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9-08-17 10:22:08
在“利奇馬”超強臺風施虐之際,從8月10日開始,山東移動公司257支黨員先鋒隊、309支青年突擊隊,夜以繼日奮戰在通信網絡保障最前線,奔波在應急搶修道路上,與客戶風雨同行,全力以赴守護齊魯大地通信暢通,譜寫出一個個山東移動人履職盡責、忘我奉獻的真情故事。
故事一:一場力保海島通信的接力賽
“長島樂園大街7棵大樹被風刮斷,我們的光纜被壓斷了!” 8月11號晚上20:40分,山東煙臺長島分公司正在值班的黨支部書記、經理王傳平接到緊急故障通知。
“利奇馬”臺風來襲,長島縣陣風11級,風雨交加,海域怒浪沖天。作為位于山東半島北端海上,山東省唯一的海島縣,這里的地形特殊,四面環海,憑漁業而興,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船,遇到特殊天氣,船只經常停航,與外界保持聯系的主要手段就是通信。
看到外面的狂風暴雨,王傳平的心里馬上揪了起來。雖然做好了應急預防措施,但這次臺風的威力明顯的比預測中更嚴重。
掛了電話,抄起雨衣,王傳平拔腿往外走,頂風冒雨趕到現場,現場狀況還是令他捏了把汗。
比碗口還粗的大樹隨風倒地,3條光纖被扯斷,大風呼嘯,大雨如注,情況十分危急!
“主干路還沒有受損,先保護主干路,再解決其他桿路!”有著20多年工作經驗的王傳平非常冷靜的大聲指揮,馬上聯系市政部門,調來移動云梯。
在這種暴風雨天氣,任何雨具都起不了作用。王傳平索性扔了雨衣,帶領維護人員借助于移動云梯登到高處,把光纜線五米一扎綁、五米一掛靠,循環捆綁重新固定。大風吹的人站不穩,雨水打到臉上生疼,淋進眼睛視線模糊,他們憑經驗和判斷下意識的做重復動作,100多米的桿路用了2個多小時才完成固定。
正當要松口氣的時候,又出現告警,王傳平一面叮囑大家注意安全,繼續做好維修,一面往主機房跑。
查清告警位置和情況,原來是大欽島小浩村山頂主基站跳閘,導致大欽島、小欽島、北隍島、南隍島全部信號中斷。這個天氣,船只早就停航了,無法趕往現場,但災情就是急情,在搶險救災的關鍵時候,通信信號就是四島漁民的救星,耽擱一會可能就會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王傳平急忙聯系大欽島經營部唐道鵬:“小唐,小浩村山頭跳閘了,信號斷了,得抓緊解決!”
“收到!我這就上去看看!”
“這時候上山,一定注意安全,一定當心……”電話里,王傳平一口氣說了幾個“一定”,但唐道鵬來不及細聽,一場保海島通信的接力賽,接力棒傳到了他手中,他得把這一棒跑好。
小浩村山是一座小山頭,沒有路,更沒有燈,山上都是樹林草叢,有很多蛇,草蛇錦蛇遇到下雨天,碰上大水流就喜歡從洞里出來。雖然小山不高,千把米,但這個天氣、這個時間登山,沒有一定的當地生活經驗,還是很危險的。土生土長的唐道鵬每天在這條山路上來回無數次,非常熟悉地形,哪塊地面平坦,哪塊地面有塊石頭,他了然于心。他頭上綁緊了頭戴式手電筒,找了一根結實的木棍,帶著維修工具,就上了山。
大雨沖下來很多泥沙,迎風上山一路打滑摔跤,還好有木棍杵著,能讓身體有個支點,同時還能撥拉撥拉草叢,把蛇趕走。唐道鵬幾乎是走一步、退半步,手腳并用爬上了山。
到達基站,合攏電閘,多么簡單的動作,在此刻卻是多么光榮!唐道鵬長舒一口氣,給王傳平發去微信視頻。看到通信恢復暢通,在王傳平的指導下,唐道鵬又把基站設備重新巡查一遍,觀察很久確認沒有問題了才敢離開。
第二天上午,在和漁民聊天中,唐道鵬才知道,他這次夜里登山的經歷有多重要。原來,因為半夜風太大,漁民們在半夜12點多互相打電話提醒,一起來到海邊,把停靠在海邊的船只往高處拖,這樣才使船只沒有被大浪卷走。
漁船可是漁民全家的身家性命,唐道鵬不由的為自己的工作感到驕傲,暗暗為自己打氣:“漁民們需要我,保障長島通信安全的接力賽要繼續在我這里跑出好成績”!
