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20-03-17 11:51:03
齊魯網訊(通訊員 謝靜 王文斐)昨天,武漢的天藍得清澈,陽光燦爛,而比陽光更讓隊員們覺得溫暖的是,在齊魯醫院援鄂醫療隊所在的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17病區所有醫護人員的精心照料下,94歲的高齡患者劉奶奶出院了,她是目前本病區所有出院患者中年齡最大的。劉奶奶住院的21天里,她從一度拒絕打針,不太配合治療的重癥患者,到今天無病一身輕地自己坐上出租車,隊員們不禁感嘆生命力的強大。出院前,劉奶奶堅持自己收拾好行李,為了讓大家放心,她還站起來,給隊員們表演走步,圍著病房給大家走了一圈,隊員王云在手記中寫道:“雖然病房不是T臺,劉奶奶也不比模特,但在我們眼里,九十四歲的老奶奶大病初愈后蹣跚而自信的步態比T臺秀上的模特更好看。”
94歲的老奶奶出院了!
時間:2020.3.15
地點:湖北武漢
手記者:山東省第五批援鄂醫療隊隊員,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內科專業主管護師秦鳳萍
今天的天氣格外晴朗,藍天白云,陽光也特別溫暖,病區里又一位耄耋老人要出院了,大家都非常高興。一大早周敏護士長就對我說:“今天咱們8床的老奶奶出院,她年齡大啦,一定保證她的安全,你負責把她送到車上。”“好嘞,保證完成任務!”
這位老人再過四天就94歲了,她絕對不同于一般老人,她識字,思維和理解能力很強,與我們交流幾乎無障礙,病情恢復也驚人的快!剛入院時咳嗽、憋喘嚴重,需要絕對臥床,而且眼睛里有大量分泌物,牙齒咀嚼功能不好,每天除了藥物治療外,我們仔細為她清理分泌物,并做好果汁和“營養餐”喂她,不到一周時間,就能下地活動,三周時間就可以出院了。
看得出她今天特別激動,親自收拾自己的物品,不讓任何人幫忙,每一盒出院帶藥都一一檢查,用輪椅推她出病區時,都要把行李放在自己身上抱著,她的康復除了醫務人員的努力,來自于她超強的自理能力。
我和幾位小伙伴把老人送上志愿服務車,老人竟然拉著我們的手,不停地說“好醫生,都辛苦啦,好醫生,都辛苦啦”。“奶奶您多保重,我們不辛苦!”一位如此高齡的老人給予我們如此高的評價,此時的我們還需要什么呢?望著車子遠去,感覺天空更藍,陽光更暖了,祝福老人健康長壽,祝福祖國平安健康!
你們讓我站了起來,我就“走”給你們看
時間:2020.3.15
地點:湖北武漢
手記者:山東省第五批援鄂醫療隊隊員,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重癥專業主管護師王云
2月25日,伴隨著電閃雷鳴,武漢下著大雨,我們十七病區白天接收了一位病號,這是一位讓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感覺特別復雜的老太太,她今年94歲高齡,剛入院的時候,病況很重,血壓高,精神特別差,不停咳嗽,憋喘嚴重,尿頻,因為年紀大行動不便利,口罩和氧氣面罩會不時脫落,我來自心外重癥監護室,各種情況的病人都見過,但她是我從業16年以來照顧過的年齡最大的病人,對此,我跟別的隊員一樣,對她的病況非常擔心。
今天是3月15日,她住院的第21 天,劉奶奶要出院了,這是我們援鄂以來最開心的一天。
當然,最開心的,還是劉奶奶自己。
今天上午,當我們告訴她可以出院的消息,老人興奮地堅持要自己收拾東西。下午,非要自己走著下樓,看到我們臉上的擔心,她就跟一個愛逞強的小孩子一樣說:“你們讓我站了起來,我就走給你們看”,當著大家的面,在病房里給大家走了一圈,雖然病房不是T臺,劉奶奶也不比模特,但在我們眼里,九十四歲的老奶奶大病初愈后蹣跚而自信的步態比T臺秀上的模特更好看。
