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9-07-01 17:08:07
大學畢業,我來到中建,能夠進入位列世界500強的央企,我的夢想也隨之“高大上”起來。我想到“超級工程”干些大事兒,成為讓同學們羨慕嫉妒恨的“超級英雄”。可現實呢,日復一日地在辦公室,打電話、填報表、改制度……很郁悶的好嘛!我年輕、有激情,為什么不給我機會?!我的前途在哪呢?這讓我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茫。
直到有一天,我認識了王華。王華職高畢業,是中建一局的一名塔吊司機。從建設北京最高樓到華北最高樓、再到世界最高辦公建筑,30年間他從來沒有刻意設計過自己的夢想,但卻在最危險最孤獨的崗位上,由一名普通工人成長為“全國優秀機械工人”,還作為“最美勞動者”上了《新聞聯播》。
600米,是他工作的高度。地面上一絲微風,600米高空就是危險的颶風;地面上綿綿的細雨,600米高空就是傾盆大雨;地面上溫暖的陽光,600米高空就是致命的烤箱。600米高空中的一天,要經歷一年中的四個季節。
55米,是塔吊大臂的長度。每一天王華都要從空中爬過55米長的“天路”,才能抵達他的塔吊操作室。600米高空,即使是系著安全帶,往下看一眼也會腿軟,一不留神那就是“跳樓自殺”。每當遭遇五六級大風,短短55米的上班路,王華要攀爬整整1個小時。
1平米,是他的工作間。每一天王華都要在狹小封閉的1平米里連續工作8個小時,期間不能上廁所,不能按時吃飯,當然了,也看不見一個人。
1厘米,是他工作的精度。王華操控著世界上最重的塔吊,一天中要將100噸鋼鐵構件吊裝到600米高空50次。業內人士都知道,如果塔吊司機操作誤差1厘米,那么最終吊裝的誤差就是10米。塔吊操作室的窗戶常因高空水汽變得視線模糊,與地面聯系的對講機信號也時好時壞,所以王華經常聽不見指揮也看不見吊鉤,但他練就了“盲吊”的絕技,只憑手感、聽聲音、判斷塔吊運轉的流暢度,就能又快又準地將“鋼鐵巨物”吊裝到位。
王華每天隨身攜帶一個小本子,閑暇之余記下了在600米高空的中所見所想,別人眼中的恐懼和寂寞,在他的筆下卻成了詩和遠方:“爬上長長的鐵臂,我站在白云的中間,對著天空一聲大喊,我來了,和你肩并肩!一伸手就能觸到藍天,撫摸著鋼鐵大臂,攀爬你是我的夢想……”
這就是王華的故事,它糾正了我對夢想的認知!我想告訴像我一樣有夢想的新時代青年——腳踏實地做好當下,才是實現夢想的捷徑!平凡的崗位一樣能書寫出精彩的人生!
王華,他只是27萬中建人中的普通一員,他的故事,也只是千千萬萬中國建設者的縮影。他們不忘初心、專注專業,踐行“大國工匠”精神,以精湛高超的技藝、以堅忍不拔的意志、以樂觀堅守的情懷,把人生夢想融入“中國夢”,不斷刷新“中國建造”的高度,既改變著中國的面貌,也創造著世界的奇跡!
工作之余,王華寫下了10萬余字的詩歌和散文,其中有段文字深深觸動了我的內心,今天和大家分享:“當夜幕降臨,勞累一天的人們回到家中,釋放一天緊張的情緒,城市也變得寧靜安詳,而此時的塔吊就像夜幕中的航標,讓我們這些城市建設者體會到肩上的責任——那就是,帶著夢想和希望,在鋼與鐵、天與地之間,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