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9-07-02 09:35:07
大家好,我是來自江西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的一名一線民警,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未管所的啟明學校升級成為全國第一所由監獄頒授學歷的中專院校,讓迷途的孩子們也能與祖國共同成長。
我身后的這張圖,就是啟明職業中專迎接建國70周年畫展上的作品。當我第一眼看到它時,心就仿佛被輕輕地撓了一下,因為它的題目叫做《媽媽》。作為一名監獄警察,我太知道這個詞匯,在遠離自由的高墻內,是一份多么強烈的思念!可是,在這個孩子的檔案里,我清清楚楚地看到,在父親母親登記欄里,都寫著:死亡!于是,我開始揣測,這張滴滿燭淚的微紅燭光,究竟是對于母親在燭光下“臨行密密縫”的記憶,或是陰陽兩隔后遙遠的祭奠,還是一個孤兒獨留塵世的自我取暖?
帶著這些揣測,我逐漸了解了這個孩子的一切。5歲喪父,媽媽帶著他改嫁。因為渴望讀書,他無數次跑到小學窗口踮著腳尖張望。可是,貧窮的繼父卻把機會留給了親生兒子,并因為他執意要上學而把他趕出了家門。一年后,媽媽去世了,他執拗地認為媽媽的死是源于繼父對自己的驅逐,于是,他最大的夢想就是:刑滿出獄后去“親手宰了那個畜生”!
我很震驚,一個孩子的心中,竟然茁壯著如此的仇恨!也很心疼他,11歲開始盜竊,那可能只是一個孩子流浪社會時,渴望生存的方式!透過這抹燭紅,我仿佛看見了11歲的自己。那時,在父親插隊的北大荒,每逢停電,我和哥哥就在漆黑的村莊里穿行,挨家挨戶去賣蠟燭。漫天的雪花下,我和哥哥捧出蠟燭,點亮個整個村莊。20多年過去了,當我再次面對這個燭光里的少年,我渴望去溫暖他,去成為他正在歷經的暗夜里的燭光。
我很慶幸,這個因為渴望讀書而走進監獄的孩子,最終在監獄里完成了讀書的夢想。然而,我們時刻沒有忘記,監獄工作的初心,是讓這些孩子帶著對法治的敬畏回歸社會,而不是帶著復仇的怨念去重新犯罪。于是,在每年的幫教現場,當那些服刑的孩子與母親深情相擁時,我都會把這個從來沒人會見的孩子,也帶到現場。今年,我的小女兒出生,我把照片帶給他看,對他說:“她和你繼父的孩子一樣,如果失去了父母,也會成為孤兒”。他盯著照片,不說話,我告訴他:“去結婚,去做一個父親,你媽媽在天上能看見”。漸漸地,一滴淚水如燭淚般在他的眼角溢出。我知道,這個孩子不再需要畫蠟燭來溫暖自己,因為他內心渴望美好的火苗,已然開始升騰。
這個孩子,只是未管所一千多個孩子里的一個,是全國所有監獄里正在奔向新生的犯人中的一個。在這些沉淪與救贖的背后,每一名監獄警察,都是一支蠟燭,默默地用悲壯的奮斗點亮法治中國的光芒,“不讓任何一個人掉隊”。只要能復蘇孩子們的溫暖,光照孩子們的歸途,哪怕把我們完全燃燒殆盡,我們也愿意焚身以火,去呵護那丁點的希望。這是真的,我愿意!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