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客戶端
2025-08-28 19:33:08
原標題:綠證交易放量增長,山東省屬國企變身綠證大賣家
來源:桔子財經
原標題:綠證交易放量增長,山東省屬國企變身綠證大賣家
來源:桔子財經
綠證交易市場正在經歷爆發式增長。當擁有綠證從企業的加分項變成“必選項”時,強勁的剛需下,從省屬國企到地方企業,山東催生了一批活躍的“綠證”賣家。
綠證,即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GEC),是認定可再生能源電力生產、消費的關鍵憑證。綠證涵蓋了風電、太陽能發電、常規水電、生物質發電、地熱能發電、海洋能發電等多種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所產生的電量,每 1000 千瓦時可再生能源電力對應一個綠證。
國家綠證核發交易系統2024年6月30日啟用。根據國家能源局發布的統計數據,2024年1—12月,國家能源局共計核發綠證47.34億個,其中可交易綠證31.58億個。
《2024年度中國電力市場發展報告》數據則顯示,2024年全國完成綠證交易4.46億個,同比增長364%。其中,綠證單獨交易2.77億個,綠色電力交易綠證1.69億個。
今年上半年,全國共計交易綠證3.48億個,同比增長1.18倍,其中單獨交易綠證2.42億個、綠色電力交易對應綠證1.07億個。對比得出,今年上半年單獨交易的綠證已經達到了去年全年的87%。
圖片來源:北極星風力發電網
根據北極星風力發電網的梳理,從核發之日起到今年8月,兩年有效期內的風電綠證價格已經從0.2元/個上漲至50元/個。結合國家能源局發布的全國可再生能源綠證核發及交易數據來看,2025年4月至6月,2025年電量生產年的綠證平均價格已經從4.12元/個上漲至6.48元/個。
8月份的可再生能源綠證實時交易價格一路飆漲。從實時交易數據來看,2025年7月22日至8月22日一個月內,電量生產年2025年的綠證掛牌成交均價最高達到了38.09元/個,最低為8月13日的3.94元/個,其他日期成交均價處在6-10元的區間水平,而電量生產年2024年的綠證掛牌成交均價最高為8月12日的12.95元/個,差異顯著。
國家能源局發布的《中國綠色電力證書發展報告(2024)》顯示,去年賣出的4.46億個綠證中,68.6%賣給制造業,浙江、內蒙古為最大購買省份。綠證的買方以外向型企業、出口型企業以及對綠色電力消費有要求的大型央企國企、跨國企業等為主,他們通過購買綠證來證明完成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
據悉,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將于2026年全面實施,出口歐盟的中國產品必須披露碳足跡并繳納碳稅。企業為了降低成本,紛紛采購綠證。今年1—5月,外資企業在華采購綠證同比增長 210%,出口型企業采購量同比增長 270%。
以無錫市為例,無錫新吳區集聚了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各類外商投資企業超過1800家。受到產品出口要求,企業需要綠電消費以應對歐盟“碳關稅”。2024年,國網無錫供電公司在新吳區設立了國家電網首家綠電綠證服務站,僅去年就幫助72家企業購買綠電18.8億千瓦時,購買綠證81萬張。今年1月,無錫市還出臺政策,對綠電消費企業,每年最高補助50萬元,對綠電綠證服務機構每年最高給予200萬元績效獎勵。
2024年,江蘇綠證交易規模增加4倍、增至385萬張,交易規模全國領先。
山東能源監管辦的信息顯示,2025年1-6月,山東省共核發綠證5383萬個,較去年同期增長130.4%;綠證涵蓋多種可再生能源類型,其中集中式風電最多,達3255萬個,其次是集中式太陽能發電,為1132萬個,分布式光伏197萬個。
國家已經為綠電消費劃上了硬性的KPI考核。根據國家能源局2025年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下發,山東今年電解鋁綠電消費比例26.2%。這是一項約束性指標。在26.2%的綠電消費配額下,山東電解鋁、水泥、鋼鐵這三個重點用能行業里中的249家企業,被明確要求綠電消費2025年要達到26.2%的目標,其中包括南山鋁業、信發鋁業、濱州北海匯宏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企業。
2024年,南山鋁業成功購置了20萬張價值2億千瓦時綠色電量的國際綠證,相比2023年購入數量提升10倍。
信發集團通過在新疆布局光伏和風電項目,通過綠電置換,將煤電碳排放轉移至光伏板塊,以契合歐盟CBAM碳關稅機制要求。
信發集團嘗到了碳資產管理的甜頭。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2020年兩年信發集團碳排放實現盈余總量1759萬噸。在第一個履約周期實現交易量1407.6萬噸,占全國總交易量7.47%;總交易金額7.43億元,占全國總交易額的9.1%,居全國同期首位。
濱州北海匯宏新材料有限公司的母公司魏橋集團和國家電投合作,總投資約90億建設了宏燁2GW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這是目前全球單體最大的漁光互補發電項目。這些綠電首先滿足年產400萬噸氧化鋁智慧工廠氧化鋁生產過程中的用電需求。
青島市集聚大量外向型制造企業,對綠電交易存在剛需。今年6月,青島臨空經濟區管理委員會攜手中核匯能(山東)能源有限公司打造的綠電交易服務中心項目簽約落地,預計年銷售綠電綠證200萬張,可減少碳排放量100萬噸。
2024年8月,中核匯能與富士康簽約321萬張綠證交易,折合綠電32.1億千瓦時,這是迄今為止全國出口企業單筆最大綠證交易。
2024年8月,山東高速旗下能源發展公司通過廣州電力交易中心完成首筆國內綠證交易,在高速路域光伏領域實現國內綠證交易的零的突破。
山東能源新能源集團官網顯示,旗下西北新能源積極投身綠證交易市場,2025年以來,西北新能源最高成交金額已突破7元/張大關,當前預計創效金額達200萬元以上。
水發能源官網顯示,2023年12月18日,水發能源集團完成綠證交易169.58萬張,凈利潤約458.57萬元;2024年完成綠證交易124.15萬張,凈利潤約454.09萬元,每張綠證凈利潤平均增長了33%。
今年6月,水發集團完成首筆分布式光伏電站綠證交易,旗下泗水電站整合農村屋頂光伏資源形成標準化電力產品,此次交易綠證對應約838.5萬千瓦時可再生能源電量,相當于8385張綠證。
綠證市場價值的飆升,使得分布式光伏項目變成一件炙手可熱的新資產,山東不少企業像水發一樣做起了“賣陽光”的生意。
目前,煙臺業達節能環保有限公司已累計實施分布式光伏項目31個,裝機容量12MW,所有分布式光伏項目產生的綠色電量,經測算在項目運行期間將累計產生約16.5萬個綠色電力證書,按均價評估預計增收130余萬元。
2024年,臨沂市綠電綠證交易量達5億千瓦時,售出綠證46.3萬張,建成全省首個市級“綠電綠證交易服務站”,一些“零碳”鄉村通過屋頂光伏、儲能、智能微網等技術,不光實現村莊“零碳”運行,獲取的綠證收益反哺到鄉村振興建設中。
值得關注的是,2025年7月,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下發的相關文件中,在電解鋁行業基礎上,2025年增設鋼鐵、水泥、多晶硅行業和國家樞紐節點新建數據中心綠色電力消費比例,其中數據中心綠電使用比例高達80%。
雖然目前這一規定并非強制考核,但“靴子”終將會落地,一旦數據中心這個“電老虎”被強制消費,火爆的綠證交易市場無疑又將多了一個大買家。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