故事二:職場“小白”抗臺風保通信初體驗
我叫徐先朋,2017年大學畢業,成為一名移動人,在山東濟南章丘分公司建設維護部,守護著千家萬戶的通信生命線。
從事一個“普通”移動人的“普通”工作,在每天的緊張忙碌中,我也從一個職場“小白”慢慢成長起來。從來沒想過,有一天,我的工作能和“臺風”“洪水”“搶險”這些平時只在媒體新聞里看到的情景聯系起來。但是,就在猝不及防間,這件事情就發生了。
8月11日,臺風“利奇馬”來襲,被吹打了兩天兩夜,章丘市江河猛漲,洪水肆虐,百姓們都說“從來沒見過這么大的雨”。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內地人,我是第一次經歷這樣的情況。暴風雨造成章丘基站大面積退服,雖然新聞里一直讓大家不要出門,但我知道,作為一個移動網絡維護人員,我不能退縮。
“大家快看,相公鎮相四匯聚機房告警了!”
“是進水的跡象,設備上線、離線非常不穩定。”
“應該是地勢低洼造成的進水!”
堅守在備戰抗洪救災現場的同事們,對報警情況分析判斷著。
還沒等我緩過神,黨員先鋒隊隊長任存良已經迅速啟動了提前制定好的應急預案:“現在是晚上6:50,請大家以最快的速度趕往現場,務必注意安全!”
在前去搶修的道路上,杏林水庫為了防止決堤進行了泄洪,通往村里的橋已被沖斷,暴雨拍打著車窗根本看不清路況,我們一行人在洪水中艱難行進,短短20分鐘的路程,花了整整1個小時才到達。
通往機房的胡同口已經被淹沒,車開不進去。我有點怕,但黨員盛磊一擺手:“沒關系,我們還有雙腿!”在他的帶領下,我和戰友們扛著沙袋、提著水桶紛紛跳入水中,水深的地方已經到腰部,我們就在泥濘中摸索前行。
大雨劈頭蓋臉的砸來,我們站在水中,一桶一桶的往外舀,水靴灌滿摻雜著小石子的黃泥湯,磨的腳生疼,疼得實在受不了,我們就匆忙回到車上,脫了靴子,把水倒出來,再一頭沖進暴雨中繼續搶修。
就在這時,我們發現了新的問題:“上線、離線告警!機房內電路已出現問題,現在人手不夠!”
我們的黨支部書記孫曉一直在現場搶修,看到大家的焦急情緒,他大聲鼓勵我們:“大家放心!市公司網絡部領導同事已經趕來支援,我們一定要堅守到最后,盡全力把問題降到最低!”
