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8-01-11 10:02:01
從沒想到,太極拳的理論指導實踐是如此重要。
在市老年大學太極拳課上,賈承平老師開宗明義地告誡我們:“習練太極拳的第一要義是心要靜,靜如山岳。”
賈老師教學的生動,源于她深厚的太極文化底蘊和豐富的習練教學經驗。旁征博引,出口成訣,生動比喻,信手拈來,于不經意間就讓你聽懂了,記住了,用上了。每當我做“攬雀尾”繃、捋、擠、按時,就想起賈老師的比喻:“捋式邊轉腰邊旋臂,就像行進中的砼罐車,車在勻速走,罐也在勻速旋轉,二者同時。”于是,款款地轉腰,徐徐地旋臂,自己也能感覺到那種“運勁抽絲,綿綿不絕,圓轉自如”的韻致。這可能就是太極拳“十要”強調的“用意不用力”的感覺。
作“單鞭”的轉動式時,耳邊又清晰地響起賈老師那抑揚頓挫的口令聲:“摸——魚頭,順——魚尾。”隨著口令,重心后移,松肩沉臂,轉
腰扣腳。擰轉回旋之間,頓覺心中一股浩然清氣,鼓蕩在胸。
可是更多的時候,是神與意不能相合,心與身也不能相合,做起動作來,腰身腿腳皆不給力。求教賈老師,老師告誡:這是腿力不行,沒有辦法,只有練。于是,練三九三伏,練風霜雨雪,功夫不負有心人,漸漸地,腿力長進了不少,肌肉略見瓷實,腰身也矯健了一些。心中高興,這練太極拳的益處已經領略一些了。
太極拳不但能健身,危機時刻還能救難。
一次坐公交車,上車后,還沒坐好,汽車突然發動,向前竄去,身體突然失衡,一個趔趄,旋轉著向車廂過道橫甩出去,來不及反應,我下意識地“鯉魚打挺”,靠腰的力量把旋轉的身體控制住,一個半馬步,撐住了即將失衡倒地的身體,抓住前面坐椅的靠背,才站穩。驚魂甫定,抹著額頭上的冷汗,心下感激太極拳。平素賈老師總強調打拳要用復合勁,自己只是覺得老師和拳友用復合勁打出的拳美,敢情緊要關頭,這“擰腰、弓腿、出臂”“三合一”的復合勁還能救難啊。
不覺間習練太極拳已有三四年了,跟賈老師學習也一年有余,拳友們說我打得比以前有點“味道”了,我知道這是鼓勵我。太極拳這玄而又玄的眾妙之門,它的內涵豐富,它的博大精深,就像那廣闊無垠的大海,我現在不過是站在海邊,抬腳淺試水的感覺,要想“味”出其中的“道”來,還得更加努力,我還任重而道遠啊 !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