劉奶奶住院的21天里,她因為病情導致的情緒起伏很大,一會一個樣子,我們像對待老小孩一樣陪她說話陪她玩,給她弄好吃的。周敏護士長知道劉奶奶喜歡吃面條,讓醫院食堂特意做給她吃。她不會用呼叫按鈕,我們就一次次地教給她有事就用按鈕呼叫。她便秘有點嚴重,我們每個女隊員都會給她用上開塞露,扶著看著她上完廁所。她年齡大,又尿頻,每天的下半夜我們值班的隊員每隔十幾分鐘就會對她巡視一次,隨時應付她身體出現的各種情況……
一切仿佛是在幻覺中,劉奶奶住院21天,從一個一度拒絕打針,不太配合治療的重癥病號,到今天無病一身輕地坐上出租車,興奮地駛向自己離開了很久的家,走之前還舒展著滿臉的皺紋給我們耍了一次活寶。
九十多歲的人啊,從她的身上,我們病區每個隊員心中都在感嘆著生命力量的強大。
從到達武漢到今天已經37天了,37天里,我們每一個隊員的腳步不知道走了多少,汗水也不知道流了多少,但看著一位位病人的病癥從重到輕再到痊愈出院,我們心里由衷地感到我們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就如同今日陰云消散的武漢,藍藍的天,陽光刺眼,老太太跟另外兩名病友高興地回家了,同時帶著我們齊魯醫院醫療隊每個隊員的祝福和期盼。
當然,我們更期盼病區里每個病人都能像劉奶奶一樣,出院回家,都這樣“走”給我們看。
從雪花到櫻花,武漢的春天來了
時間:2020.3.16
地點:湖北武漢
手記者:山東省第五批援鄂醫療隊隊員,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外科專業護師白華羽
轉眼來到武漢已有四十天了。
初到武漢之時,這里降下了一場大雪,這座曾經的英雄城,像溫度一樣冰冷。我們每天的工作,也正經歷著各種困難和考驗:對工作環境的不熟悉,對武漢方言的不了解,面對疫情時的未知感…這些意想不到的狀況,讓我們在正常工作之外面臨著巨大壓力。
接管病區之初,由于缺乏穿戴防護服的經驗,同事們進入病房后大多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頭暈惡心,于是大家苦中作樂:每天上班狀態的好壞居然有一部分要看運氣了。如果運氣不錯,防護服穿戴到位還能不至于讓自己太難受,工作起來就會覺得輕松些,所以大家在穿戴時都會反復調整適應。
一個月的時間轉瞬即逝,經過這這段時間的摸爬滾打,大家已經非常適應現在的工作模式,即便穿著厚重的防護服進入病房,也能夠迅速投入工作狀態。在此基礎上,我們對自己的工作也是“高標準,嚴要求”,處處體現了“齊魯標準”。
最初上責任班的我,也曾和同事們一起奮戰在污染區病房內。隨后,我轉做“主班”護士,雖然離開了污染區,但由于工作區位于緩沖區內,平日上班也仍然需要穿上防護服。我每天的工作是穿梭在護士站與治療室,處理醫囑、書寫文書、擺藥配藥,以及解決病房護士和醫生向我提出的各種問題。
主班的工作是忙碌的,總是有一摞摞的執行單需要我們處理,一筐筐的藥需要我們配,病房內有處理不了的事情常常會聯系我們幫忙解決,一心多用卻又必須事無巨細。有時忙到左耳聽著座機電話,右手拿著主班手機,桌子上的對講機還在不停響著…主班的工作也是“孤獨”的,多數時間都是獨自在一個用木板完全封閉起來的護士站忙碌著,沒有人幫忙,也不會有人監督,所以要求我們對待工作要足夠專注和認真,自覺執行“三查七對”和無菌操作規程,同時確保所有治療和用藥都準確遞送到污染區。盡管我們不能直接接觸患者,但是所有患者的治療、用藥、采集標本的醫囑都是經由我們,患者的生命體征和病情記錄也是由我們完成,所以對于患者的病情我們也有所了解。
昨天,8床94歲的老奶奶出院了,雖然我與奶奶素未謀面,但是自從奶奶住院以來,我每天都在記錄奶奶的病情變化,也常常聽同事們說起她的事,得知她能康復出院,心里也非常有成就感。之前上責任班的時候,30床的阿姨一直發燒、喘不動氣,有一天跟我說話的時候很有底氣,狀態很不錯,我趕緊鼓勵她:“阿姨,感覺您今天狀態變得蠻好的嘛!”阿姨也很開心的回應:“真的感謝你們,等你們走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敲鑼打鼓的歡送你們呀!”
