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膠東在線
2025-09-17 10:14:09
原標題:煙臺·創新之城|鍛造技術范 服務新動能
來源:煙臺融媒
原標題:煙臺·創新之城|鍛造技術范 服務新動能
來源:煙臺融媒
YMG全媒體記者 周芳 攝影報道
剛剛過去的暑假,煙臺汽車工程職業學院捷報頻傳——學院駿馳車隊首次參加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巴哈大賽,一舉斬獲電動組全國二等獎;參加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榮獲全國二等獎(高職組);在2025年山東省大學生先進成圖技術與產品信息建模創新大賽決賽中,斬獲一等獎6項、二等獎10項、三等獎4項……一枚枚閃耀的獎杯,成為學院教學成果和科技創新實力的最好見證。
在國家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背景下,煙臺汽車工程職業學院以“辦學能力高水平、產教融合高質量”為導向,以關鍵要素改革為突破口,打出了職教“組合拳”:構建“一體兩翼雙輪”專業格局,創新“標準引領、平臺助力、分層施策”雙師型教師培養模式,系統推進模塊化課程改革,高水平打造“育訓一體”實訓基地,在山東省優質高等職業院校、山東省技能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建設上邁出新步伐。
“組合拳”發力,教學成果豐碩,服務區域發展能力不斷提升。近年來,煙臺汽車工程職業學院的學生在各級各類大賽中獲省級以上獎項700余項,其中,汽車檢測與維修賽項連續多年獲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獲全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20余次,汽車營銷、物聯網技術、嵌入式技術應用開發等賽項多次獲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獎項,對口就業率、優質就業率連年攀升;學院先后獲得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亞太職業院校影響力50強、中國創業創新典型示范高校、教育部產教融合項目建設院校等榮譽稱號。
高水平專業育人才
4萬余名技術骨干赴產業一線
從煙臺本土培植、成長起來的煙臺汽車工程職業學院,近年來緊扣國家制造強國戰略及山東省、煙臺市產業發展部署,加快構建“一體兩翼雙輪”特色專業格局,創新“四引領”建設路徑,近十年累計為山東省輸送技術骨干4萬余人,成為區域產業發展的重要人才支撐。
錨定產業需求,構建“一體兩翼雙輪”專業體系。“專業建設必須與產業發展同頻共振,才能培養出符合市場需求的高技能人才。”煙臺汽車工程職業學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學院深度對接國家制造強國戰略與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部署,聚焦煙臺市汽車、電子信息、高端裝備等千億級產業集群發展需求,重點打造了以新能源與智能汽車、整車與零部件智能制造、汽車營銷與管理、汽車維修與服務四個汽車特色專業群為主體,以先進制造專業群、電子信息技術專業群為兩翼,以財經商貿專業群和高端服務專業群為兩輪的“一體兩翼雙輪”特色專業格局。同時,特色專業群與區域內的吉利汽車、理想汽車等頭部企業深度合作,構建專業動態調整機制,創新開展了“現場工程師”等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近十年,學院為山東省輸送技術骨干4萬余人,本省就業率達到70.7%,成為支撐區域高質量發展的技術技能人才核心引擎。目前,學院已經建成了2個中央財政重點支持專業、3個省級品牌專業群、3個省級高水平專業群、7個專本貫通培養專業。
創新“四引領”專業建設路徑,深度賦能區域經濟發展。一是新職業引領,學院深度對接汽車智能網聯裝調運維、新能源汽車維修等新興職業,讓人才培養方向精準對接產業前沿需求。二是新崗位引領,圍繞學生基礎能力、專項能力、發展能力、綜合能力提升,構建電力電子與通信、動力電池、電機和整車故障等七大教學模塊,實施“三崗位四能力七模塊”的模塊化課程改革,實現課程內容與崗位需求的無縫銜接。三是新技術引領,學院聯合企業共建技能大師工作室和企業講師工作站,通過企業講師認證、技能大賽、“雙師”認證等舉措,以企業真實生產項目為載體提升教師能力。四是新業態引領,以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公共實訓基地為依托,學院建成新能源汽車技術虛擬現實公共應用中心;通過“引企入校、引產入教”,共建實體化運營實訓車間,為學生提供了真實可感的實訓環境。
培育“雙師型”教師隊伍
為國家職業教育鍛造創新引擎
8月8日至9日,第八屆全國職業院校汽車專業教師能力大賽“易颯杯”智能座艙關鍵技術應用賽項和課程思政教學專項賽舉行,煙臺汽車工程職業學院捧得雙項金獎。
煙臺汽車工程職業學院重點圍繞“雙師型”教師關鍵能力提升探索與實踐,形成了“標準引領、平臺助力、分層施策”的雙師型教師關鍵能力提升模式,以及適用于職業教育帶有本校特色的“雙師型”關鍵能力模型和評價標準,配套開展雙師型教師評價認定和能力提升。學院聯合青島理工大學、濰柴集團、吉利汽車等本科院校和行業頭部企業,成立雙師型教師聯合培養基地,確立了“師德高尚、教學與實踐技能強、技術服務與創新能力優”的“雙師型”教師培養目標。依托職教集團,學院選擇與產業關聯密切的企業合作,共建校內實訓基地,為教師提供實踐輪崗平臺;遴選25家優質企業共建校外教師研修實踐基地,為教師搭建定崗實戰平臺。煙臺汽車工程職業學院堅持“育研并舉”,共育科研與技術研發“雙優”團隊,組建跨校、跨專業科研攻關團隊,以項目帶動教師培養,形成“企業發展出新題,創新團隊來解題,科研成果進課堂”的科研服務企業與科研反哺教學良性互動。
