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9-08-17 08:52:08
“三無”老人,是指沒有勞動能力、沒有生活來源、沒有法定贍養人的老人,是這個社會上最孤苦無依的群體。濱州市社會福利院里的“三無”老人更為不幸,他們全部是殘疾人,有的聾啞,有的雙目失明,有的存在智力障礙,有的癱瘓在床精神抑郁,還有的患有精神疾病愛跑愛鬧。在這里,有一個人用23年的堅守,一直呵護和照顧著這些最可憐的人,用愛心和奉獻譜寫了一首感人的青春贊歌,她就是濱州市社會福利院養老護理員王繼紅。
每天重復做“從來不轟轟烈烈”的事
為老人喂水喂飯、穿衣洗澡、幫助大小便、做日常護理和心理疏導,每天重復重復再重復。王繼紅說,這都是一名護理員該做的事,護理工作“從來不轟轟烈烈”。
院民董大爺是一位雙下肢癱瘓多年的老人,來到福利院已有40多年。去年,因腦萎縮在醫院治療一段時間后,回到福利院治療休養。老人因吞咽功能退化,需要服用流質飲食,每頓飯要喂一個小時,而且,隨時都有嗆咳發生,只能慢慢來。拉了尿了,若發現不及時,老人就會用手去摳。有時尿褲撕爛了,大便噴在王繼紅身上,她便一點點地為老人清理擦洗。
院民阿力入住福利院之前,雙下肢就已經截肢。入住時精神狀態不好,悲觀厭世,郁悶絕食。傷口處還時常發炎感染流膿水,渾身散發著惡臭。王繼紅帶著護理員一起每天給他清理傷口,看到他痛苦的表情,不忍去碰觸。阿力的傷口處不能沾水,每次洗澡都是個大難題,王繼紅就細心地給他擦浴。經過近兩年的悉心照料,阿力的傷口已經愈合。空閑時間,王繼紅時常找他談心,給他講人生的美好,帶給他正能量。慢慢地,阿力臉上開始有了笑容,王繼紅便鼓勵他參加文娛活動。終于,阿力向王繼紅敞開了心扉,講述了他的不幸遭遇以及來到福利院這個大家庭的幸運。現在,阿力已經安裝了假肢,可以獨立行走,臉上也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成人護理部有一位“古怪”的老人,因為出身地主家庭,年輕時遭受磨難,導致性格孤僻、暴躁易怒,喜歡獨來獨往,經常會莫名地罵人撒氣。夏天他不讓開窗,晚上別人睡覺時他鍛煉身體,白天別人活動他睡覺,吵到他就破口大罵,很多老人都對他敬而遠之,不敢也不愿跟他交往。王繼紅說,其實這樣的老人更需要理解和關愛。老人經常會把端給他的水打翻,把給他的日用品扔掉,然后說沒給他,故意將垃圾丟入馬桶,找各種理由給王繼紅難堪。王繼紅從不生氣,而是用更加耐心的話語和更加貼心的服務慢慢地解開老人的心結。在她細心的呵護照料下,這位老人性格日益開朗,不再出難題,臉上也經常有了笑容。王繼紅也因此成了老人的“解語花”。
院里的老人有認知障礙、行為障礙,日常生活能力逐漸下降,他們不會表達自己的意見,不會描述自己的需要。王繼紅總是說,這就要求護理員不僅具備愛心、細心、耐心,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護理技巧。王繼紅常講:“善待他們,就是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福利院里的苦和樂
福利院里的故事有苦澀,也有滿滿的樂趣和溫暖。王繼紅在護理老人的過程中,體味著別樣的福利院生活。
院民老楊有精神病史。有一次,護理員正在交接班,毫無防備中,老楊突然給了王繼紅兩個耳光,打得王繼紅兩眼發黑,好半天才回過神來。老楊不依不饒,嘴里還罵著,為啥把他的膏藥皮收走,他要賣錢。在老楊的意識里,用過的膏藥皮能賣錢。這時,其他院民看不過去了,要去打他。王繼紅不顧疼痛,急忙制止。王繼紅說,遇到這種事,要先冷處理,不與他解釋爭辯,等他病情緩解之后,就好做工作了。
