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7-12-28 15:21:12
我叫張繼棠,今年十四歲。很幸運在我這個年紀就能學到洪傳陳式太極拳。我師從的是一位太極高手,洪傳陳式太極拳的傳人——于爺爺。他教拳的方法特別好,每一招每一式都會做詳細講解,仔細反復地去教,教給我如何透過喧囂的環境,去尋找一種安穩的狀態。爺爺練拳時,發出的氣息,充分體現了他深厚的功力,讓我心中感到驚嘆,越來越明白練功的重要性。
在我的家庭里,最先受益于太極拳的是我的爸爸和媽媽。那是2006年的盛夏,于爺爺受邀來到“印象濟南”義務教拳,爸爸媽媽也就從那時開始接觸太極拳,在零基礎的情況下學起,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學會了四十二式套路,他們深深感受到太極的魅力,接著學起了太極劍。爸爸媽媽學拳都很認真,經常給我講他們的感受:通過老師悉心地教導,練柔、松,使爸爸多年的駝背改善了,背直起來了,精氣神看著也足了。在他們的影響下,我終于也開始學習太極拳,剛開始照葫蘆畫瓢,只是做些動作,并沒有領略到其中的精髓,于爺爺告訴我,先要每招每式都做到點做到位,再用心去體會。過了幾個月,我終于感受到太極以柔克剛的博大精神。原來性格慢騰騰的我,性格也逐漸開朗起來,情緒也不會那么陰晴不定了。正如爺爺所說,太極果真是早戀早受益的。
練太極拳時,心要保持平靜、平穩,不要滿身帶著蠻勁,只是身心放松,放穩放靜就可以了。表情要隨心走,不需要滿臉神氣、滿身勁頭,這樣一輩子也找不到拳意,動作也要舒緩。太極拳講究勁、與人交手先接勁,勁不同于力,勁就是有意向的力。無意向的力是笨拙的,有意向的力是聰明的,實際上是用勁不用力。要以腰脊為軸,帶領著四肢而動,兩手松軟軟的,沉甸甸的。
太極拳不是老年人的專利,要從娃娃抓起。學習了這么久的太極拳,收獲是豐碩的,練習太極拳不僅是練身體、練健康,同樣也是練精神、練心境,這足足讓我增添了一份美好的回憶。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