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8-01-10 10:31:01
每天早上6時30分到10時之間,你要是去海泊河公園溜達,一準能看見一個身穿大紅色訓練服的老太太在這里打太極。往往 ,她的身邊會聚集著至少好幾十名學員或者圍觀群眾 ,只見她身手敏捷,動作有力,打起拳來令人心曠神怡。如果問她今年多大年紀,她會猛不丁地秀出一個漂亮的一字馬,聲音洪亮地告訴你:“俺今年81啦!”81歲的莊秀英打太極已經50多年,難以置信的是,這位教出不下一萬名弟子的老拳師沒上過一天學,硬是在兒媳婦的幫助下認完了卷疊浩繁的拳譜、劍譜。
老拳師曾經渾身是病
其實在海泊河公園方圓幾公里內,莊秀英是小有名氣的,去個餃子店吃餃子,老板娘遠遠就會熱情地迎上來,“莊老太太身板真是越來越好了!”作為一名80多歲的太極拳師和武術四段高手,莊奶奶身子骨簡直是好到讓所有人羨慕,這些,得益于她長達50多年的太極拳鍛煉。
問莊奶奶年紀,她會立馬告訴你今年81歲,屬雞,但是讓她說出生年月,她還真說不上來。她說,自己是從30多歲開始練習太極拳的。據莊奶奶介紹,她出身于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從30多歲開始,她就在自行車廠做工。“當時要養4個孩子,收入不高,生活也很困難。”現如今精神矍鑠的莊奶奶說,那時候身體很不好“關節不好,心臟也有問題。”回憶起接觸太極拳的前前后后,莊秀英說,剛開始根本沒想成為拳師,只是為了鍛煉身體。跟太極拳的淵源加深,源于一次事故。
“打了幾年太極拳,覺得身體比原來強了不少,沒想到后來在工廠里干活的時候跌了一下子,跌成了腦震蕩。”莊奶奶說,這次事故影響不小,“廠里的工作是沒法繼續干了,干脆就安心在家練太極拳。”面對意外,莊秀英的這番講述透出一股淡然。也正是從那時起,太極拳徹底融入這個老人的一生。
邊跟兒媳認字邊識譜
太極拳作為我國的國粹,歷經世世代代的發展流變,想深入鉆研下去談何容易,對于莊奶奶來說,研習太極拳最大的障礙是不識字。那時候,她經武術協會推薦曾經4次進京學習,師從北京體育大學武術理論教授—門慧豐學習太極劍和武式太極拳。“因為不識字,就不識拳譜,回去怎么教人家?”
莊奶奶說,從那時候開始她決定從頭開始學文化,她選的老師是自己的小兒媳婦。“每天晚上她下了班,就教給我認拳譜上的字,一個字一個字地教,等他們睡覺后,我就自己接著練。”說到這里,莊奶奶反復強調,“我的功夫就是這樣練出來的。”如此生硬地認字可想而知困難程度,“光一個招式‘野馬分鬃’,就得有兩三行字解釋,對我來說這些都很費勁。”
有一個字莊奶奶學得最牢固,就是雙拳疊抱的“疊”字。“有一個招式里面有個‘疊’,那天兒媳婦教了我去睡覺了,我怎么也想不起來這是個什么字了,凌晨一點多了,還是忍不住去敲兒媳婦的門,‘孩子,三個又字下面一個寶蓋,還有一個且字讀什么?’兒媳婦就隔著門說,‘媽,是疊被子的疊。’從那以后再也忘不了這個字了。”就這樣,莊奶奶練完一套拳就能認識一套拳譜,現在已經掌握了厚厚一大摞,“現在手頭的拳譜我都認識,不管是簡體字還是繁體字。”
拿冠軍“氣煞”年輕對手
如今的莊奶奶雖然已經81歲,但是不管從哪看,她渾身上下都透出一股勇往直前的勁頭,“看看我的胳膊”,說話間她就擼起袖子,皮膚光滑,肌肉緊實,委實讓身邊的后輩感到慚愧。
莊奶奶的自信來源于多個方面,功力的深厚那是首當其沖的。自從認真研習太極拳之后,早年一直生活在青島的莊秀英也有了去外省市學習、參賽的機會。說起第一次拿全國冠軍的場面,莊奶奶一下子記不住是在郴州還是在濟南,“那次比賽多數選手都是些大姑娘小媳婦,比我年輕得多,不過我那一次表演完拿了最高分。我看著成績出來之后她們還很不服氣,沖我指指點點的。”多年來,轉戰大江南北參賽已經成了莊奶奶的家常便飯,有一次還差點去美國參加比賽,“那一次是因為簽證沒辦下來就沒去成,這不,前幾天美國的邀請函又來了,但是俺家老頭身體不好,就不想去了。”
不過即使不出國,莊奶奶也有機會震撼老外,“有一次五六十個外國人看我打拳 ,我來了一個劈叉,他們都豎起大拇指‘中國功夫太厲害了!’那時候我覺得我能代表中國,感到很自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