這幾十天以來,聽到太多患者說不盡的感激之情,收獲了滿滿的溫暖與感動,也讓我對護理職業充滿敬畏心與榮譽感。窗外,武漢的櫻花開的正鮮艷,風也吹得很溫柔。我們在這里,迎來了武漢最特別的一個春天。
天氣回暖了,我相信勝利就在眼前了。
春寒料峭微風勁,躬親巡查子夜時
時間:2020.3.15
地點:湖北武漢
手記者:山東省第五批援鄂醫療隊隊員,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外科專業主管護師蒲林哲
2020年3月14日,今日我與小組成員房馨承擔的是20:30-0:30的病房護理工作,與我們共同奮戰的還有來自貴州的楊菊玉老師。自3月1號開始,我們病區有來自貴州醫療隊的老師前來支援,加入我們小組的是來自貴州省腫瘤醫院的魏婷婷和楊菊玉。“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兩位老師的加入,給我們注入了新的力量,同時也稍緩解了我們日夜連軸奮戰的壓力。
魏老師和楊老師年紀比我們稍長,在原醫院分別是門診、呼吸內的護士長,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非常扎實,從她們干活時穩重又利落的畫風就可見一斑。但兩位老師又非常謙遜、和善,不僅對患者關愛有加,與我們幾個小伙伴也是迅速融為一片。能與兩位老師相識,也是我們十分珍惜的緣分,我們是一起扛過槍的戰友,一起流過汗的姐妹!
晚上22:00,終于安撫下幾位稍有焦慮的患者,把他們成功地引導入睡,再也沒有呼叫鈴閃爍,病房的走廊上只有顯示牌的秒針在變化著,記錄著時間的流淌。這時從病房的另一頭,來了幾位穿防護服的戰友,走近一看,原來是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護理部的幾位領導前來夜查房,與她們一起的還有我們敬愛的曹英娟主任、周敏護士長、張艷艷護士長。剛開始見到她們時候我還有些緊張,這么多領導來檢查,我們可要把我們病房最好的一面展現出來,不能給齊魯隊丟臉。“請許老師、曹主任給我們指導工作。”我微笑著說,雖然在口罩和護目鏡的遮擋下,她們看不見的我笑容,但是這微笑著實能夠緩解一下我自己稍微緊張的心情。
幾位主任、護士長檢查了我們病房的設備、物品擺放區、護理交班記錄本、臨時監護室等,人民醫院的老師對我們病房走廊整潔的環境、監護室有序的布置、物品整齊地擺放以及護理交班記錄本的記錄給予了高度評價,還拍了照片。接著,她們看到了我們病房孫勇設計的輸液袋針頭分離器、王成濤改良的霧化吸入裝置,還有我們病房設計的隨身萬能小背包、霧化標識等物品,對隊員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動手能力,贊不絕口。“齊魯智慧”在這個深夜查房中,閃耀出璀璨的光芒。我在一旁聽著領導們的稱贊,心里也美滋滋的,為自己有這么優秀的隊友驕傲,也為我們之間體現出的團結的力量而自豪。病房優質的管理、感控意識、措施的維護靠的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力量。幾位領導結束我們病房的巡查后,又匆匆趕往下一個病區進行查房。
23:10,夜已深,這個班次的工作已接近尾聲,我激動的心情還沒有平復。這時,我看到曹主任和張艷艷護士長查完房回來了。整個夜晚她們都在各個病區間巡查,馬不停蹄,曹主任的聲音已經有些沙啞了,步伐也稍顯沉重,再次見到我們,主任還親切地關心我們,“累不累啊?”聽到主任的問候,我頓時也有了精神,不像剛才那樣緊張,反而特別感動、特別親切。
主任們前來查房,為的是病房質量的提高、夜間工作質量的維護,每個醫療隊之間還可以互通有無,取長補短。在這個透著春寒的夜晚,有主任跟我們一同攜手共筑醫護堅固的感控防線,共建患者優質的護理服務,深夜里,我們不孤單!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