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9-07-01 17:38:07
勘探這個行業有幾人能熟悉,他們的辛苦又有多少人知道呢?大家好,我是內蒙古煤田地質勘探行業的第三代煤勘人,我的外公和母親都把他們的青春和汗水揮灑在內蒙古煤勘事業的版圖上,今天,我想給您講講他們的故事,要從一句順口溜說起……
“遠看像逃難的,近看像要飯的,仔細一問才知道是搞地質勘探的”。我的姥爺是煤勘行業中的一名老隊員,那是60年代初,他是東北來支援邊疆的小伙子,跟隨隊伍駐扎在荒漠中、山腳下,夜晚野狼出沒,白天蛇蝎肆虐,狂風時常卷積著黃沙鋪天蓋地,滾滾而來,他們用石片砌房、土坯壘爐,睡十幾人的木板大通鋪,靠肩挑人扛徒步穿行茫茫大漠,硬是在一窮二白的西部建起了內蒙古最早的礦業大基地。
半個世紀倏然而過,如今的他已近耄耋之年。在讀到習近平總書記先后給國測一大隊和內蒙古烏蘭牧騎的回信時,還是會眼泛淚花喃喃自語道:“我們是共產黨員,我們不干,誰干,建設社會主義就得靠干”。
朋友們,誰知夜深人靜月圓難團圓的苦澀,誰又懂那戰天斗地守望大漠孤煙的豪情。我的母親由于工作原因,經常一離家就是好幾個月,聽長輩講,那還是我不記事兒的年紀,每每趕到媽媽回家遠遠的向我張開雙臂,期待一個大大的擁抱的時候,我卻怯生生呆呆的站著,竟已忘了媽媽的模樣。一位80年代走上煤勘崗位的同事告訴我,由于常年奔波在外,想家是常有的事。每到夜深人靜,借著月光把那張壓著花邊兒的單色照片看了一遍又一遍。“兒子長高了吧?女兒會說話了嗎?我親愛的妻,你是否已教會她叫一聲爸爸,我知道,他們在等我帶著糖和新衣服回家。”
在我們煤勘行業有句老話,叫“獻了青春獻子孫“,祖祖輩輩的煤勘人在平淡的生活中書寫著自己的不平凡。“五十載征戰寒與暑,八千里路甘與苦”。內蒙古煤田地質勘探者們,為祖國探寶,情滿山鄉。崢嶸歲月不忘初心,嶄新時代牢記使命。朋友們,當你感受到中國煤都的日新月異,請銘記那些用青春和汗水澆筑了一座座城市繁榮的建設者,請記得祖國北疆探寶人的故事。因為他們的故事關于青春,關于奉獻,關于勇氣,關于薪火相傳!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