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9-08-17 09:32:08
齊魯網8月17日訊 “利奇馬”臺風雨肆虐的夜晚,在山東省臨朐縣石家河生態經濟區黑峪子新村,暴雨如注,河水倒灌,而上游的水庫早已漫壩,隨時都有發生潰壩的危險。在這樣的危急情況下,是考慮自身安全趕緊坐車離開,還是優先考慮群眾安危,緊急組織撤離,把危險留給自己?面對這樣的選擇,臨朐縣石家河生態經濟區的5名黨員干部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后者。
黑峪子水庫巡查發現險情后立即決定轉移群眾
8月10日晚,夜色如墨,大雨滂沱,石家河生態經濟區黨工委書記劉洪科,副書記、發展服務中心主任鞠光明,副書記王宗波,黨工委委員、紀工委書記陳濤同坐一輛消防車,依次排查了沈洪、柳子、石家河等村的5座水庫、塘壩的險情后,又趕往離鹿皋村2.5公里的黑峪子水庫。
傾盆而下的暴雨,彎曲狹窄的道路,都阻擋不住一行人堅定的腳步。12:30,他們趕到水庫壩下,渾濁的洪水已經塞滿了溢洪道,他們毫不猶豫地棄車步行,手拉手,互相照應著,趟過沒膝的洪水來到壩上,在手電筒的光柱中,他們發現,水庫已經爆滿,洪水開始漫壩。黑峪子水庫修建于20世紀60年代,是“老字號”小二型水庫。幾個人同時想到了位于水庫下游不到500米遠的11戶黑峪子村民。劉洪科當機立斷,喊了聲:“趕緊回去,動員村民緊急撤離!”
幾分鐘后,幾個人原路返回,趕到在溝底河道邊居住的黑峪子新村。小村子不見一絲兒燈光,村民早已睡下,進入了夢鄉。幾個人一商議,就是砸門也要把村民喚醒,馬上轉移!他們首先來到村頭,也是離石河最近的劉振亭、劉振剛兩家,一番喊叫、敲門之后,叫醒了4位村民和1位外地養蜂人。劉洪科把察看到的洪水,特別是水庫漫壩的情況一說,他們都非常害怕,也愿意轉移,但還想回家收拾一下。劉洪科大聲喊道:“來不及了!你們現在就坐上消防車,讓我們的司機把你們轉送到村委辦公室!”
第一批轉移安置到村委辦公室的群眾
消防車消失在雨幕里,而此時只有一路之隔的石河里,洪水已經浮上兩岸,向最矮的幾家倒灌。雨勢更急,他們雖然披著的雨衣,可一番奔波忙碌后,已經全身透濕。沒有多想,劉洪科等人又挨家挨戶地敲門、喊人,其中2戶村民有三輪車,他們就安排戶主趕緊發動車輛,載著家人趕往村委大院。沒有車輛的村民,集中到一起,等待消防車。約半個小時后,又有10名村民坐上了消防車。此時,咆哮的山洪與刷刷的雨聲交織成一片,發出駭人的聲音,路面的洪水已沒過他們的膝蓋。形勢愈加危急,而上游水庫的狀況更令他們擔憂,再不趕緊撤離,一旦發生潰堤事故,后果不堪設想。他們決定,由熟悉地形的一名村干部帶路,招呼剩下的6名村民,緊隨他們身后步行轉移。
一行人繞到高出水面的地堰上,穿過茂密的樹林和灌木叢,步行了半個多小時,終于在凌晨1:30走出了黑峪子溝。就在此時,從黑峪子、孔家山兩條溝壑泄下的山洪已經漫河改道,在山口形成一片汪洋。大家都一陣后怕,如果晚出來幾分鐘,或者稍有不慎摔倒,可能救被洪水卷到彌河里去了。而劉洪科等5人來不及歇一歇,更來不換衣服,又迅速投入到更加艱巨危險的抗洪救災第一線上。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