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8-04-18 17:10:04
齊魯網訊 從輔助治療到醫學影像,從藥物研發到健康管理,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場景正趨多元化。
行業大變局之下,得智能者得先機。不論是BAT等技術巨頭,還是互聯網醫療企業,抑或傳統醫藥行業及大批創業公司,均紛紛入局智能醫療,以期在技術變革浪潮中占一席之地。
卡位戰正酣,學醫出身的付鋼對國內智能醫療的短板洞若觀火。付鋼是百洋醫藥集團董事長,不諱言自己是“醫生中IT做得最好的,IT行業中最懂醫的”。
他認為,從算法、數據和應用三要素看,國內智能醫療主要瓶頸在數據的標簽化處理,大多入局者缺乏醫療行業深厚背景,難以突破。
在搶占智能醫療賽道的激烈競爭中,百洋另辟蹊徑,選擇與強者為伍,采用“組件引進+方案集成”的策略,切入智能醫療。
“我們引進的產品和技術均真正達到臨床應用級別,這奠定了百洋在智能醫療領域第一梯隊的位置。”付鋼說。
與強者為伍
“在關鍵技術方面,世界一流的產品短期內很難被替代。”付鋼表示,在沖刺智能醫療第一梯隊的道路上,百洋選擇與強者為伍,引進全球最領先的技術和最成熟的產品。
但問題是,強者為何選中百洋?
“一流的公司有情懷,不完全唯利。”付鋼清晰地記得與IBM全球團隊關于引進Watson for Oncology(沃森腫瘤)的首次電話會。
“這個項目可能要花幾千萬美金,在中國市場能否推開還有諸多不確定性。百洋能否承受這樣的經濟損失風險?”IBM Watson Health全球銷售副總裁問。
“花幾千萬美金,哪怕有一個中國患者因為沃森腫瘤得到挽救,就是值得的。”付鋼如是回答。
這樣的答復得到了IBM的認可。2017年3月28日,百洋獲得了沃森腫瘤在中國市場三年獨家總代分銷權,并在三個月后再次拿下Watson for Genomics(沃森基因)在中國地區的獨家銷售總代理。
作為腫瘤初診患者個體化規范治療參考工具,沃森腫瘤是人工智能在全球醫療領域的首個應用級成果,提供的治療方案已覆蓋乳腺癌、肺癌、胃癌等13個癌種。
“沃森腫瘤可以全面提升基層醫院的腫瘤規范化治療水平,并為醫院臨床培訓、年輕醫生的培養提供高效、智能化教學工具。”付鋼表示。
依托百洋成熟的患者教育、品牌運營能力和醫院渠道,沃森腫瘤迅速在中國市場推開。截至今年3月,沃森腫瘤多學科會診中心已覆蓋全國22省39市的65家醫院和醫療機構。
近日,基于百洋利他智慧帶來的成果,百洋與IBM將沃森腫瘤獨家總代分銷權戰略合作協議由三年延至八年。
IBM只是百洋一線強者聯盟中的一員,Oracle、飛利浦、醫科達等國際巨頭也紛紛伸出橄欖枝。2017年8月14日,百洋與Oracle打造“明鏡智慧營銷云”,發力醫藥精準營銷;11月17日,與飛利浦達成合作,引進人工智能影像輔助診斷系統——星云工作站。
引進、推廣、應用只是第一步。在百洋的智能醫療版圖中,自主研發不可或缺。一方面,百洋參與世界一流產品迭代升級過程中的研發和改進工作,將中國醫生意見反饋到治療方案中。例如,今年6月,升級版沃森腫瘤將面世,更適應中國本土需求,“這其中,百洋與IBM并肩作戰,提供了大量實際有用的意見和信息”。
另一方面,百洋整合腫瘤決策支持系統、智能影像診斷、放射治療解決方案等世界頂尖智能醫療產品,打造出智能醫生云平臺——BSmartD。“未來智能應用會越來越多,希望BSmartD成為入口,集成各類優秀的應用級產品,提供給中國的醫生或醫院。”付鋼說。
智能醫療版圖
