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8-01-11 10:54:01
伴著薄薄的輕霧,秋日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在濟南市百花公園的每個角落,鳥語啁啾,空氣中彌漫著花草的清香。一位73歲的老人身著武術練功服,站在太極拳隊伍的最前面,他行拳如行云流水,開合有序,剛柔相濟。
這位老人就是山東電力研究院退休職工魏甄有老師,他情系太極近四十年,多次獲獎,現擁有近千名學生,在太極拳界小有名氣。他將太極拳融入了生活,演繹別樣的太極人生。
結緣太極 如癡如醉
1972年,34歲的魏甄有在查體時,查出患有神經官能癥,心動過速,身體常有不適,這給他造成了很大壓力。聽說練太極可以健身,魏甄有在堅持一個月后,病情有所好轉,這讓他堅定了練下去的決心。一絲不茍,持之以恒,一練就是40年。
2006年,魏甄有正式拜楊氏太極拳第五代傳人扎西為師,“明師能夠深入淺出地讓你體會到太極的精髓,而且讓你少走很多彎路,扎西老師就是這樣的明師,她技藝精湛,武德高尚,對我的一生影響巨大”,魏甄有談起恩師充滿崇敬與熱愛。
之前自以為小有成就的魏甄有此時才發現,想要學好楊氏太極,就要摒棄先前的練拳方法,“先破才能立!”。知易行難,要克服先前太極拳的影響絕非易事。魏甄有吃飯的時候也比劃,睡覺的時候也琢磨,不停地觀看老師打拳視頻,每年都到咸陽拜訪扎西老師幫他們改拳,反復揣摩,相互切磋,刻苦訓練,晨昏無間。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很快掌握了楊氏太極的精髓。
貴在修德 桃李天下
楊氏太極素有注重德行的傳統。“學拳先修德,德行高拳法自然高”,這是魏甄有一直堅持的原則。
魏甄有任濟南百花太極站站長,每日清晨,在小區里、公園里,他身著太極綢衫,騰、挪、踢、跳……身輕如燕;掤、捋、擠.按……一氣貫通。時而與學員練習.分析太極拳套路,時而給大家講述太極拳蘊含的哲理,忙得不亦樂乎。
全國各地許多太極拳愛好者慕名而來,不僅被魏甄有精湛的拳藝所折服,更被他身上百折不撓、持之以恒的毅力而感動。一年365天,他練拳可謂“全年無休”。大年初一這個全家團聚的日子也不例外。每年初一清晨,在百花公園有這樣一道別樣的風景線——一群太極拳友切磋拳藝,笑聲不斷,其樂融融。
談起與學生的關系,魏甄有說更多時候是朋友。而在學生的心里,魏老師更像親人。有一次,一位學生跟隨魏老師在邯鄲比賽,結果因腸胃不適上吐下瀉。魏老師如同親人一樣陪他打吊瓶,還給他買了水果,把桔子一瓣一瓣喂到學生的嘴里。這位學生感動得熱淚盈眶:“魏老師比親人還親!”后來他磕頭拜魏甄有為師父。
“在我看來,教拳就是推廣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讓更多的人受益,這是做善事。”魏甄有說。
老有所為 傳承文化
魏甄有近年來到青島、香港、西安、承德等地參加比賽,曾在香港傳統楊式太極拳國際邀請賽、楊式太極拳西安邀請賽等獲得金牌9枚、銀牌5枚。他是中國武術協會會員,并已獲得山東省裁判員資格、楊氏太極拳教練員資格。談起這些榮譽,他笑著說:“這些獎章和名譽只是一種肯定,鼓勵著我在太極路上不斷前行。”
魏甄有對保護太極拳傳統經典,弘揚武術文化也做出了積極貢獻。2011年,在魏甄有的協調與幫助下,邯鄲市太極拳學會會長龐大明先生將八十多年前民國時期山東國術館出版的《太極拳講義》捐贈給了山東武術學院,這種義舉受到了武術學院的充分肯定。
在魏甄有家里掛滿了錦旗,其中一幅寫著“太極名師,正脈承傳”,這可說到了他心里,“太極拳源于民間,應該將太極拳傳授給所有需要的人”。他們已經把太極拳當作了一種事業,賦予自己傳承的責任,“中國傳統文化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太極拳是中國傳統文化重要的部分,作為楊氏太極拳的傳人,我有責任將這份寶貴的財富傳承下去。”魏甄有滿懷雄心壯志。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