教師能力的全面提升帶動了學院辦學質量的整體跨越式提升。近年來,煙臺汽車工程職業學院建成國家職業教育教學創新團隊1個,培育國家級教學名師1名,1人獲評全國技術能手;建成省級以上教學團隊和教師教學創新團隊11個、省職業教育名師工作室4個、省技藝技能傳承創新平臺4個,24人獲評省優秀教師、省教學名師、省首席技師、有突出貢獻技師、省青年技能名師等稱號,120多人次在省級及以上教學競賽中獲獎,獲省級教學成果獎、科研成果獎29項,教師整體素質明顯增強。與此同時,學院獲評山東省“雙師型”教師培訓聯合體牽頭學校,建成3個省級高水平專業群。
推進模塊化課程改革
優化教材與崗位需求同頻共振
近年來,煙臺汽車工程職業學院以校企合作為重要紐帶,緊扣產業發展動態需求,同步推進模塊化課程改革與新形態一體化教材體系建設,實現課程與教材協同聯動、同頻共振,為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筑牢核心支撐。
對接崗位需求,開發并適時迭代的一流課程。學院深入行業企業調研,精準梳理崗位的能力要求、技術要求與工作流程。在此基礎上,將生產經營中相關的知識點、技能點,以及崗位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及職業道德規范融入課程內容和課程素質目標中,實現“崗課融合”;推進“學歷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標準融入課程教學,達成“課證融通”;針對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世界技能大賽、行業賽等大賽要求,將大賽內容、評價標準等融入課程標準、課程內容,并轉化為數字化教學資源,實現“課賽融通”。
一系列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舉措,推動煙臺汽車工程職業學院在課程建設方面取得豐碩成果。截至目前,學院建成國家級在線精品課程1門、省級在線精品課程18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22門,主持國家級教學資源庫2個、省級教學資源庫1個,形成了覆蓋多個專業領域的優質課程矩陣。
優化教材開發路徑,打通教學堵點。經過持續探索,煙臺汽車工程職業學院教材建設成效顯著,形成了一批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優質教材。截至目前,12部教材入選教育部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書目,7部入選省級規劃教材,2部教材獲評全國首屆教材建設獎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優秀教材一等獎,開發新形態教材40余部,主持國家級教學資源庫2個,活頁式教材開發和建設模式榮獲2022年山東省職業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
瞄準汽車產業發展前沿
打造“育訓一體”實訓基地
煙臺汽車工程職業學院是教育部確定的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領域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基地,學院聚焦汽車產業發展前沿,堅持高水平打造“育訓一體”實訓基地。
走進煙臺汽車工程職業學院實訓中心,5.3萬平方米的場地內各類高端設施一應俱全。作為基地建設的核心載體,這里匯聚了1個中央財政支持實訓基地、2個國家級生產性實訓基地、1個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VR+制造”智慧學習工場公共實訓基地,以及1個山東省智能與新能源汽車虛擬現實公共應用體驗中心,為前沿技術教學提供了堅實保障。學院緊扣汽車產業“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發展趨勢,聚焦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痛點,凝聚政行校企多方力量打造“育訓一體”實訓基地。如今,該基地已成為集教學實訓、技能培訓、技術研發和社會服務于一體的產業賦能平臺,為區域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不僅如此,煙臺汽車工程職業學院還引入行業優質資源,建成捷豹路虎卓越培訓中心、戴姆勒鑄星教育項目實訓中心、保時捷品質實習生項目培訓基地、ABB工業機器人培訓中心等20余個高端實訓場地,并建有汽車文化博物館,形成覆蓋汽車全產業鏈的實訓場景。如今,基地共設有158個實訓區域、20個大學生創新基地,可提供22116個工位數。
截至目前,煙臺汽車工程職業學院累計培養具備跨領域技術融合能力的復合型人才3萬余人,對口就業率達到96.7%,遠超行業均值23個百分點,企業反饋學院人才“全產業鏈系統認知優勢突出”;開展智能網聯汽車維修等高階培訓1.2萬人次,高級工/技師認證率達到85%,助推區域高技能人才密度提升37%,有效地緩解了汽車“新四化”人才缺口,為全國汽車產教融合提供了可復制的“育訓一體范式”。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