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8-07-20 11:30:07
這個灼熱的夏天,《我不是藥神》悄然熱火。“誰家還沒個病人?”“我不想死,我想活,行嗎?”“他才二十歲,他就是想活命,有什么錯?”
這些電影中的臺詞讓每一個觀影者感觸至深。癌癥是一種容易人財兩空的病,很多癌癥患者,僅僅是為了活著,就已耗盡了所有力氣。電影的熱映也讓人們引發了對疾病的思考,健康對于一個病人來說就是生死攸關的大事。無論是誰,都應該將健康視為一種責任,才能擁有美好的未來和幸福的家庭。
那么,在癌癥面前我們有多少主動權?怎么做才能提早預防和遠離癌癥呢?今天,小編邀請了省立三院腫瘤科李鍇男主任,跟大家談談癌癥的相關知識以及防癌抗癌我們可以做些什么!
李鍇男主任介紹,癌是惡性腫瘤中的一種,也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要想抵抗腫瘤君,首先要先從了解它開始。
什么是腫瘤,人為什么會得腫瘤?
李鍇男主任小結:
腫瘤細胞是正常細胞在可控的外因、不可控的內因作用下發生變異的細胞。
• 腫瘤細胞是人體中最聰明、最具冒險精神的精英細胞。
• 腫瘤的發生、發展是漫長的過程。
• 腫瘤細胞會轉移。
• 腫瘤細胞有無限分裂的能力。
• 腫瘤細胞永不死亡。
• 腫瘤細胞餓不死。
• 抗腫瘤藥總有副作用。
中國腫瘤患病的現狀
不論城市還是農村,腫瘤都是中國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
李鍇男主任小結:
• 腫瘤是中國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 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
• 腫瘤死亡前五位的瘤種依次為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結直腸癌。
• 中美瘤譜不同,就診偏晚。
• 預防難,發現晚,不好治,不規范。
防癌抗癌,我們應該做些什么?
李鍇男主任介紹,面對癌癥,預防是上策,篩查是中策,治療是下策。要避免癌癥,首先堅持健康生活方式,戒煙,少酒,堅持運動,避免超重。在這個基礎上,還需要了解針對不同癌癥類型有效的預防和篩查方式。
第一步: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指出,人的健康與壽命60%取決于自己,15%取決于遺傳因素,10%取決于社會因素,8%取決于醫療條件,7%取決于環境影響。李鍇男主任指出,除了遺傳因素,其他因素都是可控的,特別是自身因素。因此,對于癌癥預防應從自身做起。
預防癌癥首先應從“吃”開始,個人飲食要注意均衡營養,按照健康膳食“金字塔”,適當攝取人體所需的七大營養素,包括水、礦物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維生素、脂類。其次,要保持適當運動和充足睡眠,以增強人體免疫力,預防腫瘤君“侵襲”。最后,要保持良好的心態,不良情緒會影響內臟健康,成為誘發癌癥的因素之一。
第二步:定期篩查早處理
李鍇男主任表示,不同癌癥的篩查預防也有多樣的有效方法。比如:肺癌可通過低劑量薄層CT進行篩查,中青年建議每一兩年做一次,50歲以上中老年人建議1年1次;預防肝癌除注射乙肝疫苗外,應減少肝毒性藥物的使用劑量,避免酗酒、長期熬夜等;注射HPV疫苗,宮頸刮片篩查有助于宮頸癌的預防;預防乳腺癌,可每年1次乳腺B超篩查。預防腸癌、胃癌50歲以上可一年做一次腸鏡、胃鏡,發現息肉及時處理以免癌變……
總之,要想遠離癌癥,保持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極為重要。省立三院腫瘤科李鍇男主任建議大家,應從自身做起,健康生活,40歲以上盡量每年進行一次全面體檢。一旦發現患有腫瘤,要及時到正規醫院的專業科室就診,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切勿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專家介紹
腫瘤科專家李鍇男
李鍇男,1978年1月出生,山東平度人,中共黨員,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博士,主任醫師。2008年6月,博士畢業于第四軍醫大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專業。2008年8月至2018年5月,于濟南軍區總醫院腫瘤科工作,歷任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腫瘤科副主任。2018年6月至今,任省立三院腫瘤科主任。
長期從事腫瘤臨床及教學工作,擅長肺癌和消化系統腫瘤的診治、實體腫瘤的微創治療、癌性疼痛的規范化治療等。
發表SCI及核心期刊論文十余篇,撰寫專著3部,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 項,參與國科金項目3項。任中國抗癌協會會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精準醫學與腫瘤MDT專業委員會委員、山東省抗癌協會消化道腫瘤分會委員,山東省抗癌協會肺癌分會青年委員會委員等兼職。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