與強者為伍的同時,百洋的智能醫療版圖正徐徐展開。
“從成立開始,百洋團隊一直與醫院、醫生、藥企打交道,了解醫療實際場景、痛點和醫學研究的最新進展。”付鋼說。
這決定了其在智能醫療領域的每處落子都基于行業的真實需求。
付鋼認為,智能醫療包括智慧醫院和智能醫生。為此,百洋提出“新型醫療信息化解決方案”,通過軟件SaaS化、HIS院外化和決策智能化,打造智慧醫院,培育智能醫生。
軟件SaaS化主攻醫療機構信息孤島痼疾。付鋼介紹,不同于一般的醫療軟件企業,百洋提供的醫院信息化解決方案是基于云架構技術,能夠實現醫療機構間數據共享,提升醫院的效率,提高患者的服務質量;同時用云技術替代傳統軟件,也避免了重復投入。
HIS院外化則是為順應“醫藥分家”的政策趨勢。百洋開發出易復診,連接醫院HIS系統與院外藥店。
據介紹,易復診由醫院處方信息共享平臺、區域藥品集采平臺和醫保零售結算平臺組成,旨在讓政府好監管、醫院降成本、藥店增收入、百姓得方便。目前已覆蓋全國30余省市、百余家醫院、35萬名患者,單日取藥處方量正迅速增加。
“未來五到十年,國內醫生將全面步入‘人機合一’的智能醫療時代,人工智能工具成為醫生智力的延伸。”付鋼說。
為此,百洋力推決策智能化,先后引進國際一流的腫瘤決策支持系統、智能影像診斷、放射治療解決方案等。
為全面滿足百姓健康需求,百洋的智能醫療版圖將“藥”也囊括進來。
一方面,針對醫藥流通行業低效率,明鏡營銷云幫助零售企業提升管理水平,優化運營效率,同時實現對消費者的智能化個性化精準營銷,從而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另一方面,整合產業資源賦能藥店,推出“百洋智慧藥房整體解決方案”,助力傳統藥店智能化升級,讓藥店由單一的產品銷售升級到社區健康服務中心。而且,百洋正在團結主流藥廠和行業協會打造“智慧藥房工程”,為創新藥、特效藥進入市場提供規范監控的通道,提升藥店與腫瘤等特藥供應商的運維水平。
至此,百洋智能醫療版圖已輪廓初現,但付鋼并未止步。
“如果沒有一個實體做樣板,我們的諸多理念和解決方案直接應用醫院的阻力相對較大。”付鋼說,百洋正在以菩提醫療為載體,打造以云平臺+人工智能+人才平臺為核心的全流程智能化智慧醫院樣板。
產業協同的支撐
技術驅動變革的時代,唯快不破。但付鋼卻對“慢”有著足夠的耐心。
“我已經過了急著賺錢的階段,對智能醫療抱有情懷,也做好了長期投入的準備。”付鋼說,比起短期內盈利,更在意智能醫療產品能否切實提升中國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質量。
慢心態的背后,是他對醫療健康行業的深刻理解。
“從事醫療行業,必須要有非常好的耐力。”付鋼說,耐力就是“耐心+實力”,有耐心,還得有實力能堅持下去。
他把百洋的行業布局比作駱駝穿過沙漠:啟程前已知曉沙漠有多大,穿行需做哪些儲備,一旦走進不要求一路狂奔,而是堅持不懈,靠耐力執著地朝一個方向前進。
對百洋而言,慢心態布局智能醫療,底氣在于過去十多年深耕醫藥產業積累的雄厚基礎。
據了解,2017年,百洋醫藥集團銷售業績近40億元,納稅額近3億。而多年的經營布局,百洋已織就一張覆蓋全國30余省市、12000余家醫院、200000余家藥店的營銷網絡。這既是支撐傳統主業的大后方,更為創新版塊提供穩定的客群和強大的產業協同能力。
“慢心態下,百洋前進速度并不慢,我們抓住了每次技術變革的機遇,快速成長。”付鋼說
。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