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wǎng)
2019-07-01 16:48:07
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來自五湖四海,駐守在風(fēng)頭水尾的蠻荒之地,種地就是站崗、放牧就是巡邏,維穩(wěn)戍邊是職責(zé)使命。他們?yōu)樽鎳矊帲I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在西北邊防鑄成了一道永不移動的生命界碑。
各位評委大家好,剛剛給大家介紹的這個群體他叫新疆生產(chǎn)建設(shè)兵團。
說起兵團,我們首先從西北邊境第一團——兵團十師一八五團守邊護邊的故事開始。
1988年初春,一八五團遭遇了幾十年不遇的洪水。洶涌的洪水沖垮了中蘇之間的阿拉克別克界河河堤,淹沒良田,沖毀道路。按照國際法公約,如果界河改道,那么國界線就要隨著新的河道重新界定。
守住國土、守住國土、守住國土。危難時刻,全團上下義無反顧地沖向抗洪守土第一線,經(jīng)過16個晝夜的連續(xù)奮戰(zhàn),肆虐的洪水終歸故道。55.5平方公里的土地一寸也沒有流失。
在這里,有一個編號為“13連”的特殊連隊,埋葬著軍墾戰(zhàn)士的忠魂,他們生是共和國的衛(wèi)士,哪怕死了,墓碑也要面朝西北,守望著祖國的邊防線。在當(dāng)?shù)赜羞@樣的詩句,形象生動的描述兵團人“半個百姓半個兵,半碗黃沙半碗風(fēng)。多少將士思鄉(xiāng)夢,盡在亙古荒原中。”
現(xiàn)在畫面中的是軍武哨所。那次抗洪戰(zhàn)役后,剛剛參加工作的馬軍武和妻子主動要求到這巡邊守水,一守就是30多年。
這里是世界四大蚊區(qū)之一。每到六七月份,蚊蟲肆虐,像這樣在窗臺上隨手一擼,便是滿滿的一捧。
別看這小飛蟲只有芝麻粒大,毒性卻不小,見縫就鉆,一旦被咬,奇癢無比、紅腫潰爛。牲畜被活活咬死的事在當(dāng)?shù)匾稽c也不稀奇。
巡邊的時候,馬軍武只能穿著用柴油等刺鼻液體浸泡過的防護服,妻子張正美從來沒有穿過裙子,唯一一條結(jié)婚時買的裙子,也只能永遠壓在箱底成了念想。他們的兒子在很小的時候就不得不送到幾十公里外的團部由爺爺奶奶照看,一年見不到兩次。
一次采訪,我忍不住問張大姐,是什么樣的信念讓你們一直守在這里?張大姐說:“這里既是國、也是家,能和老馬一輩子為國守土,再苦也心甘。”
是啊,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為國為家他們選擇了奉獻和堅守。
2014年,習(xí)近平總書記在新疆和兵團視察時,接見了“全國勞動模范”馬軍武。
馬軍武堅定地對總書記說:“請總書記放心,我會一直守護在邊境線,一生只做一件事,我為祖國當(dāng)衛(wèi)士!”總書記連聲稱贊“了不起、了不起”“非常敬佩”!并帶頭鼓掌,全場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臨別時,總書記還握著馬軍武的手說,有機會帶上愛人到大城市看看,穿穿裙子……
近年來,中央、自治區(qū)、及援疆省市加大對兵團的支持力度。一座座軍墾新城拔地而起,一代代兵團人,用青春和熱血在沉睡千年的亙古荒原上,創(chuàng)造了“塞外江南”的人間奇跡。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wǎng)官方微博(@齊魯網(wǎng))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wǎng)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