條延伸。職業技能的普及與提升,不僅解決了企業“用工荒”,也為年輕人提供了更多人生選擇。
淄博,這座以工業聞名的城市,正在通過消費產業、服務業的興起,拓展新的城市氣質。
從一塊創意月餅,到一場校企對話,再到一份政策清單:淄博烘焙行業座談會傳遞出的,不只是面點的香氣,更是一座城市對人才的渴望與對未來的謀劃。
在淄博,那些散發著甜香的烘焙坊,正是這座城市生活品質的注腳。而支撐這些店鋪背后的,是一批批技能人才,是不斷升級的消費場景,是日益完善的政策支持。
就像陳志林所講的,“技能永不過時”。烘焙行業的發展,不只是給市民帶來舌尖上的享受,更是城市產業升級的信號,是人才成長與城市發展的雙向奔赴。
大眾日報淄博融媒體中心記者 李波 通訊員 陳德娟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