與此同時,濟南分公司網絡部黨支部書記王曉金帶領網絡突擊隊正在趕來的路上。他們蹚過齊腰的積水,實地查看相公匯聚機房受損情況,并冒雨在現場召開戰地會議,研究搶險方案。平陰、天橋、歷下、商河等區縣兄弟公司的領導同事們也迅速集結,連夜奔赴章丘進行支援,看到了他們,我心里踏實了很多。
大雨還在繼續,水已經沒過了我的大腿,在水里一個人幾乎已經無法站立,大家只能手拉手前進。不知不覺已是凌晨3點,這邊的活還沒干完,堅守在告警現場的同志又發來通知,棗園大義田村基站退服!王曉金同志又帶領網絡突擊隊趕去了大義田村基站,處理拉遠故障,緊急聯系鐵塔公司,調配應急通信車進行搶修,終于在凌晨5點,一切恢復正常。
此時,天剛蒙蒙亮,兩個搶修任務勝利完成,“生命線”恢復供血。但風雨沒停,更多的告警涌向了我們,我們來不及慶祝,馬不停蹄奔向了下一個搶修前線……
章丘的險情直到13日仍然沒有解除,經過96小時連續奮戰,一處處修通的基站、一個個清理完畢的機房、一個個一起大水里前行的同事給我力量,讓我認識到自己的價值,感受到工作的光榮!
故事三:沖不垮的通信堡壘
一個黨支部就是一個堡壘。在“利奇馬”臺風肆虐之時,山東臨沂沂水分公司黨支部發揮組織優勢,團結帶領公司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在保障通信暢通的最前線,合力筑起沖不垮的通信堡壘。
8月10日,暴雨突襲山東省臨沂市,沂水縣成為重災區,通信基站大面積退服。按照前期部署的防汛一級應急響應機制,沂水分公司黨支部向下設的3個應急保障小組發出立即行動的集結號。
晚21點,由于雨勢過大,牛嶺埠村光纜中斷告警,影響到5個鄉鎮的通信,沂水分公司黨支部2號應急保障小組緊急趕往現場。
進村必經的牛嶺埠橋水位暴漲,部分橋梁已出現塌方,搶修人員一時之間被擋在村外橋頭。
“橋梁塌方嚴重,過橋的路封了,是進村唯一的一條水泥路!”
“村周圍都是菜園,地里積水已經超過半米,進不去!”
“村里停電,路燈都不亮了!”
危急情況接踵而至,怎么辦?
“水深到腰部,咱蹚河過去吧”,看著一行人望河興嘆,組長靳永恒等的心焦,見雨勢漸小,水勢稍稍減弱,他試探著下河試了試水。
靳永恒的提議得到了弟兄們的一致贊成。6位搶修人員你扯著我的胳膊、我攀著你的肩膀下到河中,試探著往前走。原本清澈的河水,摻雜了黃泥土,打著旋,看不見底,有的地段水流湍急,沖的讓人站不穩。他們一步一挪動,好容易過了河,原本只有短短15分鐘的路程,用了整整1個小時。
到達故障現場已經凌晨4點,保障小組沿河摸排斷點,但由于多處路段被沖毀,再加上晚上光線太差,摸排的難度驟然增加。搶修人員只能兩人一組,一人在前打手電,一人摸排斷點,像螞蟻啃骨頭一樣,一點點的排除問題……
11日上午8點,這邊險情還沒有排除,另一邊又出現了告警,諸葛鎮新民官莊村光纜中斷告警,造成黃山、泉莊、新民、諸葛、高橋、沙溝等6個鄉鎮147個基站退服。
“搶修人員、設備不足”,沂水分公司黨支部書記高輝建帶領班子成員和黨員、骨干趕到搶修現場,了解問題后,立即向市公司請求支援,并迅速安排部署搶修工作。
搶修人員將接入層線路故障、基站退服、PON口中斷等故障逐級分類,集中會審確定集中故障點,通過調整接入環纖芯,在故障發生半小時內恢復基站78個。
市公司派來的7輛救援車、14名幫扶人員,以及50公里光纜很快抵達搶修現場,歷時3個多小時,確定全部斷點位置,在下午13點前,斷點全部搶通,受影響業務全部恢復正常。
一陣熟悉的手機彩鈴聲響起,來電人顯示是沙溝鎮黨委書記王芳太,“不是又有什么情況吧”,高輝建心里一沉,抓緊摁下了接聽鍵。
電話接通,聽筒里那個熟悉的聲音顯得格外輕快:“高書記,半小時前鎮里的手機信號斷了,可把我急壞了,村里村外都忙著搶險救災,這會要是打不出電話該怎么辦啊!沒想到你們移動公司動作這么快,鎮里的移動信號都恢復了,電話也都通了,感謝你們!”
