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16日訊 (山東經濟廣播記者張晶晶)
為進一步優化工作效能、提升服務質效,東營市特檢院錨定數字轉型方向,持續完善升級特檢服務一體化平臺,提前完成2025東營全市市場監管改革創新十項工程中“數字特檢效能升級優化”任務目標,推動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服務工作質效邁上新臺階。
一、完善服務功能,推動“無紙化”升級
依托信息化平臺,檢驗人員可通過移動終端完成檢驗數據錄入,系統自動生成檢驗記錄并自動存檔,克服了傳統原始記錄中“資料”抄寫帶來的繁瑣問題;檢驗完成后,檢驗意見書可線上出具,減少時間成本,提升協作效率;檢驗報告實現線上領取,企業無需現場等待或往返跑腿,真正實現“數據多跑路、企業少跑腿”。
二、創新檢驗手段,實現“聯動化”管理
針對檢驗儀器設備管理分散、聯動性不足等問題,東營市特檢院開發儀器設備管理模塊,將全院檢驗儀器設備納入統一系統管控,實現“檢驗-儀器”聯動,有效提高儀器設備使用與管理效能,大幅提升檢驗結果的科學性與準確性。
三、暢通反饋渠道,提供“互動式”服務
上線意見征詢模塊,主動向服務對象征集檢驗流程、服務態度、平臺使用等方面的意見建議,定期梳理共性問題并制定改進方案,持續優化工作,通過“意見收集-分類處理-整改提升”閉環機制,將企業反饋精準轉化為優化的方向,不斷提升服務水平。
四、強化統計分析,提升“精細化”水平
優化升級統計查詢模塊,對檢驗完成率、檢驗合格率等核心指標進行統計分析,定期匯總檢驗質量數據,將其作為內部考核、人員績效評價的重要依據,推動管理從“經驗判斷”向“數據表征”轉變,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進一步壓實檢驗責任,保障檢驗質量。
五、提升協作效能,打造“規范化”平臺
上線分包無損檢測平臺,依托智能算法實現無損檢測任務隨機分配,保障分配效率和公平公正;支持用戶實時上傳現場檢驗數據、影像資料等材料,實現檢測全程可追溯;自帶結算費用功能,減少人工核算環節,從技術層面切斷廉政風險點。以“規范化”平臺建設,推動無損檢測分包工作高效規范開展,有效降低管理成本、提升協作效率。
此次提前完成目標任務,是東營市特檢院積極推進特檢事業發展的生動實踐,也是以改革創新引領發展的顯著成果,更彰顯了東營市特檢院堅守“守護安全、服務發展”的堅定決心。下一步,東營市特檢院將繼續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服務保障民生為著力點,持續深化“數字特檢”建設,為東營市特種設備安全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創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