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wǎng)
2019-08-16 18:04:08
齊魯網(wǎng)8月16日訊 2019年8月5日,由中央美術學院與山東省魯信公益基金會聯(lián)合主辦的“央美·魯信全國少年兒童繪畫作品大賽”經(jīng)過新一輪的角逐,共有240位小選手的作品脫穎而出,成功入圍復評。8月13日,12位復評專家在中央美術學院校史館西廳對入圍復評選手的原作進行終評,經(jīng)過全國知名的少年兒童美術教育專家以及中央美術學院著名教授的評審后,共有130幅作品入選,其中92件作品最終獲得本次大賽獎項。此外,大賽組委會還頒發(fā)給積極參與活動的機構和個人一些特殊獎項。山東省魯信公益基金會為鼓勵山東小選手的參與熱情,為進入初評的小選手頒發(fā)魯信公益獎。
此次大賽的目的旨在以“評選—引導—互動—伴隨成長”的創(chuàng)新模式推動全國青少年美育和少兒美術的健康發(fā)展。復評專家們表示,賽事至此,雖有不少小朋友的作品落選,但評審不是目的,評審的結(jié)果也不代表孩子們的天賦被質(zhì)疑,被否定。落選的小選手既要堅持自己的特點,同時也要從其他入圍小朋友身上學習長處。作為家長、學校、美術教育機構要對賽事有正確的態(tài)度,避免將成年人的功利思想強加給孩子。兒童天生都是愛畫畫的,不應把繪畫僅僅當做未來的一種職業(yè)選擇方向。繪畫可以悅?cè)耍梢詯偧海且环N重要的情緒調(diào)節(jié)器。繪畫可以使人去仔細地看,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豐富的世界,可以使少年兒童避免對各類視窗的過分依賴。繪畫可以培養(yǎng)對極致感受的體驗,可以天馬行空,可以說自己想說的話……這些更應是成年人對少年兒童美術教育應有的基礎理解。
從初評到復評再到終評,評委們通過對近萬件作品的梳理,從大數(shù)據(jù)分析中發(fā)現(xiàn),一些小選手的作品有共同的繪本模版,嚴重束縛了兒童的視野與想象力;而有的作品,有明顯的成年人從技法到思想的干預,容易滋生少年兒童的虛榮心。
本次大賽組委會邀請了來自全國的專家、學者、教授作為終評評委,她(他)們(或終評評委)是楊景芝、殷雙喜、喬曉光、金日龍、陳淑霞、王華祥、姜東、王川、章燕紫、唐暉、胡西丹。從年齡結(jié)構上,含括了從40后到90后的老中青教師;從專業(yè)上也幾乎含括了中央美術學院各個院系的教師。這樣的評委構成是為了保證少年兒童的每一點閃耀的靈感都不被埋沒。
終評結(jié)束后,評委們圍繞本屆大賽的繪畫作品、少兒美育的發(fā)展狀態(tài)、學院和社會對美術教育的聯(lián)合推動等話題進行了長時間的交流。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中國少年兒童造型藝術學會名譽會長楊景芝談到,在藝術課程里,美術和音樂、舞蹈是不一樣的。音樂、舞蹈有技能傳授和練基本功的問題,但是兒童繪畫不是。兒童天生需要畫畫。她認為孩子畫畫不是專業(yè)技術教育,不能把它變成一個技能傳授的群體。現(xiàn)在社會上有一種錯誤的導向,兒童畫畫要考級,這是不對的,兒童美術的考級是沒有標準的,兒童繪畫主要看他的創(chuàng)造力發(fā)展,有些孩子天生帶有美的意識,所以畫出來的東西就不一樣。
對于這一問題,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喬曉光也表示贊同,他認為兒童美術教育在中國一個最突出的問題就是兒童美術教育倫理問題,我們超越了倫理底線,為了功利我們過渡教育、過渡誤導。孩子在6歲-12歲之間,本身就需要美術來成長,這是孩子畫畫的本能,不是教出來的。表層講是教育倫理問題,深層講是我們在對待專業(yè)美術以外普通人認知思維的領域不完整。
中央美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美術研究》主編殷雙喜提到,央美做美育工作責無旁貸,通過央美這樣一所具有百年背景且不斷發(fā)展綜合性“大美術”的院校做這個事情,從長遠來看對建立健康的,有倫理底線的,符合普通人發(fā)展的“美育觀”非常有意義。
在新聞發(fā)布會現(xiàn)場,魯信集團董事、工會主席姜東表示,魯信集團是代表山東省政府做金融投資的公司,一直對文化有很深的情結(jié)。2018年魯信集團和中央美院簽署了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少年兒童美術大賽項目是其中項目之一。他提到,魯信公益基金會參與組織此次大賽,沒有任何利益上的訴求,就是要做公益性的活動,一屆一屆的辦下去。中央美院作為中國最高的美術學府有實力把少兒美術大賽真正辦成全國的標桿。
據(jù)悉,組委會在本次大賽的官方畫冊中,邀請評委對作品進行了有針對性的點評,并將發(fā)布“中央美術學院2019年度全國少年兒童美術調(diào)研報告”, 終評選出的130位小選手的作品還將于8月29日在中央美術學院校史館西廳隆重展出,敬請期待。
附:央美·魯信 全國少年兒童繪畫作品大賽復評結(jié)果.xlsx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wǎng)官方微博(@齊魯網(wǎng))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wǎng)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