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濟網
2017-08-10 22:26:08
鳥瞰中衛
中國經濟網8月9日訊(記者許凌 吳舒睿)咆哮的黃河流經騰格里沙漠后在寧夏中衛段急轉而下,拋下S型彎道奔騰東流。詠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唐代詩人王維也難能料想一千多年后,這個沙漠深處的荒涼地帶竟發展成為沙漠水城、花兒杞香、休閑中衛。
來自祖國各地的網絡媒體人歡笑著沖進沙坡頭,走進枸杞園,參觀云基地。記者們盡情地擁抱沙海,品嘗枸杞,飽覽奇美風光。這就是世界著名的杞鄉中衛嗎?我們到了中國“十大最好玩的地方”了嗎?“你們不僅僅是來到了中衛,憑借這里云計算產業搞得風生水起,憑借我們擁有國內最大的大數據中心,你們將看到正在崛起的中國‘鳳凰城’!”。中衛市委宣傳部網信辦主任胡立華一言出口,引得眾人驚愕。
哇塞,中國鳳凰城?!記者們再也無法收住腳步。
記者團采訪云計算中心
何為鳳凰城?胡主任告訴記者,中衛市長萬新恒經常講道:中國改革開放近四十年,許多城市實施對標發展。如果說武漢對標美國芝加哥的話,寧夏中衛適合對標美國鳳凰城。與中衛相似的沙漠環境和氣候條件,鳳凰城通過發展云計算產業用20年的時間實現了從沙漠小鎮一躍為美國西部第六大城市。
能否打造中國版的“鳳凰城?目標設定,中衛人腳步鏗鏘。
在寧夏中關村科技產業園、云天產業園,中衛市云計算和大數據發展服務局副局長周濤滔滔不絕:從2013年起,中衛積極落實自治區“一帶一路”戰略,充分發揮自身綜合優勢,搶抓云計算產業發展機遇,以“前店后廠”創新模式,規劃建設寧夏中關村科技產業園西部云計算產業基地,建設一體化省域大數據先導工程,逐步拓展成一體化國家大數據中心。目前已建成了國內率先采用全自然風冷技術的亞馬遜AWS、奇虎360兩個超大型新一代綠色云計算數據中心,中國移動、中國聯通、阿里巴巴、京東、美團等一批云制造、云服務、云應用項目也相繼落戶中衛,云計算產業呈現快速聚集發展的良好態勢。目前在中衛市落戶的云計算企業已達140家,一批云制造、云服務、云應用項目和企業相繼在中衛投產,以形成產業集群。
“真沒想到在西部這偏僻的沙漠小城能搞出來如此高大上的產業來。全自然的風冷技術,亞馬遜落地,阿里巴巴助力,為什么在這里而不是上、廣、深?”大河網記者李丹急切地發問。
聚精會神
周濤副局長滿臉笑意。中衛在發展云計算產業方面具有區位、地質、氣候、電力等優勢,比如建設數據中心,我們這里比北京、上海的運營成本低一半,在建設成本上更是零成本。就拿電價來說,我們中衛的電價是0.36元每度,在北上廣在1.4元以上。目前,寧夏把云計算產業確定為繼煤制油、現代紡織之后的“三號工程”。中衛市搶抓國家實施“信息絲路”計劃和軍民融合發展機遇,積極探索轉型升級新路,著力打造“一區三基地”,即一體化國家大數據中心示范區、軍民融合產業基地、國家戰略數據安全災備基地、寧夏中關村科技園西部云基地,一座嶄新的中國“鳳凰城”正在迅速崛起。
大云西移,中衛蓄勢待發。 目前,中衛市云中心已入駐亞馬遜AWS、云創公司、上海澄美等知識技術密集型企業和大麥地電子商務公司等成長型中小企業23家。云天產業園積極將云計算產業拓展到軍民融合領域,建設國家一體化軍民融合大數據中心,圍繞 “航天+”、“互聯網+”模式打造的創新型軍民融合產業園 ,重點為入駐軍民融合企業提供科技培訓和創新研發服務。
“2016年中衛市云計算產業產值增長46.5%,對中衛市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10.1%。” 胡立華最后告訴記者:按照規劃中衛將充分利用云計算優勢和特色資源稟賦,以云計算、航空航天、特色軍工為主要發展方向,到2020年,著力打造軍民融合云計算產業園、航空航天產業園(飛艇、無人機、商業航天發射)、特色軍工產業園(國防教育、網絡安全、太空生物)三個產業園,形成國家級軍民融合產業示范區(一個示范區),成為推動科技創新、實現創業就業的有效平臺。
記者團合影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