這個電話仿佛一劑強心針,高輝建感到眼前一下子敞亮了起來……
抗臺風、保通信,山東臨沂沂水分公司黨支部4天之內,先后出動保障人員89人,恢復退服基站282處,在風雨中、在洪水中、在60萬名客戶的身邊,建起了沖不垮的通信堡壘。
故事四:“自帶信號”的移動小伙
臺風“利奇馬”來了,8月10日-12日,山東濰坊壽光遭遇強降雨,基站退服、信號中斷,問題告警在多處發生。
“交通不便,老百姓要取得聯系,就得靠通信,我們早搶通一處基站,老百姓就能早一分鐘發出信號”,李正斌作為山東濰坊壽光分公司抗臺風、保通信搶險小分隊中的一員,夜以繼日奔赴在搶險一線,被老百姓稱為“自帶信號”的移動小伙。
11號早上5點,壽光市洛城街道六股路基站市電斷電,影響數千用戶通信。情況緊急,公司調度移動應急發電車前往搶修發電,李正斌立即與搶險隊伍趕赴現場。
臨近基站,雨大水深,道路越發難走,在經過一條泥濘的小路時,應急發電車輪胎打滑困在了水中,無法行進。李正斌果斷跳下車,組織同事們一起推車。大家趟著沒過腳踝的泥水,冒著狂風暴雨,隨著一聲聲加油的號子,硬生生的把應急發電車推出泥坑。
到達基站,車子剛剛停穩,李正斌舉著電源線,三步并作兩步向基站趕去。
“不好!”李正斌一個踉蹌,半個身子陷在水中,原來,這里下水道井蓋被大水沖走了,他一個不留神,一條腿已經邁進了下水道里。好在后面的同事立即跑過來,一把把他拉了上來,不然后果不堪設想……
腿上的皮蹭破了,來不及包扎,李正斌和同事們先為基站恢復供電,成功重新啟動六股路基站。
搶通一處立即奔向下一處,搶險救災就是與時間賽跑。晚上8點45分,彌河營里段決堤,營里北岔河基站也被淹沒,信號中斷,需要緊急布放光纜。接到告警平臺通知后,李正斌又立即組織人員趕往現場,因為道路中斷,無法進入,李正斌成了“拼命三郎”:“無論如何,今晚繞路也要繞進去”!
雨仍舊在下,車子在水中緩慢的行駛,一個路口被沖斷,李正斌他們就得掉頭改道繞行,原本30公里的行程,整整繞行100多公里,直到晚上10點半,才輾轉到達這座孤島。
成功進入基站后,李正斌卻發現,基站包圍圈內的水深2米,水流湍急!進入后應急通信車如何接通也是問題,他沉著分析:光線太黑,加上積水太深,不光如何進入是問題,即使進入后,怎樣割接也是個問題。
李正斌圍著基站多次勘察,十幾分鐘的時間,腦子里閃過了幾個方案。最后他決定,先架起梯子進入基站,進入后,在河道北側電線桿找出光纜進行割接。李正斌邊干邊指揮同事們配合,終于在凌晨2點,搶通了信號。
截至今日,臺風已過,一切恢復了平靜。我們聯系了李正斌,說要寫寫他,寫寫這位“自帶信號”的移動小伙。李正斌有些不好意思:“寫我干啥,我就是咱公司成千個上萬個搶險隊中的普通一員,干的也是大家都在干的事”。
是的,正因為有李正斌這樣,無數個在保障通信暢通前線的“拼命三郎”,才有永遠在線的通信電波,保障了廣大客戶隨時隨地的交流聯絡。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