遇到類似的事情,王繼紅也曾委屈過、哭過,但還是堅持了下來,因為只要以心換心,她感受更多的還是院民回饋的善意。
劉大爺因癲癇發作,血壓偏低,住院十幾天。出院的時候,王繼紅去接他,老人家看到她的第一句話就是“我想你了!”就在那一瞬間,工作中所有的辛苦與委屈都化為烏有。原來,在老人心里,王繼紅就是他最至愛的親人,他們的關系是因為工作建立起來的,但其中的依賴和關愛早已超越工作化成親情。
院民張大爺身體很好,平日里總會笑呵呵的和工作人員一起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年,他突然肚子疼,經檢查為腸梗阻,做了手術。王繼紅和同事們輪流陪護,喂水喂飯,照顧大小便。 老人非常體諒護理員,為了減少麻煩甚至少喝水。但每天,王繼紅都逼著他多喝水,因為多喝水才康復得快。有一次,王繼紅在醫院陪他,不知不覺趴在床邊睡著了。醒來時,只見老人充滿憐愛地看著她,身上還披著老人不知啥時拉來的毯子。
王繼紅說,老人知道我累了,在他的心里,我就是他的親人。如今,每次他種出新鮮的水果蔬菜,他都是自己舍不得吃,第一個拿給王繼紅嘗嘗。
院民老陳,入住后隨地大小便,走廊里房間里經常被他尿成小河。王繼紅手把手的教他去廁所,教他系腰帶、扣扣子,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生活基本能夠自理。但是,老陳情緒還不太穩定,經常在門口徘徊,尋機出走。王繼紅發現后,經常找老陳聊天,他雖然不會說話,但感覺他能聽懂。表現好了,王繼紅便給予獎勵,還時常督促引導他參加娛樂活動分散注意力,漸漸地老陳適應了院內生活,情緒變得穩定。看到老陳信任的眼神,王繼紅覺得再苦再累也是值得。
“一份瑣碎的工作,融入了責任與感情;一種特殊的服務,傾注了細致與愛心;一個特殊的群體,體現了我們的艱辛與重要。”王繼紅這樣評價自己的工作。
用心的“五個三服務”
多年的護理生涯,王繼紅不僅自身做得好,更是善于總結和提煉。“五個三服務”標準就此出爐,成為院內護理的標桿。
“五個三”服務,即“三陪伴”:生活陪伴,活動陪伴,精神陪伴;“三公正”:公正待人,公正待事,公證待物;“三關注”:關注身體健康,關注老人生活質量,關注心理健康;“三護理”:身體護理,生活護理,精神護理;“三堅持”:堅持環境整潔,堅持生活照料,堅持心理疏導。
王繼紅說,福利院的老人都希望被人尊重,被人欣賞。他們思想單純的如同孩子,護理他們也得像哄小孩一樣。比如要經常對他們說:你今天真漂亮,真干凈,真能干,真棒之類的話。老人會像孩子一樣地笑,然后問:真的么?他會一直記住你的夸獎并積極配合治療與護理。
身為成人養護區的負責人,工作之余,王繼紅對學習從未放下,她已分別考取了高級養老護理員和考評員資質。2016年,王繼紅被評為濱州“最美民政人”,2017年被省民政廳授予“最美齊魯民政人”榮譽稱號。
如今,王繼紅每天依舊忙碌在成人養護區,手里干著護理的活兒,眼中關注著老人們的動態,口中裝滿對老人們的囑咐、關懷和詢問,心中還考慮著接下來再為老人們做點啥。“我愿像釘子一樣,牢牢釘在一線服務的崗位上,老人無兒無女,我就是他們在這個世界上最親的人。”王繼紅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